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四章·痧痘論治 (2)
第四章·痧痘論治 (2)
1. 第二節·痧證分類
痧疹之種類,大率如下:
一、灌膿漿之痧疹
號行漿疹子,其狀頗似痘而實則不同,痘必有頂盤,疹雖有漿而顆粒必不堅,根盤必無紅暈。此由平日其人濕盛,或脾胃虛弱所致。若貫膿後不結痂者,此元氣虧損也,當大補脾胃為主,不可誤認邪熱未盡而與清熱退火之劑。
二、疹夾痘
白話文:
號行漿疹子,它的情況很像痘疹,但實際上不同。痘疹一定有頂端的小盤,漿疹即使有膿液,但顆粒一定不堅實,根部一定沒有紅暈。這是由於平時濕氣太重,或者脾胃虛弱造成的。如果膿液流出後不結痂,這是元氣虧損造成的,應該以大量補脾胃為主,不能誤認為邪熱未盡而給予清熱退火的中藥。
乃痧疹之中,夾有痘瘡者,此由毒氣太盛,故一齊湧出。疹以風邪外感之毒為多,痘以胎毒內發之毒為多。二者相雜,症號難治,蓋治痘宜溫,治疹宜涼也。然細察虛實寒熱,亦有活法可求。譬如虛者熱不盛而疹痘俱少者,則宜參用治痘之法,以托痘為主;實者赤暈發焮者,則宜用治疹之法,或頻進化斑湯,則疹毒自解,而痘自起。
三、奶疹子
白話文:
痧疹裡面夾雜著痘瘡的,那是因為毒氣太盛,所以一起湧出來的。疹是因風寒外感毒氣所造成的居多,痘瘡多半是因胎毒內發所造成的。二者混雜在一起,病情很難醫治,因為痘瘡宜溫補治療,痧疹宜清涼治療。但仔細觀察虛實寒熱,其實還是有其他可行的治療方法。例如虛證者,熱不盛而疹痘俱少的,就應參用治療痘瘡的方法,以扶助痘瘡為主;實證者,赤暈發紅而痘瘡發炎的,則應使用治療痧疹的方法,或者頻繁地將湯藥化斑,那麼疹毒就會自行消解,而痘瘡也會自行痊癒。
小兒初生未滿月,忽遍身發紅點也。此證由於胎中受熱,又適染時行症而起,故生下便發。小兒臟腑嬌嫩,不必服藥,宜以治痧痘套方大劑,與乳母飲之,更令乳母避風寒,忌房事,食淡茹清,切忌冷水、瓜果、雞、魚、炙、煿、酸醋、五辛、糖蜜、香鮮之物,犯之則皮毛閉塞,毒氣難泄,遂變黑而死。如渴極欲水,只與蔥白湯以滋之。
白話文:
小嬰兒剛出生還沒滿月,忽然全身發出紅色的點。這種病症是因為在胎兒時期受到熱毒,又適逢染上當前流行的疾病而引起的,所以生下來的時候就發作了。小嬰兒的臟腑嬌嫩,不必吃藥,應當用治痧痘的通用藥方,給嬰兒的乳母吃。另外,乳母要避風寒,禁房事,飲食清淡,切忌喝冷水、吃瓜果、雞肉、魚肉、烤肉、煎肉、酸醋、五辛香菜、糖蜜、香鮮油膩的食物。吃了這些東西,小嬰兒的皮毛孔閉塞,毒氣難以發散,就會變成黑色而死。嬰兒如果口渴得想喝水,只能給他喝蔥白湯,以滋潤身體。
更有發斑一證,形式與疹不同,治法亦有稍異。考痧疹為點形,斑為片形,痧疹顆粒突起,視之有形,摸之有物,斑則一片紅紫,視之有形,摸之無物,此斑與疹之分別也。然發斑亦有焮腫者,大都斑而兼痧疹,其上微突者為疹,其下成片者為斑也。斑有陽斑、陰斑之分,凡其色淡者,微如蚊跡者,但胸背或手足間有稀少微紅之點,而其人安靜者,此陰斑也。陰斑決不夾於痧疹之中,可姑置勿論。
白話文:
還有一種發斑的症狀,它的形式與疹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疹是點狀,斑是片狀,疹的顆粒突出,看起來有形,摸起來有物,斑則是一片紅紫,看起來有形,摸起來沒有物。這就是斑與疹的區別。但是發斑也有腫脹的情況,大多是斑和疹同時發作,上面微突的就是疹,下面成片的就是斑。斑有陽斑、陰斑之分,凡是顏色淡,又像蚊子叮咬過的微小跡象,只是胸背或手足之間有稀疏微紅的點,而人很安靜的,這就是陰斑。陰斑絕對不會夾雜在疹子之中,可以暫時不管它。
若陽斑者,或由胃熱,或由血沸,或獨發,或痧疹透後血分鬱熱亢甚,亦多發斑,大都以鮮明紅赤為順,色紫為重,色黑如煤者百無一痊也。故病至發斑,大忌用辛溫以助其熱勢,輕者猶可用辛涼,則參照治痧疹之法以治之,亦可通用。至於重者,則概宜寒涼之劑,以平其炎炎之勢,或酌通瘀之劑,以泄其壅塞之毒,倘誤用溫劑,勢必紅斑變紫,紫斑成黑也。
白話文:
如果有出現陽斑,可能是胃火太旺、血液沸騰、單獨發作,或是痧疹消退後,血液中的熱氣積聚過多而導致。大多數的陽斑都是鮮紅或深紅色的,而紫色的陽斑較為嚴重,若是黑色的陽斑,幾乎沒有治癒的希望。因此,當疾病發展到出現陽斑時,最忌諱使用辛溫的藥物,以免助長熱勢。對於較輕微的陽斑,還可以選用辛涼的藥物,可以參考治療痧疹的方法來治療,也可以通用。至於嚴重的陽斑,則應該採用寒涼的藥劑,以平息炎熱的症狀,或者適當加入活血化瘀的藥物,以消除瘀血毒素。如果誤用溫熱的藥劑,很可能會導致紅斑變紫,紫斑變黑。
此外,有所謂風疹者,由脾虛血熱,或受風邪而作,其形浮腫成片成塊,愈搔愈甚,宜疏氣除濕之品,不可專用風藥。又有癮疹,由脾家蓄熱,更兼風濕,故隱隱發點粒,似腫非腫,多發癢或不仁,以其隱現於肌肉,故曰癮疹,時或壯熱惡寒有若似疹,實則非疹也,宜宣發風濕主之。
