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八章·瘧痢論治 (3)

回本書目錄

第八章·瘧痢論治 (3)

1. 第二節·瘧疾述要

生首烏(三錢),陳皮,柴胡,白茯苓,黃芩(各八分),白朮(炒),當歸,威靈仙(各一錢),知母,鱉甲(醋炙酥,研為粉。各二錢),甘草(炙,三分)

加生薑三片,井水河水各半煎服。

(十一)瘧疾第三方,治瘧疾之因於虛者,使元氣充實,愈後不發。

人參,白朮(炒。各一錢),黃耆(炙),當歸(各一錢二分),陳皮,柴胡(各八分),甘草(炙,三分),升麻(四分)

加生薑一片,大棗一枚,清水煎服。便堅加首烏二錢,炒知母二錢。

(十二)平胃散,見第六章第三節。

(十三)小柴胡湯,見第三章第七節。

(十四)四君子湯,見第三章第五節。

(十五)補中益氣湯,見第四章第四節。

(十六)三陰瘧疾膏,外用。治三陰瘧疾,寒熱不止。

麝香(一分五釐),冰片(一錢),附子(生漂曬乾,二錢),白胡椒,肉桂(各錢半),公丁香(一錢)

研為極細末,用膏藥一張,上藥末一分,於發日五更空腹未發之時,烘熱貼於臍上,手揉百轉,睡去片時,方可食物。忌食生、冷、油膩、蛋、面、菱、芋、魚腥發物。

(十七)八珍湯,調和榮衛,滋養血氣,治陰虛內熱,脾胃虧損,肌肉消瘦。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

加生薑、大棗。

(十八)人參養榮湯,升陽,滋陰。治脾肺俱虛,發熱惡寒,肢體瘦倦,食少作瀉,發黃,或潰瘍氣血虧弱,寒熱不退,肢體瘦倦,面黃,食少氣短,瘡口不斂,及病後咳嗽自汗,潮熱,口乾食少,心虛驚悸,下利等證。

人參,陳皮,黃耆(炙),桂心,當歸(酒拌),白朮,甘草(炙。各一錢),白芍(酒洗,一錢五分),熟地(酒拌),五味子(炒杵),茯苓(各七分五釐),遠志(五分)

加生薑、大棗,清水煎服。

(十九)瘧母丸,治瘧痞結於左脅硬痛者。

鱉甲(醋炙,三兩),青皮(炒),桃仁(炒),神麯(炒),麥芽(炒。各一兩),三稜(醋煮),蓬莪朮(醋煮),海珠粉(醋煮。各五錢),香附(醋煮,二兩),紅花(三錢)

共研末,神麯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二十)鱉甲煎丸,治瘧母。

鱉甲(炙,一兩二錢),鼠婦(熬),黃芩(各三分),柴胡,蜣螂(熬。各六分),乾薑,大黃,桂枝,石韋(去毛),厚朴,紫葳,半夏,阿膠,芍藥,丹皮,䗪蟲(熬。各五分),葶藶(炒),人參(各一分),烏扇(燒),瞿麥,蜂窠(炙,各四分),赤硝(一錢二分),桃仁(二分)

如法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一日三次,忌食生、冷、雞蛋、豆、麥等物。

(二十一)金雞納霜,治一切瘧疾,久瘧不止,及三陰瘧疾。

白話文:

第二節·瘧疾的重點說明

(一)基本藥方

使用生何首烏(九克),陳皮、柴胡、白茯苓、黃芩(各二點四克),炒白朮、當歸、威靈仙(各三克),知母、醋炙酥脆並磨成粉的鱉甲(各六克),炙甘草(一點二克)。

加入三片生薑,用一半井水一半河水煎煮後服用。

(十一)針對體虛的瘧疾

這個藥方是為了解決因身體虛弱導致的瘧疾,目的是補充元氣,使病癒後不再復發。

使用人參、炒白朮(各三克),炙黃耆、當歸(各三點六克),陳皮、柴胡(各二點四克),炙甘草(一點二克),升麻(一點二克)。

加入一片生薑,一顆大棗,用清水煎煮後服用。若大便乾硬,則加入何首烏六克、炒知母六克。

(十二)平胃散

參考第六章第三節。

(十三)小柴胡湯

參考第三章第七節。

(十四)四君子湯

參考第三章第五節。

(十五)補中益氣湯

參考第四章第四節。

(十六)三陰瘧疾外用藥膏

此為外用藥膏,用於治療三陰瘧疾,可緩解寒熱不止的症狀。

使用麝香(零點四五克),冰片(三克),生附子(浸泡曬乾,六克),白胡椒、肉桂(各四點五克),公丁香(三克)。

將所有藥材磨成極細粉末,取一塊膏藥,在發病當天清晨空腹未發病時,將藥粉三分之一(約一克)敷在肚臍上,用手揉搓一百下,然後睡一會兒,之後才能進食。忌食生冷、油膩、雞蛋、麵食、菱角、芋頭、魚腥等容易誘發的食物。

(十七)八珍湯

此藥方可以調和身體的榮衛之氣,滋養血液,用於治療陰虛內熱、脾胃虛弱、肌肉消瘦等症狀。

使用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

加入生薑、大棗。

(十八)人參養榮湯

此藥方可以提升陽氣、滋養陰氣,用於治療脾肺虛弱、發熱怕冷、肢體疲倦、食慾不振、腹瀉、發黃、或潰瘍導致氣血虛弱、寒熱不退、肢體消瘦、面色發黃、食慾不振、氣短、瘡口難以癒合,以及病後咳嗽自汗、潮熱、口乾、食慾不振、心悸、腹瀉等症狀。

使用人參、陳皮、炙黃耆、桂心、酒拌當歸、白朮、炙甘草(各三克),酒洗白芍(四點五克),酒拌熟地、炒搗五味子、茯苓(各二點二五克),遠志(一點五克)。

加入生薑、大棗,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十九)瘧母丸

此藥方用於治療瘧疾導致左脅部位結塊,並伴隨硬痛的症狀。

使用醋炙鱉甲(九十克),炒青皮、炒桃仁、炒神麴、炒麥芽(各三十克),醋煮三稜、醋煮蓬莪朮、醋煮海珠粉(各十五克),醋煮香附(六十克),紅花(九克)。

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神麴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二十)鱉甲煎丸

此藥方用於治療瘧疾導致的腫塊。

使用炙鱉甲(三十六克),熬鼠婦,黃芩(各九克),柴胡,熬蜣螂(各十八克),乾薑,大黃,桂枝,去毛石韋,厚朴,紫葳,半夏,阿膠,芍藥,丹皮,熬䗪蟲(各十五克),炒葶藶,人參(各三克),燒烏扇,瞿麥,炙蜂巢(各十二克),赤硝(三十六克),桃仁(六克)。

將所有藥材按方法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丸,每日三次。忌食生冷、雞蛋、豆類、麥類等食物。

(二十一)金雞納霜

此藥物用於治療各種瘧疾,包括久病不癒的瘧疾以及三陰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