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禰

《嬰兒論》~ 辨疳病脈證並治第五 (1)

回本書目錄

辨疳病脈證並治第五 (1)

1. 辨疳病脈證並治第五

問曰。疳有五疳者。何謂也。答曰。五疳者。五臟所發見也。疳者屬脾。脾實則無五疳。有五疳者。此為脾既病也。疳之為恙。肉脫血燥。腹硬而脈細數。若身熱發作。若大便溏。小便必如米泔也。疳有陽。有陰。蒸熱便難者。陽也。身腫便瀉者。陰也。疳有陽。有陰。始多陽。

白話文:

提問:什麼是五疳?

回答:所謂的五疳,就是五臟所發生的病症。疳屬脾,脾氣充足,則無五疳。如果患有五疳,表示脾臟已經生病了。患上疳症的人,其症狀是肌肉消瘦,血燥,腹部堅硬,脈搏細而快。若身熱,會發作,大便溏洩,小便像米湯一樣。疳症有陽疳和陰疳之分。陽疳的症狀是蒸熱,大便難解。陰疳的症狀是身體浮腫,大便瀉洩。疳症的初期大多是陽疳。

終多陰陽者宜寒涼方。陰者宜溫熱方。疳病。鼻燥欲濕者。名曰鼻疳。宜熊膽蜜敷之。

白話文:

  1. 陰陽實盛的患者適合使用寒涼的藥方。
  2. 陰虛的患者適合使用溫熱的藥方。
  3. 疳病:鼻腔乾燥而有濕熱的症狀,稱為鼻疳。適合使用熊膽和蜂蜜敷於患處。

熊膽蜜方

熊膽(三分),芒硝(一分),蜂蜜(一錢)

白話文:

這是一個古傳的中藥配方,名為「熊膽蜜方」。配方包含以下三種材料:

  1. 熊膽:三分量。
  2. 芒硝:一分量。
  3. 蜂蜜:一錢量。

請注意,使用任何草藥前應諮詢專業的中醫師或藥師,因為適應症、副作用和交互作用都需要個別評估。

上三味。研調敷。干再三敷之。疳病嗜泥好炭。此為脾郁所致也。兒啼哭。聲噎者。氣不順也。喘痰者。氣促迫也。聲濁沉靜者。疳積也。兒身熱發作。胸腹痞硬。若嘔乳者。宜柴胡平胃散料主之。疳癖。胸脅轆轆有聲。若潮熱發作。若氣逆妄怒者。宜潰堅湯主之。兒疳。露骨萎黃。身熱而溏。臭不可近者。消疳湯主之。

消疳湯方

白話文:

上三味藥研成細末,調成膏狀敷在患處。如果病情較為嚴重,可以反復敷藥。疳病患兒嗜泥好炭,這是由於脾臟鬱結引起的。如果患兒啼哭時聲音嘶啞,這是由於氣不順暢引起的。如果患兒喘息有痰,這是由於氣促迫促引起的。如果患兒聲音濁沉低沉,這是由於疳積引起的。如果患兒身體發熱,胸腹痞硬,並且嘔吐乳汁,可以使用柴胡平胃散來治療。如果患兒疳癖,胸脅部位轆轆作響,並且潮熱發作,並且發作時容易生氣發怒,可以使用潰堅湯來治療。如果患兒疳病導致身體消瘦,全身萎黃,發熱腹瀉,並且氣味難聞,可以使用消疳湯來治療。

茯苓(三分),白朮(炒二分),乳柑皮(五分),莪朮(五分),三稜(五分),馬舄(五分),使君子(去殼研二分),生薑(二分)

白話文:

茯苓(三錢),白朮(炒過的二錢),乳柑皮(五錢),莪朮(五錢),三稜(五錢),馬舄(五錢),使君子(去殼研磨成粉,二錢),生薑(二錢)

上八味。以水一升。先煮七味。取七合。去滓。加使君子。攪調。分溫食遠服。病人手背熱者。為真火也。手心熱者。為假火也。兒無食腸。而與食。遂致食癖。劇則穀不化。血氣漸孤弱者。名曰疳癖也。病乳癖易化。谷癖難化。體瘦腹鼓。脈沉緊者。名曰谷瘕。宜潰堅湯。

