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五章·諸驚論治 (2)

回本書目錄

第五章·諸驚論治 (2)

1. 第三節·慢驚概要

一、慢驚起源

莊在田曰:慢驚之症,小兒吐瀉得之居多,或久瘧久痢,痘後疹後,或因寒食積滯,過於攻伐傷脾,或稟賦本虛,誤用涼藥,或因急驚用藥攻降太甚,或失於調理,虛極生風,皆可致此。江筆花曰:俗所稱慢驚風者,脾虛生風也。小兒或吐或瀉,久則脾虛,肝木乘之,面色青白,手足微搐,是內風侮土,非外風也;陽衰神怠,氣息短促,是中氣脫乏,非驚嚇也。是可知慢驚起源,由於內虛,與急驚之為實證迥異。

白話文:

莊在田說:慢驚症,多是兒童吐瀉引起的,或者是由於長期的瘧疾、痢疾、痘瘡後、疹子後,或者由於寒食積滯,過度攻伐傷脾,或者稟賦原本虛弱,誤用涼藥,或者由於急驚用藥攻降太過,或者由於調理不當,虛極生風,都可能導致慢驚症。江筆花說:俗稱的慢驚風,是脾虛生風引起的。小兒或吐或瀉,久了脾虛,肝木乘之,面色青白,手足微搐,這是內風侵犯脾土,不是外風;陽氣衰弱,精神疲倦,氣息短促,這是中氣脫乏,不是驚嚇。由此可知,慢驚的起源是由於內虛,與急驚的實證截然不同。

故急驚因關竅不通而噤口咬牙,慢驚則因陽衰陰僭而噤口咬牙;急驚因邪循脊項而角弓反張,慢驚則因脊腦虧乏而角弓反張;急驚因熱侵筋絡而四肢抽掣;慢驚則因筋絡空虛而四肢抽掣,急驚因肝熱生風而兩目扇動,慢驚則因肝虛生風而兩目扇動;急驚因熱痰阻滯而喉中鳴響,慢驚則因津液化涎而喉中鳴響;急驚因熱深厥深而四肢作冷,慢驚則因陽氣衰微而四肢作冷;急驚因協熱下利而大便溏泄,慢驚則因脾損火衰而大便溏泄。虛實之分,至為判然也。

白話文:

急驚是因脈絡不通而緊閉嘴巴、咬緊牙關,慢驚則因陽氣衰敗、陰氣強盛而緊閉嘴巴、咬緊牙關;急驚是因邪氣在脊椎、脖頸巡行而使身體弓成像弓,慢驚則因脊神經虧損而使身體弓成像弓;急驚是因體內有過多熱氣侵犯筋絡而使四肢抽搐,慢驚則因筋絡空虛而使四肢抽搐;急驚是因肝臟熱氣過盛,風氣盛起而眼皮扇動,慢驚則因肝臟虛弱,風氣盛起而眼皮扇動;急驚是因熱痰阻滯而喉嚨鳴響,慢驚則因體內津液固結化成痰涎而喉嚨鳴響;急驚是因熱氣深陷,陽氣虛弱而四肢冰冷,慢驚則因陽氣衰微而四肢冰冷;急驚是因協熱所致的下痢而大便呈溏瀉狀,慢驚則因脾臟功能受損、腎陽虛弱而導致的大便溏瀉。虛證實證的區別,應該很分明。

又小兒驚風,有一起即為慢驚者,多為吐瀉及瘧、痢、痧、痘之後,元氣不復所致;有一起為急驚而轉成慢驚者,多由其人先天不足,邪無所制,漸成內傷所致,而誤治所致者,亦不在少數也。

二、慢驚病理

白話文:

另外,小兒驚風,有一種一開始就是慢驚,大多是因嘔吐、腹瀉或瘧疾、痢疾、暑熱、天花等疾病後,元氣沒有恢復所引起的。還有一種一開始是急驚,後來轉成慢驚,大多是因為天生體質弱,身體無法抵禦外邪,逐漸造成內傷所引起的。還有不少是因誤治而引起的。

