《兒科要略》~

回本書目錄

1. 第七章·吐瀉論治

2. 第一節·吐瀉概說

吐瀉,胃與腸之病也。病於胃則吐,病於腸則瀉,病於腸胃則吐瀉交作。然胃與腸雖以幽門為界而究屬銜接連通者,故胃病有時亦能致瀉,腸病有時亦能致吐,吐與瀉之為病,腸與胃恆互有牽涉也。且也為胃行其精液者在脾,為腸分別水穀者亦在脾,則胃與腸之運化,皆統屬於脾。

故吐瀉之為病,其關鍵又莫不在脾也。其病在小兒患之,倍重於成人,以小兒消化力薄,腸胃俱弱,難任吐瀉之戕賊。若後天之穀氣一傷,則生生之機告絕,故自來治兒科者,莫不以吐瀉為重證也。

夫吐瀉雖有虛有實,有寒有熱,然吐則氣逆,瀉則氣陷,久吐則胃虛,久瀉則脾傷,不論虛實寒熱,其結果皆足使正氣受劫,變端百出,一身全局,俱受其累,重者上吐下瀉,頓時上下俱脫,正氣乏絕,輕者轉成驚風,或漸變疳症。此小兒吐瀉一起,所以不可不急治之以防變也。

惟小兒吐瀉,緩治雖多變,急治常易愈,當其初作之時,先宜辨其因熱因寒因食因痰之分,再察其虛實之偏,則治法莫不中肯。若拘於暴吐屬實,久吐必虛,暴瀉宜利,久瀉宜止之成見,則暴作吐瀉,往往有屬於虛寒者,而久吐久瀉亦間有挾積挾痰者,正未可以一概論,是在臨證之能持其大者要者,斡旋以為治耳。茲就吐與瀉及吐瀉交作三證分論之。

白話文:

嘔吐和腹瀉,是胃和腸的疾病。病在胃就會嘔吐,病在腸就會腹瀉,如果腸胃同時生病,就會同時發生嘔吐和腹瀉。然而胃和腸雖然以幽門為界,但實際上是相互連接的,所以胃病有時也會導致腹瀉,腸病有時也會導致嘔吐。嘔吐和腹瀉這兩種病症,腸和胃之間常常互相影響。而且,使胃運化精華的機能在脾,使腸區分水穀的機能也在脾,所以胃和腸的運化,都屬於脾主管。

因此,嘔吐和腹瀉的病症,關鍵還是在脾。這種病在小孩身上發作,比成年人更加嚴重,因為小孩消化能力弱,腸胃都比較虛弱,難以承受嘔吐和腹瀉的損害。如果後天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受到損傷,那麼生命的活力就會枯竭,所以自古以來治療兒科疾病的人,沒有不把嘔吐和腹瀉當作重症來對待的。

嘔吐和腹瀉雖然有虛證實證、寒證熱證之分,但嘔吐會使氣往上逆,腹瀉會使氣往下陷,長期嘔吐會導致胃虛,長期腹瀉會導致脾傷。無論虛實寒熱,最終都會使身體的正氣受到損耗,導致各種變化,全身都受到牽連。嚴重的會上吐下瀉,導致身體上下都虛脫,正氣衰竭;輕微的則會轉變成驚風,或者逐漸變成疳症。這就是為什麼小孩一旦發生嘔吐腹瀉,就必須盡快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的原因。

小孩的嘔吐腹瀉,如果治療不及時,容易產生許多變化,但如果及時治療,往往容易痊癒。當剛開始發作時,首先要辨別是由於熱、寒、飲食還是痰引起的,再觀察是虛證還是實證偏重,這樣治療方法才能準確有效。如果拘泥於“暴發性嘔吐屬實證,長期嘔吐必屬虛證”,“暴發性腹瀉宜疏通,長期腹瀉宜止瀉”的成見,那麼暴發性的嘔吐腹瀉,往往也有屬於虛寒的;而長期嘔吐腹瀉,也偶爾有兼夾積食或痰濕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關鍵在於醫生臨診時能否抓住主要矛盾,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來進行治療。現在就將嘔吐、腹瀉以及嘔吐腹瀉同時發作這三種情況分別進行討論。