潰堅湯方

白話文:

上八味藥,加水一升。先煮七味藥,取七合藥湯。去掉藥渣,加入使君子,攪拌均勻。分次溫服,遠離寒涼之物。病人手背發熱的是真火。手心發熱的是假火。小孩沒有食慾,卻給他吃東西,於是得了食癖。嚴重時穀物不能消化,血氣漸漸虛弱。這種病叫做疳癖。乳癖容易治癒,谷癖難以治癒。身體消瘦,腹部脹滿,脈搏沉緊的,叫做谷瘕。宜用潰堅湯。

茯苓(五分),白朮(炒三分),半夏(三分),枳實(炒三分),陳皮(五分),檳榔(五分),山楂子(炒二分),香附子(五分),縮砂(三分),綿實(黑炒五分),風化硝(三分),莪朮(三分),三稜(五分),麥芽(黑炒一錢),生薑(二分),甘草(一分)

白話文:

茯苓(25克),白朮(炒過的15克),半夏(15克),枳實(炒過的15克),陳皮(25克),檳榔(25克),山楂子(炒過的10克),香附子(25克),縮砂(15克),綿實(黑炒過的25克),風化硝(15克),莪朮(15克),三稜(25克),麥芽(黑炒過的3克),生薑(10克),甘草(5克)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服。病體瘦熱動。臉赤鼻燥。大便難。小便澀者。名曰陽疳。宜柏皮湯主之。兒身熱啼哭。腰腹如削者。此為缺乳疳也。兒無食腸者。強與食。胸腹硬滿。時痛。若唇紅唾沫。宜𪋞胡湯主之。

𪋞胡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六味中藥,一起碾碎成粉末。用水兩升煮,煮到只剩一升,去除藥渣,分次溫服。如果病人身體消瘦、發熱、煩躁,臉頰發紅、鼻子乾燥,大便困難、小便澀滯,這種情況叫做陽疳,可以用柏皮湯治療。如果小孩身體發熱、啼哭,腰腹部像被削掉一樣,這是缺乳疳。小孩沒有食慾,勉強餵食會導致胸腹硬滿、時常疼痛,如果嘴脣紅潤、唾液多,這種情況可以用𪋞胡湯治療。

𪋞胡菜(一錢),檳榔(五分),大黃(五分),苦楝皮(二分),甘草(五分)

白話文:

  • 胡麻菜(一錢):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 檳榔(五分):具有殺蟲、驅蟲、收斂止瀉的功效。
  • 大黃(五分):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
  • 苦楝皮(二分):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 甘草(五分):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二服。暮時減食。次朝勿食。當有驗。糜粥自養。兒頭脹大漸長。反四肢瘦者。名曰腦疳。宜逐疳丸主之。兒體羸腹大。眼內生醫者。名曰疳眼。宜柳肝加馬舄湯主之。疳熱鬱釀。致蝕瘡者。宜烏頭灰。以雞子清敷之。兒疳。骨節疼痛。遂致傴僂跼背。若胸上突起。名曰龜胸。宜鐵漿服之。更龜尿煎敷之。

龜尿煎方

龜尿(三合),燒酒(五合),韶腦(三分)

白話文:

  1. 將五種味道的藥材,放入二升的水中煮,煮到剩一升。分兩次喝,溫服即可。晚上減少飲食,第二天早上不要吃東西。服用後應該會有效果。以稀粥作為食物。
  2. 小兒頭部腫大,逐漸長大,而四肢消瘦,這種病叫做腦疳。宜服用逐疳丸來治療。
  3. 小兒身體瘦弱,腹部腫大,眼睛裡生醫,這種病叫做疳眼。宜服用柳肝加馬舄湯來治療。
  4. 小兒疳熱鬱積,導致潰爛成瘡,宜用烏頭灰,以雞蛋清敷在患處。
  5. 小兒疳病,骨節疼痛,以至於跛行彎腰、駝背。如果胸前突起,叫做龜胸。宜服用鐵漿,再用龜尿煎煮後敷在患處。