小兒慢驚之起源既明,則其病理固可推求而知,要不外脾陽不運,心肝交疲,神衰氣怯,內虛生風諸端是矣。故慢驚之為患,不在病邪之內侵,而在正氣之微弱。若正氣得能漸長,病邪自歸消滅,正氣不能伸張,病邪必永無衰歇之日也。

白話文:

小孩患慢驚的起因十分明確,那麼它的病理也就很容易推斷出來。其原因無非就是脾陽不運,心肝交疲,神衰氣怯,內虛生風等方面造成的。所以孩子患上慢驚的原因,不在於外來病邪的入侵,而在於孩子自身正氣的虧虛衰弱。如果正氣能逐漸增強,病邪自然就會消滅,反之如果孩子的正氣不能夠伸張,病情就一定會繼續發展,不會有衰減或停止的一天。

其間病勢雖有似於急驚者,然虛實之辨,究有不同,試比例言之:急驚之噤口咬牙為關竅不通,故搐鼻不易有嚏,嚏出則其噤可減,慢驚之噤口咬牙為陽衰陰僭,故其噤時而自松,並非關竅不通,搐鼻常能噴嚏;急驚之角弓反張因邪循脊項,故反折痙急而有力,慢驚之角弓反張,因脊腦虧乏,故牽引柔弱而無力;急驚之四肢抽掣因熱侵筋絡,故動作較疾而收引甚急,慢驚之四肢抽掣因筋絡空虛,故動作較緩而牽引微搐;急驚之兩目扇動因肝熱生風,故其勢迅疾,或上插或閃閃作動,慢驚之兩目扇動因肝虛生風,故其勢較緩,或斜睨或正圓直視;急驚之喉中鳴響因熱痰阻滯,故熱甚上潮則梗塞欲絕,慢驚之喉中鳴響因津液化涎,故其聲如鋸而無痰可豁;急驚四肢作冷因熱深厥深,故必有壯熱而口氣穢濁,慢驚四肢作冷因陽氣衰微,故多面青額汗而身體微溫;急驚溏泄因協熱下利,故瀉下多臭穢而色黃,慢驚溏泄因脾損火衰,故瀉下多完穀而色青。此就其病理方面,可知其虛實之迥異也。

至於病至身冷汗黏,神識全蒙,是內傷至極,真陽外越,屬不治之證矣。

三、慢驚症狀

白話文:

在病情的發展過程中,雖然慢驚的症狀看起來與急驚相似,但是它們在虛實辨證方面有本質的不同。下面我們試著對比說明:

  1. 口噤咬牙:急驚的口噤咬牙是由於關竅不通引起的,因此鼻子抽動時通常不會打噴嚏,但如果打噴嚏了,口噤的症狀就會減輕。慢驚的口噤咬牙是由於陽氣衰微、陰氣過盛引起的,因此口噤有時會自行放鬆,並不是關竅不通,鼻子抽動通常能打噴嚏。

  2. 角弓反張:急驚的角弓反張是由於邪氣循著脊椎和後頸上行引起的,因此身體反折、痙攣急促且有力。慢驚的角弓反張則是由於脊髓和腦部虧虛引起的,因此身體牽引柔弱無力。

  3. 四肢抽搐:急驚的四肢抽搐是由於熱邪侵襲經絡引起的,因此動作較快、收縮痙攣很劇烈。慢驚的四肢抽搐是由於經絡空虛引起的,因此動作較緩慢、牽引微搐。

  4. 兩目扇動:急驚的兩目扇動是由於肝熱生風引起的,因此扇動迅速,有時眼球往上翻,有時閃閃發光,動作很快。慢驚的兩目扇動是由於肝虛生風引起的,因此扇動較緩慢,有時斜視,有時正圓直視,動作較緩慢。

  5. 喉中鳴響:急驚的喉中鳴響是由於熱痰阻滯引起的,因此熱氣上逆時,喉嚨梗塞幾乎要窒息。慢驚的喉中鳴響是由於津液化涎引起的,因此聲音像鋸子鋸東西的聲音,而且沒有痰可以咳出。

  6. 四肢作冷:急驚的四肢作冷是由於熱邪深入、厥陰深重引起的,因此病人必有壯熱,口氣穢濁。慢驚的四肢作冷是由於陽氣衰微引起的,因此病人大多面色青黑、額頭出汗,身體微微溫熱。