3. 第二節·吐證述要

甲、概況

飲食入胃而上泛回出者謂之吐,吐又有嘔吐噦三者之別。嘔者,吐之有聲有物者;吐者,吐之無聲有物者;噦者,吐之有聲無物者。嘔與吐常相連屬,往往初起為吐,吐將盡則繼之以嘔者。其證有虛有實,而噦則常由於虛,縱或挾實,不過挾痰挾火,虛多而實少者也。進而至於無聲無物之干噁心,為胃腑氣血兩傷,小兒難治之證也。

今先言嘔,食入即嘔,刻不能容,其勢疾,其聲壯,嘔黃水而味酸苦者熱也。蓋胃中有火,不能容食,驅逐上行,非傾吐不完不止,因動肝火而氣逆犯胃者亦如之。食入能容,漸泛而作嘔,其勢緩,其聲壯者,虛實參半也。蓋胃虛穀氣不行,火復乘之上逆有以致之。水到食管即嘔,或嘔而由胃底腸中翻出者虛也。

蓋到咽即嘔為氣虛不能載物,由腸胃翻出而嘔,為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有以致之。此嘔之一類也。次再言吐,吐而食物不化,吐而酸臭觸鼻者,是為傷食;吐而出水飲痰涎,是為停飲蓄痰;吐而面唇青白,清涎夾乳,是為感寒;吐而直冒酸臭,煩怒多啼,是為挾熱。此吐之一類也。

然嘔吐多相連屬,故其因可互相參看也。至於嘔吐之起源,多由小兒乳食不化,或露腹受寒,或觸穢感熱所致。其有突然嘔吐,一起即困倦自汗者,則由胃氣久傷,病因早種所致。久吐不愈,若不由於胃氣耗傷,必因痰濕水飲,蓄滯不行,阻其飲食消化之路,鬱蒸所致。噦之起源,雖有氣滯、痰滯、飲滯、食滯數因,而其本多由胃虛氣弱,不能上達所致。

干噁心之起源,多由嘔噦經久,胃氣益傷所致。乳食虧缺,大病之後,亦均足致此。總之,胃為後天之本,水穀之海,久病不愈,必至養生之源,竭絕莫挽,固在心存保赤者之未雨綢繆也。

乙、治法

嘔之初起,宜用小半夏湯治之。暴嘔挾有胃火者,酌加黃連;挾有痰氣者,酌加竹茹;嘔而口渴者,酌加蘆根;嘔出酸水苦水挾有肝火者,酌加左金丸;嘔出清水而口渴,水入又嘔者,酌加五苓散;嘔而兼吐食者,酌加陳皮、神麯之屬;因蟲擾而嘔者,酌加黃連、川椒之屬,或用烏梅丸以安之;嘔之虛實參半者,其勢雖緩,然常時止時作,宜補胃調中,用大半夏湯和之;胃陽虛而濁陰上逆者,先用逍遙散疏其鬱,繼用人參、白朮、山藥之屬以補之;脾胃虛弱,不能運化,致水到咽輒嘔,或由胃底腸中傾翻而出,宜六君子湯加砂仁、炮姜或加蓽澄茄、肉桂之屬;肝陰胃液,兩皆虛耗,服熱藥嘔雖暫止而愈發愈劇,舌苔剝者,宜滋液養胃,熄風鎮逆,用六味地黃丸加扁釵斛、石決明、滁菊、西洋參之屬。吐之初起,常由傷食,治宜消積行滯。

吐而食物不化者,宜二陳湯加山楂(消肉積)、麥芽(消米麥積)、神麯(消痰食膠結之積)、枳實、川樸(消痰濕膠結之積)之屬;吐而夾水夾痰者,宜平胃散加半夏、茯苓之屬。凡感寒而吐,有腹痛吐清涎等證象者,治宜祛寒化積,用紫蘇、煨薑、橘紅、白豆蔻、半夏、木香、白朮之類。