白話文:
此外有一種叫做風疹的疹子,是脾氣虛弱,血液過熱,或者受到風寒引起的,它的症狀是皮膚浮腫成片成塊,越搔越嚴重。治療這種疹子,應該使用能夠疏散氣血、去除濕氣的藥物,不能只使用治療風寒的藥物。還有另一種叫做癮疹的疹子,是脾胃積熱,加上風濕,所以隱隱發出點狀或粒狀的疹子,看起來腫腫的,摸起來卻不腫,而且常會發癢或者沒有感覺。由於這種疹子隱隱地出現在肌肉上,所以叫做癮疹。有時患者還會出現發高燒、畏寒的症狀,看起來很像麻疹,但實際上並不是麻疹。治療這種疹子,應該以宣發風濕為主。
又有痱疹,即夏月痱子之極盛者,其粒大如粟米,皮膚盡赤,多生項下夾窩內胯,肥兒易患之,外科書謂之暑毒,宜居涼爽之處,不必服藥。若爪破皮,易變成膿瘡,宜用藥敷撲,以免潰爛。又有凍疹,因寒冬天地之氣閉塞,交春風動,易襲虛人之皮毛,則髮色白形如魚子之疹點,惟不遍及一身,周時收沒,即無痕點,亦宜宣發風濕主之。凡此數者,雖非正痧疹而有似之者,故同類而共論之。
白話文:
還有痱子疹,也就是夏天痱子的最嚴重狀況,其顆粒像小米一樣大,皮膚全是紅色的,大多長在脖子、腋下和腹股溝內側,容易患肥胖兒童。外科書籍稱之為暑毒,應居住在涼爽的地方,不必服藥。如果抓破皮膚,容易變成膿瘡,應該用藥敷上,以防潰爛。還有凍瘡,是因為寒冷的冬天天地之氣閉塞,遇到春風吹動,容易侵襲虛弱之人的皮膚,從而出現發白、形狀像魚子一樣的疹點,不會遍佈全身,過一段時間就會消失,也不會有痕跡。也應當宣發風濕來治療。以上這些雖然不是真正的痧疹,但很相似,因此歸類在一起討論。
附方
(一)保元加減湯,治痘家虛者,及行漿疹子,灌膿後不結痂(通常痘疹及水痘白㾦之類,不可用)。
白話文:
保元加減湯用來治療體質虛弱的痘症患者,以及在疹子出膿後未能結痂的情況(但對於一般的痘疹和水痘等病症則不適用)。
炙黃耆(三錢),人參(三錢),炙甘草(一錢),肉桂(五分),當歸(二錢),白朮(二錢)
白話文:
-
黃耆(三錢):用於增強免疫力、增強體力、改善疲勞、調節血糖、降低血壓。
-
人參(三錢):用於增強免疫力、增強體力、改善疲勞、調節血糖、降低血壓、改善心臟功能。
-
甘草(一錢):用於清熱解毒、補中益氣、緩解疼痛、增強免疫力。
-
肉桂(五分):用於溫補陽氣、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改善消化不良。
-
當歸(二錢):用於補血活血、緩解疼痛、改善月經不調、改善貧血。
-
白朮(二錢):用於健脾益氣、改善消化不良、緩解腹瀉、改善水腫。
猶有餘毒者,加連翹、綠豆,宜升者加升麻,宜利氣者加陳皮,宜收者加白芍。
(二)化斑湯,治毒留肺胃。
白話文:
如果還有餘毒,可以加上連翹和綠豆。如果需要升發,可以加上升麻。如果需要理氣,可以加上陳皮。如果需要收斂,可以加上白芍。
人參,甘草,知母,石膏,桔梗,連翹,升麻,竹葉,牛蒡,地骨皮
白話文:
人參:具有補氣固脫、益氣生津、養血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氣虛、倦怠、神疲、心悸、失眠等症狀。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瀉、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知母:具有清熱瀉火、養陰潤燥、收斂止汗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熱病煩渴、盜汗、遺精、尿頻等症狀。
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神昏、抽搐等症狀。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悶、痰多等症狀。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瘡毒、癤腫等症狀。
升麻:具有升舉陽氣、通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中風、半身不遂等症狀。
竹葉:具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的功效,用於治療暑熱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
牛蒡: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
地骨皮: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涼血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盜汗、遺精等症狀。