上三味。調和煎熟。乘熱熨突處。疳熱膠凝。骨節疼痛。胸背欲突起者。宜逐疳丸。頻服當自愈也。疳病。脈細數。必蒸熱。蒸熱者。致盜汗。遂屬肌膚甲錯也。兒疳愛吃泥土者。宜伏龍肝丸。

白話文:

將上述三味藥研磨成粉,然後用溫水調和成糊狀,趁熱敷在患處。疳熱凝聚、骨節疼痛、胸背想要凸起的,都適合使用「逐疳丸」。經常服用就會自然痊癒。疳病患者,脈搏細小、數快,一定會有蒸熱的現象。蒸熱的緣故,會導致盜汗,進而引起皮膚甲錯。小兒疳病喜歡吃泥土的,都適合使用「伏龍肝丸」。

伏龍肝丸方

優龍肝(二兩),使君肉(二兩),檳榔(一兩),南星(薑製一兩),鰻鱺頭(黑炒二兩),熊膽(一錢)

白話文:

伏龍肝丸配方:

伏龍肝(二兩),使君子肉(二兩),檳榔(一兩),南星(薑製一兩),鰻魚頭(黑炒二兩),熊膽(一錢)

上六味。研調蜜丸。吃炭者。去伏龍加炭二兩。吃米者。加米二兩。兒體羸膚燥。煩渴者。名曰疳渴。宜白梅湯主之。

白梅湯方

白梅(二個),菟絲子(一錢)

白話文:

用上六味藥研磨調配,製成蜜丸。吃碳的人,加入伏龍加炭二兩。吃米的人,加入米二兩。兒童身體瘦弱,皮膚乾燥,煩躁口渴的人,稱為疳渴。宜用白梅湯為主藥。

上二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溫服。兒疳。煩渴不解。脈微數。小便赤而澀者。宜益元散主之。

益元散方

滑石(三錢),辰砂(一錢)

白話文:

將上述兩種藥材和水一升一起煮,煮到只剩七合。去渣後,分服溫藥。如果兒童消化不良,煩躁口渴,脈搏微細而數,小便又赤又澀,應該用益元散來治療。

上二味。研調。以雪水冷服。兒體瘦咬爪。大便溏泄。連日不解。名曰疳瀉。宜扶脾湯主之。痢疾既解。反潮熱血燥者。為疳病也。痘瘡解後。血液必竭。四肢瘦削。脈細而數。此為轉屬疳病也。兒病胸骨露。腹肚脹大。四肢微冷。而大便溏者。名曰冷疳。宜養真湯主之。

養真湯方

白話文:

上列兩味藥,研末調勻,以雪水送服。小兒身體瘦小,常咬指甲,大便稀溏,連續多日不癒,稱為疳瀉。宜服用扶脾湯來治療。痄痢痢疾治癒後,又出現潮熱血燥的症狀,這是疳病。痘瘡治癒後,血液必定虧損,四肢瘦削,脈搏細而快,這是轉屬疳病。小兒胸骨突出,腹部脹大,四肢微冷,而大便溏稀,稱為冷疳。宜服用養真湯來治療。

茯苓(五分),白朮(三分),乳柑皮(五分),青皮(二分),半夏(五分),香附子(五分便制),縮砂(三分酒製),藿香(二分),人參(二分),破故紙(三分),附子(二分),麥芽(五分),甘草(三分),生薑(二分),大棗(二枚)

白話文:

茯苓五分,白朮三分,乳柑皮五分,青皮二分,半夏五分,香附子五分制,縮砂三分酒製,藿香二分,人參二分,破故紙三分,附子二分,麥芽五分,甘草三分,生薑二分,大棗二枚。

上十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服。病身熱血燥。脈細而數。脾氣衰則大便鶩溏。胃氣衰則四肢微腫。名曰脾癆。宜扶脾湯主之。病腹肚石硬。胃弱不殺穀。面顏銀白。朝涼暮熱。脈細數。而肌膚甲錯者。名曰疳勞。宜抉脾湯主之。