凡挾熱而吐,有惡食、煩怒等證象者,治宜清熱降氣,用黃連、生薑、神麯、枳實、青皮、大黃之類。凡觸穢而吐,有昏悶、口臭等證象者,治宜芳香化濁,用藿香、佩蘭、厚朴、白芷、菖蒲、神麯、香豆豉之類(夏月胃氣疲弱者多見之)。突然嘔吐,困倦自汗,胃氣暴傷者,治宜附子理中湯多加白朮,此為吐證之重者,宜急救勿緩。至於常年嘔吐,按時而發,謂之反胃,在乳哺之小兒為絕少,童年或間有之。

治法大致分寒熱虛三種:寒反胃者嘔青手足冷,宜二陳湯加丁香、附子、乾薑、肉桂之屬;熱反胃者嘔酸苦,面紅手足熱,宜二陳湯加黃芩、黃連之屬;虛反胃者,嘔宿食不化,脈軟無力,宜四君子湯或四物湯之屬,而隨證應變,又可合嘔吐之治法以參看者也。噦之治法:聲高有力而連屬者,屬熱,可下;聲低力怯而不上達者,屬寒,宜溫。

通治之法,總宜調其胃氣,若偶被冷風所吹而作呃逆者,此屬於外因,稍飲熱湯,氣定自愈,可不必服藥。干噁心之治法,宜用橘紅煎服,入薑汁、白蜜,細細呷之,以滋潤之。胃熱者加川連、竹茹;胃寒者加炮姜;胃虛者加人參;氣逆者加吳萸。總之,凡治嘔吐,當其初起泛惡之時,宜引而吐之,以去其滯,吐後方用藥安之,則胃氣不傷。久嘔不止,必加鎮重之藥以墜之。

中氣久虛,必借穀食以和之,或飴糖、白蜜以潤之,忌用有油之物如桃仁、杏仁、栝蔞、萊菔子、山梔(其有不得不用者亦在所不禁)之屬。此皆不可不知也。

附方

(一)小半夏湯,治支飲痰積膈上,喘嗽嘔噦。

半夏,生薑

(二)左金丸,治肝火燥盛,左脅作痛,吞酸嘔吐,筋疝痞結,一切肝火之證,並治霍亂轉筋,火邪內熾,及噤口痢,飲食入口即吐者。

川黃連(六兩),吳茱萸(鹽水泡,一兩)

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一二錢。

(三)烏梅丸,治蛔厥,吐蛔,久痢。

烏梅,細辛,桂枝,附子,人參,黃柏,乾薑,黃連,蜀椒,當歸

(四)大半夏湯,治反胃嘔吐。

半夏,人參,白蜜

(五)逍遙散,見第六章第四節。

(六)六君子湯,見第五章第三節。

(七)六味地黃丸,見第三章第五節。

(八)二陳湯,見第六章第三節。

(九)平胃散,見第六章第三節。

(十)附子理中湯,見第五章第四節。

(十一)四君子湯,見第三章第五節。

(十二)四物湯,見第三章第五節。

(十三)五苓散,見第三章第五節。

白話文:

[第二節·討論嘔吐的主要特徵]

一、基本概況

當飲食進入胃部後又被往上推回口腔的現象稱之為「嘔吐」,它還可以進一步區分為嘔、吐、噦三種類型。嘔指的是伴有聲音和物質的吐出;吐是指沒有聲音但有物質的吐出;噦則是指只有聲音沒有物質的吐出。嘔與吐通常會連在一起發生,通常是先開始吐,快吐完的時候會轉換成嘔。這種症狀可能源自虛弱或實症,但噦通常是由虛弱導致的,即便有實症的情況,也不過是痰或火氣,且虛弱的部分遠比實症來得多。進一步發展到完全無聲無物的幹噁心,這表示胃部的氣血已雙雙受到損傷,對兒童來說這是極難治療的病症。