  7. 溏泄:急驚的溏泄是由於協熱下利引起的,因此瀉下的東西多臭穢,顏色發黃。慢驚的溏泄是由於脾臟受損、消化功能衰退引起的,因此瀉下的東西多為沒有消化的穀物,顏色發青。

從以上病理分析,可以看出慢驚和急驚在虛實辨證方面的迥異之處。

慢驚風之症狀,初起多因吐瀉之後,發熱不退,睡臥不寧,漸見頭昏腦脹,四肢抽掣,繼則神昏氣喘,眼翻驚搐,或乍寒乍熱,或二便青白,甚至口噤咬牙,角弓反張,腹中氣響,喉內痰鳴,雖口唇開裂出血而口中氣冷,目光昏暗,重者面青額汗,四肢冰冷,或搖頭吐舌,或眼合不開,或睡則露睛。

白話文:

慢驚風的症狀,一開始大多是因為嘔吐腹瀉之後,發燒不退,睡覺不安,逐漸出現頭昏腦脹,四肢抽搐,接著神志昏迷、呼吸急促,眼睛翻白抽搐,或是忽冷忽熱,或是大小便青白,甚至嘴巴緊閉、咬緊牙關,身體弓起成反弓形,腹部有氣體流動的聲音,喉嚨裡有痰鳴聲,雖然嘴巴嘴脣裂開出血,但嘴巴裡面的氣是冷的,眼神昏暗,嚴重的患者臉色發青、額頭冒汗、四肢冰冷,或搖頭吐舌,或眼睛閉合不開,或睡覺時眼睛不閉。

若見身冷黏汗,直臥如屍,喘嗽頭軟,背直口噤,頭搖唇縮,氣粗痰響,面無潤澤之色者,多屬不救。此慢驚風症狀之一斑也。

四、慢驚治法

白話文:

如果看到全身冰冷伴有黏汗,身體像屍體一樣平躺,呼吸急促,頭暈無力,背部僵直,嘴巴緊閉,頭部搖晃,嘴脣緊縮,呼吸粗重,痰鳴響亮,臉色蒼白或暗沉,這些症狀多屬於不可治癒的疾病。這是緩慢發作的驚風症的症狀之一。

慢驚初起,證狀尚未盡顯者,僅見吐瀉,時作驚狀,治應和脾鎮肝為主,宜惺惺散。或吐瀉不止,脾困不食,津液化涎,痰聲漉漉者,宜湯氏醒脾散,惟全蠍、蜈蚣、冰、麝、金石之藥,則宜慎用,其有勢急不得不然者,則一用即止。隨用四君子湯、理中湯之類為調治。痰聲不降,虛實參半者,先用滾痰丸以治其標,次則仍以四君子湯加減,為之調治。

白話文:

驚悸症剛開始發作時,症狀還沒有完全顯現,只見有嘔吐腹瀉,時而有驚嚇的樣子,治療應以和脾鎮肝為主,宜用惺惺散。如果嘔吐腹瀉不止,脾氣睏倦不思飲食,津液化為涎液,有痰聲漉漉的聲音,宜用湯氏醒脾散,只是全蠍、蜈蚣、冰、麝、金石之類的藥物,應謹慎使用,如有急需不得不用時,則用一次即止。隨後用四君子湯、理中湯之類的藥物來調治。痰聲不降,虛實參半的,先用滾痰丸來治療其標誌性症狀,然後再用四君子湯加減,來做調理治療。

慢驚病進,現虛寒或假熱之證象者,宜逐寒蕩驚湯,甚者加進加味理中地黃湯。慢驚不已,脾土虛寒,陽氣衰微者,宜六君子湯加炮薑、木香,或加附子以回陽。痰盛者,宜青州白丸子。元氣虧損,馴至昏憒者,可急灸百會穴,或用海藏返魂丹。然近世小兒稟賦日薄,體質日脆,倘遇慢驚,每多不救,故與其臨病驚惶,毋寧慎之於吐瀉方起之時,或感冒初起之時,謀諸良醫,謹其醫藥之為愈也。

附方

(一)惺惺散,治小兒吐瀉脾弱,內虛生驚。

白話文:

對於患有慢驚病,並且出現虛寒或假熱症狀的患者,應該服用逐寒蕩驚湯。如果病情嚴重,可以服用更加進階的加味理中地黃湯。對於患有慢驚病並且脾土虛寒、陽氣衰微的患者,應該服用六君子湯,並且加入炮薑和木香,或者加入附子以回陽。對於痰盛的患者,應該服用青州白丸子。對於元氣虧損,並且逐漸昏迷的患者,可以立即灸百會穴,或者服用海藏返魂丹。

但是,現代兒童的體質日益虛弱,如果患有慢驚病,往往很難治癒。因此,與其在患病時慌亂求醫,不如在嘔吐腹瀉剛開始的時候,或者感冒剛開始的時候,就請教名醫,謹慎地對症下藥,以便更快地痊癒。

人參,茯苓,木香,天麻,扁豆,全蠍(炙),陳倉米(炒。各等分)

白話文:

人參、茯苓、木香、天麻、扁豆、全蠍(炙)、陳倉米(炒),各等份。

銼散,每服二錢,加生薑、大棗,清水煎服。

(二)醒脾散,治吐瀉不止,痰作驚風,脾困不食。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狀,每次服用二錢,加入生薑和大棗,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白朮,人參,甘草(炙),陳皮,茯苓,全蠍(各五錢),半夏曲,木香(各一分),白附子(炮,四個),天南星(一個),陳倉米(一百粒)

白話文:

  1. 白朮:五錢

  2. 人參:五錢

  3. 甘草(炙):五錢

  4. 陳皮:五錢

  5. 茯苓:五錢

  6. 全蠍:五錢

  7. 半夏曲:一錢

  8. 木香:一錢

  9. 白附子(炮):四粒

  10. 天南星:一個

  11. 陳倉米:一百粒

研為末,每服一錢,加生薑、大棗,清水煎服。

(三)四君子湯,見第三章第五節。

(四)理中湯,見第一章第四節。

(五)礞石滾痰丸,見本章第二節。

白話文: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生薑和大棗,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三)四君子湯,請參見第三章第五節。

(四)理中湯,請參見第一章第四節。

(五)礞石滾痰丸,請參見本章第二節。

(六)逐寒蕩驚湯,凡因風熱不退,及吐瀉而成者,總屬陰虛陽越,必成慢驚,非感風寒可比,故不宜發散。治當培元固本,引火歸元,先用辛熱衝開寒痰,再進溫補。

白話文:

六、逐寒蕩驚湯:凡是因風熱不退,以及嘔吐腹瀉而引起的疾病,總是由於陰虛陽盛引起,必會導致慢驚,不比因風寒引起,所以不宜發散治療,治療應當採用培元固本、引火歸元的治療方法,先用辛熱的藥物驅散寒痰,再進補溫補的藥物。

伏龍肝(三兩),丁香(十粒),炮薑,胡椒,肉桂(各一錢)

研勻,水煎一小杯灌下。

白話文:

伏龍肝:3兩

丁香:10粒

炮薑:1錢

胡椒:1錢

肉桂:1錢

(七)加味理中地黃湯,助氣,補血,卻病,回陽。治小兒精神已虧,氣血大壞,形狀狼狽,瘦弱至極。

白話文:

(七)加味理中地黃湯,可以幫助補氣、補血、治病、恢復陽氣。用於治療小兒精神已經虧虛,氣血非常虛弱,形狀狼狽,瘦弱到極點。

熟地黃(五錢),白朮(土炒,二錢),黨參,當歸,炙黃耆,破故紙酸棗仁,枸杞子(各二錢),炮薑,萸肉,炙甘草,玉桂(各一錢)

白話文:

熟地黃(二十五公克),白朮(土炒,十公克),黨參、當歸、炙黃耆、破故紙酸棗仁、枸杞子(各十公克),炮薑、萸肉、炙甘草、玉桂(各五公克)

加生薑三片,紅棗三枚,胡桃肉二個,用灶心土二兩煎水煮藥,加附子五分,煎水摻入。泄瀉不止,一二劑後去當歸加丁香六分,大熱不退加白芍一錢。

(八)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弱,不能運化,胸滿腹脹,大便溏泄等證。

白話文:

加入三片生薑、三枚紅棗、兩個胡桃仁,用竈臺上的泥土二兩煎水煮藥,加入五分附子,煎水混合。如果腹瀉不止,一兩劑後將當歸去除,加入六分丁香;如果高燒不退,加入一錢白芍。

人參,白朮,茯苓,半夏(制。各二錢),炙甘草,陳皮(各一錢),加生薑,大棗

白話文:

方中包含人參、白朮、茯苓、半夏(制)、炙甘草、陳皮,各取二錢,並加入生薑、大棗。

(九)青州白丸子,治風痰壅盛,嘔吐涎沫,口眼喎斜,手足癱瘓,婦人血風,小兒驚風,痰盛泄瀉。

半夏(七兩),天南星(三兩),白附子(二兩),川烏頭(去皮臍,五錢)

白話文:

(九)青州白丸子,用於治療風痰壅盛,導致嘔吐涎沫、口眼歪斜、手足癱瘓,以及婦女血崩、小兒驚風、痰盛泄瀉等疾病。

生研為末,生絹袋盛之,於井水內擺出粉,以盡為度,如法曬露,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薑湯送下。驚風每服四五丸,薄荷湯送下。

(十)灸百會穴法,治中風,偏風,口噤,言語謇澀,角弓反張,半身不遂,頭風腦痛。

白話文:

生研成細末,用生絹袋子裝起來,在井水中浸泡至完全溶解為止,然後按照規定的方法晾曬,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驚風每次服用四五丸,用薄荷湯送服。

百會穴:屬督脈經,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直兩耳尖,凹可容豆,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針可二分,灸可七壯(襯以薑片,用陳蘄艾絨小團灼於其上,或針入二分,用艾絨燒灼針尾處)。

白話文:

百會穴:屬於督脈經,在前額頂部後一寸五分處,頭頂中央旋毛之中,與兩耳尖端成一直線,凹陷處可以容納一顆豆子,是手足三陽督脈的交會處。針灸可以治療百會穴的病症,針灸深度可以是二分,灸灼可以是七壯(在百會穴上放一片薑片,用陳年艾絨小團在薑片上灼燒,或者將針刺入二分,用艾絨燒灼針尾處)。

(十一)返魂丹,治小兒癲癇,潮發瘛瘲,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牙關緊急,及諸病久虛,生風多睡者。

烏犀,水銀,天麻,檳榔,殭蠶,硫黃,白附子,川烏,獨活,乾蠍,萆薢,肉桂,當歸,細辛,防風,天南星,阿膠,藿香,烏蛇,沉香,槐膠,羌活,白花蛇,麻黃,半夏,羚羊角,陳皮,天竺黃,木香,人參,乾薑,茯苓,蔓荊子,晚蠶沙,敗龜版,藁本,桑螵蛸,白芷,何首烏,虎骨,縮砂仁,白朮,枳殼,丁香,厚朴,蟬殼,川芎,附子,石斛,肉豆蔻,龍腦,雄黃,硃砂,膩粉,麝香,烏雞,狐肝

按:此方為藥隊之奇兵,以多而雜相製取勝者也。

白話文:

返魂丹用於治療小兒癲癇,發作時出現抽搐、口眼歪斜、頸背僵硬、牙關緊閉等症狀,以及長期虛弱、多風易困的病症。

藥物成分包括:犀角、水銀、天麻、檳榔、僵蠶、硫磺、白附子、川烏、獨活、乾蠍、萆薢、肉桂、當歸、細辛、防風、天南星、阿膠、藿香、烏蛇、沈香、槐膠、羌活、白花蛇、麻黃、半夏、羚羊角、陳皮、天竺黃、木香、人參、乾姜、茯苓、蔓荊子、晚蠶沙、敗龜板、藁本、桑螵蛸、白芷、何首烏、虎骨、砂仁、白術、枳殼、丁香、厚朴、蟬蛻、川芎、附子、石斛、肉豆蔻、龍腦、雄黃、朱砂、膩粉、麝香、烏雞、狐肝等。

這個藥方的特點是藥材種類繁多且複雜,通過多種藥材相互配合作用來達到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