抉脾湯方

白話文:

把上列十五味藥材,以二升水煮成一升藥汁,去掉渣滓分兩次溫熱服下。如果病人身體燥熱,血燥,脈搏細且快,脾氣衰弱則大便稀溏;胃氣衰弱則四肢微腫。這種病叫做「脾癆」,應該服用「扶脾湯」治療。如果病人腹部脹滿堅硬如石頭,胃弱不能消化食物。面孔銀白色,早晨涼快,傍晚發熱。脈搏細而快,皮膚肌肉乾燥皸裂。這種病叫做「疳勞」,應該服用「抉脾湯」治療。

茯苓(五分),白朮(二分),半夏(五分),縮砂(三分),香附子(童便制五分),蓮蕊(三分),乳柑皮(五分),青皮(三分),食鹽(一分),人參(二分),紅曲(二分),生薑(二分)

白話文:

  • 茯苓:五錢
  • 白朮:二錢
  • 半夏:五錢
  • 縮砂仁:三錢
  • 香附子(用童便處理過):五錢
  • 蓮子蕊:三錢
  • 乳柑皮:五錢
  • 青皮:三錢
  • 食鹽:一錢
  • 人參:二錢
  • 紅曲:二錢
  • 生薑:二錢

上十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空肚溫服。疳勞為病。朝涼暮熱。咳痰心悸。肌肉血燥。脈細而數者。宜逐疳丸主之。

逐疳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藥材,加水二升。熬煮取一升。去掉渣滓,空腹溫服。疳勞之疾,早上發冷,晚上發熱。咳嗽痰多,心悸,肌肉血燥。脈搏細微而頻數,宜服用逐疳丸來治療。

天靈蓋(黑炒一兩),蝦蟆灰(四錢),鰻鱺頭(燒灰四錢),獺肝(灸干八錢),真珠(一錢),松脂(水飛九錢),田螺灰(四錢),犀角(四錢),龍腦(一錢),麝香(五分)

白話文:

天靈蓋(黑炒一兩):取人腦蓋骨,以黑油炒至焦黃。 蝦蟆灰(四錢):取蟾蜍,燒成灰後使用。 鰻鱺頭(燒灰四錢):取鰻魚的頭部,燒成灰後使用。 獺肝(灸幹八錢):取水獺的肝臟,灸乾後使用。 真珠(一錢):取天然珍珠粉末。 松脂(水飛九錢):取松脂,以水飛法提純後使用。 田螺灰(四錢):取田螺,燒成灰後使用。 犀角(四錢):取犀牛角,研磨成粉末。 龍腦(一錢):取龍腦香,研磨成粉末。 麝香(五分):取麝香,研磨成粉末。

上十味。研篩。以燒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分。雞卵濃湯送下。病人。骨熱起伏。其脈微數。四肢肉脫。一身血燥。名曰乾血勞。宜鰻鱺膏。

鰻鱺膏方

鰻鱺(去頭骨三斤),清酒(一斗)

白話文:

將上面十種藥材研磨篩選,用燒酒調成糊狀,搓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分,用雞蛋濃湯送服。病人的骨頭灼熱起伏,脈搏細小而數次,四肢肌肉脫落,全身血燥。這種病症稱為乾血勞。適合用鰻鱺膏治療。

上二味。以文火。煮為膏。隨意食之。疳之為病。陽虛則吐血。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則身體枯燥。蒸熱盜汗。心悸不安。若口渴而咽痛者。宜柴鱉湯。

柴鱉湯方

白話文:

將上面兩種藥材用文火煮成膏狀,隨時都可以食用。疳積是一種疾病,陽虛則會吐血,陰虛則小便困難,陰陽俱虛竭則身體枯燥,蒸熱盜汗,心悸不安。假如覺得口渴且咽喉疼痛,則適合服用柴鱉湯。

柴胡(一錢),黃芩(三分),鱉甲(丸,二錢),茯苓(二錢),枳實(五分),寒水石(二錢),鹿角菜(三分),蓮蕊(二分),甘草(一分)