一方有玄參、犀角、粳米,無桔梗、連翹、升麻、竹葉、牛蒡、地骨皮、人參,體實去人參,熱甚加鮮生地、犀角。
(三)消風散,治脾熱風濕,癮疹凍疹。
白話文:
一方由玄參、犀角、粳米組成,不包含桔梗、連翹、升麻、竹葉、牛蒡、地骨皮、人參。體質實的人去除人參,體熱嚴重的人加入鮮生地、犀角。
茯苓,蟬衣,川芎,殭蠶,人參,藿香,防風,荊芥,甘草
清水煎服。
(四)調中散,治風疹。
白話文:
茯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益氣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水腫、尿少、脾虛泄瀉等症。
蟬衣:具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吐血衄血等症。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胸痹心痛等症。
殭蠶:具有息風止痙、清熱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痰抽搐、驚癇癲狂等症。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攝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食慾不振、久病虛弱等症。
藿香:具有解暑化溼、理氣和中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噁心嘔吐、腹瀉等症。
防風:具有解表散寒、透疹止癢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風疹瘙癢等症。
荊芥:具有解表散寒、發汗透疹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風疹瘙癢等症。
甘草:具有補益脾胃、和中緩急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咳嗽氣喘等症。
藿香,枳實,砂仁,甘草,蒼朮,茯苓,陳皮,青皮,半夏,厚朴
清水煎服。
白話文:
藿香:具有芳香闢穢、化濕醒脾、和胃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暑濕證、脾胃虛弱、泄瀉、嘔吐等。
枳實:具有破氣消積、理氣寬中的功效,常用於胸腹脹滿、食積不化、消化不良等。
砂仁:具有溫胃行氣、化濕醒脾的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
甘草:具有補益脾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弱、肺氣虛弱、咳嗽氣喘等。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化痰止瀉的功效,常用於脾虛濕盛、泄瀉、水腫、痰飲等。
茯苓:具有補益脾氣、健脾化痰、利尿消腫的功效,常用於脾虛泄瀉、水腫、痰飲等。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等。
青皮:具有疏肝理氣、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於肝氣鬱結、胸悶脅痛、咳嗽氣喘等。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止嘔止咳的功效,常用於痰濕阻滯、咳嗽喘息、嘔吐等。
厚朴: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
(五)苦參湯,治痱疹。水煎作洗湯,臨洗入豬膽汁四五個。
白話文:
(五)苦參湯,用來治療痱子。將苦參用水煎煮成湯,用來洗澡。在洗澡的時候,加入四到五個豬膽汁。
苦參,菖蒲
(六)鵝黃散,外用。治痱疹,作粉撲用。
白話文:
苦參、菖蒲
鵝黃散,用於外敷。治療痱疹,作為粉末使用。
綠豆粉,滑石,黃柏,輕粉
白話文:
綠豆粉:綠豆磨成的粉末,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
滑石:一種礦物,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通淋的功效。
黃柏: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輕粉:一種礦物,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