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鑫
《幼科切要》~ 傷寒門 (3)
傷寒門 (3)
1. 傷寒門
黃連犀角湯,服桃仁湯後服。
犀角,川連(各二錢),川烏(四個),木香(三錢),水煎服。
牛蒡湯,治發熱不透,餘毒在心包絡,令瘥後昏煩,甚至手足搐搦或寒或熱。
牛蒡根,升麻,牛膝,南星(各六錢)
上為末,每服五分,酒調下,每日三次。
牡蠣澤瀉湯,治前證腰以下浮者。
牡蠣(煅),澤瀉,葶藶,花粉(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黃龍湯,治發熱不退,或寒熱往來。
柴胡(三錢),黃芩,赤芍,甘草(各二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水煎熱服。
白話文:
黃連犀角湯,此方要在服用過桃仁湯之後再服用。
藥材包含:犀角、黃連(各二錢)、川烏(四個)、木香(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牛蒡湯,此方用於治療發燒但熱氣散不出去,殘餘的毒素停留在心包絡,導致病癒後出現頭昏煩躁,甚至手腳抽搐,忽冷忽熱的症狀。
藥材包含:牛蒡根、升麻、牛膝、南星(各六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酒調和後服用,每日三次。
牡蠣澤瀉湯,此方用於治療上述症狀但出現腰部以下浮腫的情況。
藥材包含:煅燒過的牡蠣、澤瀉、葶藶、花粉(等分),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和後服用。
黃龍湯,此方用於治療發燒不退,或是忽冷忽熱的症狀。
藥材包含:柴胡(三錢)、黃芩、赤芍、甘草(各二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