白話文:

柴胡(六克),黃芩(一.八克),鱉甲(丸,十二克),茯苓(十二克),枳實(三克),寒水石(十二克),鹿角菜(一.八克),蓮蕊(一.二克),甘草(六克)

上九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服。疳熱骨蒸。肌肉銷鑠者。宜梔子飯。

梔子飯方

梔子(四錢)

白話文:

上等九味藥,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去渣滓,分多次溫服。對於虛勞發熱、骨頭蒸熱,肌肉消瘦、萎縮的人,宜用梔子與米飯同煮而成的藥膳。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汁。以炊米。作粥食。病人。氣血虛竭。鬱熱起伏。二脈細數。大便若燥。若溏。胸痞悸動。呴其氣。而熱愈動。滋其血。而胸益痞。宜八珍湯主之。

八珍湯方

白話文:

以一斗水,煮取藥汁。用這個藥汁煮米粥,給病人吃。病人的氣血虛竭,心頭鬱悶,覺得燥熱起伏不定。脈搏細弱,而且跳動很快。大便有時乾結,有時腹瀉。胸中痞悶,心悸,喘氣的時候,熱氣就更厲害了。滋補氣血,胸中的痞悶就會越加厲害。宜用八珍湯為主方。

人參(三分),茯苓(二錢),枸杞(三錢),縮砂(五分),鹿角霜(七分),蓮蕊(三分),生薑(一片),甘草(三分)

白話文:

人參(1.5克),茯苓(10公克),枸杞(15公克),縮砂(2.5克),鹿角霜(3.5克),蓮蕊(1.5克),生薑(一片),甘草(1.5克)

上八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服。陰痿遺精。腰腳痠痛。胸間悸動。臍下脫力。呴真元。滋腎液。七珍膏主之。

七珍膏方

白話文:

將八味中藥材加入水中煮,煮到剩下一升的水量,去除藥渣後,分次溫熱服用。這種藥方可治療陰痿、遺精、腰腳痠痛、胸間悸動、臍下脫力等症狀,它可以溫補元陽,滋補腎液。七珍膏是治療這些症狀的特效藥。

人參(四錢),破故(微炒二錢),枸杞(二十錢),雀肉(研如泥十錢),雞子黃(塗板面烈日曬乾十錢),白糖(二十錢),蜂蜜(一合)

白話文:

人參(四錢),破故紙(微炒二錢),枸杞(二十錢),麻雀肉(研磨成泥狀十錢),雞蛋黃(塗在木板上,在烈日下曬乾十錢),白糖(二十錢),蜂蜜(一合)

上七味。以燒酒二升。文火煮。膠凝為度。每服彈丸大。鹽湯送下。氣血耗散。脾胃虛弱。遂變見諸症。勿論其證。勿拘其脈。宜連服陰陽調勻湯。以取窮境之效也。

陰陽調勻湯方

白話文:

將七種藥材加入二升燒酒中,用文火煮到膠狀即可。每次服用如彈丸大小,以鹽水送服。若是氣血耗散,脾胃虛弱,就會出現各種症狀,不管症狀和脈象如何,都應該連續服用「陰陽調勻湯」,以達到讓身體恢復正常的效果。

人參(三分),茯苓(二錢),白朮(五分),橘皮(炒五分),半夏(一錢),香附子(便制一錢),縮砂(五分),破故(五分),枸杞(一錢),黃柏(酒製三分),甘草(三分),生薑(一片)

白話文:

  • 人參:三分
  • 茯苓:二錢
  • 白朮:五分
  • 橘皮:炒五分
  • 半夏:一錢
  • 香附子:便制一錢
  • 縮砂:五分
  • 破故:五分
  • 枸杞:一錢
  • 黃柏:酒製三分
  • 甘草:三分
  • 生薑:一片