我們先來談論嘔,食物一入口就立即嘔出,無法忍受,這種嘔吐速度很快,聲音很大,嘔出的黃色液體帶有酸苦的味道,這代表體內有熱。因為胃裡有火氣,無法承受食物,所以會把食物強制推上來,只有徹底嘔吐才能停止。若是因為肝火被激發,氣流逆行衝擊到胃,也會產生同樣的反應。食物進入後能忍受一段時間,然後逐漸上湧而產生嘔吐,這種嘔吐的速度較慢,聲音仍然很大,這種情況虛實各半。因為胃虛弱,食物的氣無法順利運行,火氣上衝造成嘔吐。水一到食道就嘔出,或是從胃底腸道反湧出來,這代表虛弱。

因為咽喉處立即嘔吐,表示氣虛無法承載物質;從腸胃反湧而嘔吐,表示脾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這是嘔的一種情況。接下來談論吐,吐出的食物沒有消化,且味道酸臭,這代表消化不良;吐出的是水、痰或涎沫,這代表水分和痰液在體內堆積;吐出時面色和嘴脣呈現青白色,且夾雜著清涎和乳汁,這代表感受了寒冷;吐出時直接散發酸臭味,並且焦躁易怒,啼哭頻繁,這代表有熱氣。這是吐的一種情況。

然而,嘔吐通常會相連在一起,因此可以互相參考。至於嘔吐的起因,多半來自於嬰幼兒消化乳食不良,或是腹部受寒,或是接觸污穢感受熱氣。如果突然嘔吐,一開始就感到疲憊且自汗,這代表胃氣早已受損,病因很早就埋下了。長期嘔吐不癒,如果不是因為胃氣大量消耗,必定是因為痰濕或水分堆積,無法正常運行,阻礙了食物消化的過程,導致鬱悶和蒸騰。噦的起因,雖然有氣滯、痰滯、飲滯和食滯等多種原因,但根本上多半是因為胃虛弱和氣力不足,無法向上運行。

幹噁心的起因,多半是因為嘔和噦持續一段時間,胃氣更加受損所致。哺乳期飲食不足,或是大病初癒後,都可能會導致這種情況。總而言之,胃是後天之本,是水谷的海洋,長期疾病不癒,必然會導致養生的源泉枯竭,無法挽回,對於保護孩童健康的人來說,預防勝於治療。

二、治療方法

嘔吐剛開始時,應使用小半夏湯來治療。若是突然嘔吐,伴有胃火,可以酌量添加黃連;若是伴有痰氣,可以酌量添加竹茹;嘔吐後感到口渴,可以酌量添加蘆根;嘔吐出酸苦的液體,伴隨肝火,可以酌量添加左金丸;嘔吐出清水且感到口渴,喝水後又嘔吐,可以酌量添加五苓散;嘔吐同時伴有食物吐出,可以酌量添加陳皮和神麯;若是因為蟲害導致嘔吐,可以酌量添加黃連和川椒,或使用烏梅丸來安撫;若是虛實各半的嘔吐,雖然速度緩慢,但時好時壞,應補充胃氣調節中焦,使用大半夏湯來調和;若是胃陽虛弱,渾濁的陰氣逆向上升,可以先使用逍遙散來疏解鬱悶,接著使用人參、白朮和山藥等補品;若是脾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導致水一到咽喉就嘔吐,或是從胃底腸道反湧而出,應使用六君子湯,酌量添加砂仁、炮薑或蓽澄茄、肉桂等;若是肝陰和胃液同時虛耗,服用熱藥後嘔吐雖暫時停止但更嚴重,舌苔剝落,應滋補液體養護胃部,熄滅風火,使用六味地黃丸,酌量添加扁釵斛、石決明、滁菊和西洋參等。