上十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服。疳勞。身微腫。四肢沉重。若大便泄痢者。宜真武加馬舄湯。若有陰熱者。更加鱉甲三分。病人。肌膚乾枯。咳喘少氣。名曰疳咳。榧子去殼。微灸蘸蜜。每食一二枚。日二三次。病胸脅攣拘。夜臥盜汗。若身發虛班。若心悸動者。黃耆建中湯主之。疳病。腹癖膨脹。雷鳴而微痛。若四肢微腫者。大麥煎主之。

大麥煎方

白話文:

以上十二味藥材,加入兩升水煮成一升藥汁,過濾掉渣滓,溫熱服用。適用於長期疾病、身體微腫、四肢沉重,以及大便泄瀉的情況。如果患者還有陰熱症狀,再額外加入三分鱉甲。

患者皮膚乾枯、咳嗽喘息、氣短,稱為疳咳。取榧子去殼,稍微烘烤後沾上蜂蜜,每次吃一到二粒,每天兩到三次。

如果患者胸脅攣縮、夜間盜汗,或身上出現虛斑、心悸不安,則服用黃耆建中湯。

疳病導致腹部膨脹、雷鳴般微痛,或四肢微腫,則服用大麥煎。

紅豆(出芽五分),茯苓(一錢),乳柑皮(五分),枳實(三分),大腹皮(五分),大麥芽(二錢),生薑(二分)

白話文:

紅豆(發芽五分之長),茯苓(一錢),乳柑皮(五分),枳實(三分),大腹皮(五分),大麥芽(二錢),生薑(二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麥芽。減七合。去滓。內六味。再煮取七合。去滓。分溫服。疳腫腹脹。小便不通者。宜瞿麥湯主之。

瞿麥湯方

白話文:

將上列七味藥材,加入二升水,再加入麥芽煮。煮到剩七合,將渣滓去除後,再加入另外六味藥材,再次煮到剩七合,然後去除渣滓。將藥液溫熱後服用。適合用於治療疳腫腹脹、小便不通的患者。

瞿麥(五分),商陸(五分),茯苓(一錢),琥珀(二分),大腹皮(三分),生薑(二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五分瞿麥、五分商陸、一錢茯苓、二分琥珀、三分大腹皮、二分生薑、三分甘草。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服。疳病。面黃頸細。腹大青筋。大便溏而澄清者。宜七成湯主之。

白話文:

取上等中藥材共七種。以兩升水煎煮成一升藥汁。去掉藥渣,趁溫熱喝。此方適用於疳病。患者表現為面黃肌瘦,肚子大,腹壁上有青筋,大便溏薄而澄清。服用七成湯對此病有良好療效。

七成湯方

破故紙(一錢),附子(三分),蓮蕊(二分),茯苓(一錢),人參(二分),生薑(二分),甘草(二分)

白話文:

七成湯方:

破故紙(1錢),附子(3分),蓮蕊(2分),茯苓(1錢),人參(2分),生薑(2分),甘草(2分)

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溫服。疳病。玄府衰則自汗出。牝臟衰則大便溏。宜溫臟丸主之。

溫臟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中藥放入水中熬煮,取七分之一的藥液,去除藥渣,趁溫熱時服用。疳病是玄府衰弱而出現自汗的症狀,牝臟衰弱則大便溏瀉,可以使用溫臟丸來治療。

蝮蛇(灸四錢),縮砂(二錢),破故(炒二錢),蓮蕊(炒一錢),熊膽(五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蝮蛇(四錢,灸製),縮砂(二錢),破故紙(二錢,炒製),蓮花蕊(一錢,炒製),熊膽(五分),甘草(三分)

上六味。研篩。以燒酒糊丸。每服三十丸。疳熱發渴。要視口內。若齒焦黑者。名曰走馬疳。宜大黃黃連瀉心加茉莉白湯主之。疳熱骨蒸。咳喘煩悸。渴而小便赤者。五蒸湯主之。

五蒸湯方

白話文:

取六味,研磨過篩。用燒酒將藥粉糊成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疳熱發渴。要觀察口腔。如果牙齒呈現焦黑色,稱為走馬疳。宜用大黃黃連瀉心加上茉莉白湯為主方。疳熱骨蒸,咳喘煩悸,乾渴而且小便呈紅色,則用五蒸湯為主方。

石膏(五分),知母(三分),黃柏(二分),龜板(五分),地黃(三分生用),人參(二分),甘草(二分),生薑(二分),大棗(二枚)

白話文:

石膏(五份),知母(三份),黃柏(兩份),龜板(五份),生地黃(三份),人參(兩份),甘草(兩份),生薑(兩份),大棗(兩枚)

上九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加童便。分溫服。疳熱骨蒸。咳痰吐食。其腹郁膨。若微痛。吞酸腥臭者。宜鱉甲枸杞飲。

白話文:

上等九味草藥。細細咀嚼後,加入兩升水。煮沸後取一升藥液,去除渣滓。加入童尿,分多次溫服。用於治療疳熱骨蒸,咳痰吐食,腹部脹滿,伴有輕微疼痛,吞嚥時有酸腥臭味等症狀。

鱉甲枸杞飲方

鱉甲(一錢),枸杞(一錢),犀角(三分)

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溫服。病骨熱咳痰。身微腫。吐鮮血者。宜犀角山漆湯。

犀角山漆湯方

犀角(五分),山漆(二錢),人中白(三分)

白話文:

鱉甲枸杞飲方

材料:鱉甲 1錢,枸杞 1錢,犀角 3分。

做法:將上述三種材料加入1升水中煮至剩7合,過濾掉殘渣。溫熱時服用。適用於骨頭發熱、咳嗽有痰、身體輕微浮腫、咳血的情況。

犀角山漆湯方

材料:犀角 5分,山漆 2錢,人中白 3分。

上三味。先煮二味。去滓。內人中白。攪調。分溫服。若痰多者。更加竹瀝三分。亡血家飲食減少肌色脫是趹必致腫也。疳病。脈細而沉。腹滿腸鳴。必作䭇也。趹陽脈。浮而數。浮則為虛。數則為熱。虛熱相搏。故令氣䭇。言胃氣虛竭也。百骸乏力。咳痰倚息。身浮腫。大便泄利者。

白話文:

將上三味藥材一起放入鍋中,先將前面兩種藥材煮好,把渣滓過濾掉,再加入人中白,攪拌均勻後,讓藥液溫熱後服用。如果有痰多的情況,可以再額外加入三分的竹瀝。沒有任何血色、飲食量減少並有肌肉組織流失的情形,通常會有水腫的狀況。疳病的症狀是:脈搏細微而沉穩、肚子脹滿、腸鳴、容易感到憋悶。趹陽脈的症狀是:浮動而頻繁,浮動表示虛弱,頻繁表示熱氣,虛弱和熱氣相互碰撞,所以導致氣的憋悶。這應該是胃氣虛竭的症狀,全身無力、咳嗽時有痰、呼吸急促、身體浮腫、大便稀溏。

不可治。疳病。腹滿如鼓。為丁奚。若吐乳食。為哺露。俱屬難治。病人。倦臥而不食。其眼失神。顴時紅者。孤陽之動也。疳病。倦臥唇色脫。盜汗不歇者死。病。奐口倚息。鼻焦唇燥。蛔既出者死。病暴熱倚息。飲食不能者。可治。漸熱休作。行動煩悸。飲食少進者。不可治。

陰虛者。陽必動之。熱也。陽虛者。陰必𦑜之。腫也。陰陽偏廢者。不可治。

白話文:

無法治療的疳病。肚子脹得像鼓一樣,稱為丁奚。如果吐出乳汁食物,稱為哺露。都很難治癒。病人倦怠臥牀,不吃東西,眼睛呆滯無神;顴骨有時發紅,這是孤陽之氣在作祟。疳病患者,倦怠臥牀,脣色脫落,盜汗不止的,會死亡。病人開口倚息,鼻尖焦枯,嘴脣乾燥的,蛔蟲已經出來了,會死亡。病人發作劇烈的高燒,倚息而臥,無法飲食的,可以治癒。高熱逐漸減退,沒有動作,行動煩躁不安,飲食進食很少的,無法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