吐的起始,通常是由消化不良引起,應使用消積行滯的治療方法。若是吐出的食物沒有消化,應使用二陳湯,酌量添加山楂(消除肉食積滯)、麥芽(消除米麥積滯)、神麯(消除痰食膠結積滯)、枳實和川樸(消除痰濕膠結積滯);若是吐出時夾帶水和痰,應使用平胃散,酌量添加半夏和茯苓。若是感受寒冷而吐,伴有腹痛和吐出清涎等症狀,應使用紫蘇、煨薑、橘紅、白豆蔻、半夏、木香和白朮等,來祛除寒冷和消化積滯。若是感受熱氣而吐,伴有厭食和煩躁等症狀,應使用黃連、生薑、神麯、枳實、青皮和大黃等,來清除熱氣和降氣。若是接觸污穢而吐,伴有昏沉和口臭等症狀,應使用藿香、佩蘭、厚朴、白芷、菖蒲、神麯和香豆豉等,來去除污濁。若是突然嘔吐,感到疲憊和自汗,胃氣突然受損,應使用附子理中湯,酌量添加大量白朮,這是嚴重的吐證,應緊急治療。

長期嘔吐,定期發作,稱之為反胃,這在哺乳期的嬰兒非常罕見,但在童年時偶爾會出現。治療方法大致可分為寒、熱、虛三種:若是寒性反胃,嘔吐出綠色液體,手腳冰冷,應使用二陳湯,酌量添加丁香、附子、乾薑和肉桂等;若是熱性反胃,嘔吐出酸苦液體,面色紅潤,手腳發熱,應使用二陳湯,酌量添加黃芩和黃連等;若是虛性反胃,嘔吐出未消化的食物,脈搏柔弱無力,應使用四君子湯或四物湯等,根據具體症狀靈活應變,也可以參考嘔吐的治療方法。

噦的治療方法:聲音高亢有力且連續不斷,屬於熱性,可以進行瀉下;聲音低弱且無法向上運行,屬於寒性,應使用溫熱的方法。一般治療方法,應調節胃氣,若是偶爾因為冷風吹襲而打嗝,這屬於外界因素,喝些熱湯即可恢復,不需要服用藥物。幹噁心的治療方法,應使用橘紅煎服,加入薑汁和白蜜,慢慢啜飲,以滋潤胃部。若是胃熱,可以添加川連和竹茹;若是胃寒,可以添加炮薑;若是胃虛,可以添加人參;若是氣逆,可以添加吳萸。

總的來說,治療嘔吐,當剛開始感到噁心時,應引導患者嘔吐,以去除體內的積滯,嘔吐後再使用藥物安撫,這樣不會傷害胃氣。長期嘔吐不停,必須使用重藥來控制。若是中氣長期虛弱,必須通過食物來調和,可以使用麥芽糖或白蜜來滋潤,避免食用油膩的食物,例如桃仁、杏仁、栝蔞、萊菔子和山梔等。這些都是需要知道的。

附錄:

(1) 小半夏湯:用於治療支飲、痰積在膈膜上方,導致喘息咳嗽和噦逆。

成分:半夏、生薑。

(2) 左金丸:用於治療肝火旺盛,左側脅痛,吞酸嘔吐,筋疝痞結,所有肝火相關的症狀,同時也能治療霍亂、轉筋、火氣旺盛以及噤口痢,食物入口即吐的情況。

成分:川黃連(六兩)、吳茱萸(鹽水泡,一兩)。

製法:將成分研磨成粉末,用水泛製成丸,每次服用一二錢。

(3) 烏梅丸:用於治療蛔蟲引起的痙攣、嘔吐、長期腹瀉。

成分:烏梅、細辛、桂枝、附子、人參、黃柏、乾薑、黃連、蜀椒、當歸。

(4) 大半夏湯:用於治療反胃和嘔吐。

成分:半夏、人參、白蜜。

(5) 逍遙散:詳見第六章第四節。

(6) 六君子湯:詳見第五章第三節。

(7) 六味地黃丸:詳見第三章第五節。

(8) 二陳湯:詳見第六章第三節。

(9) 平胃散:詳見第六章第三節。

(10) 附子理中湯:詳見第五章第四節。

(11) 四君子湯:詳見第三章第五節。

(12) 四物湯:詳見第三章第五節。

(13) 五苓散:詳見第三章第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