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

《伊尹湯液經》~ 消渴第二十三

回本書目錄

消渴第二十三

1. 消渴第二十三

太陽病,寸口緩,關上小浮,尺中弱,其人發熱而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爲醫下之也。若不下,其人復不惡寒而渴者,爲轉屬陽明。小便數者,大便即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欲飲水者,但與之,當以法救渴,宜五苓散。

白話文:

太陽病時,脈象在寸口部位緩慢,在關上的部位稍浮,在尺部則偏弱,病人發熱出汗後又感到畏寒,不嘔吐但心下有痞塞感,這是因為之前誤用下法所致。如果未誤用下法,而病人不再畏寒且感到口渴,則表示病已轉移到陽明經。如果小便次數增多,大便就會變得乾硬,即使十天不解大便也不會感到不適。如果病人想喝水,就給他飲水,並應根據方法治療口渴,此時適合使用五苓散。

五苓散方豬苓十八銖,去黑皮,甘平白朮十八銖,苦溫澤瀉一枚,六銖,甘寒茯苓十八銖,甘平桂枝半兩,辛溫右五味,各爲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者,解之當汗出愈。

白話文:

五苓散方:豬苓(去黑皮,甘平)十八銖、白朮(苦溫)十八銖、澤瀉一枚(六銖,甘寒)、茯苓(甘平)十八銖、桂枝(辛溫)半兩。將這五味藥分別研成細末,再一起在臼中混合均勻,用白開水調和服下一方寸匕的量,每日三次。同時讓病人多喝溫熱的水,出汗後病情就能好轉。

在傷寒過程中,如果脈象不呈現弦緊而是虛弱,虛弱的脈象通常伴隨著口渴,若再遭受火熱之害則可能出現谵語。脈象虛弱還會有發熱的現象。若是脈浮,則治療上應使病邪外解,通過發汗的方式使病情好轉。

太陽病,發汗,若大汗出,胃中燥,煩不得眠,其人慾飲水,當稍飲之,令胃中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與五苓散,利小便,發汗。

傷寒汗出而渴,屬五苓散證。不渴,屬茯苓甘草湯。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治療過程中使用了發汗的方法,導致大量出汗,這可能會使患者的胃部變得乾燥,進而感到煩躁,甚至無法安然入睡,同時會有強烈的喝水慾望。這種情況下,應該讓患者適量地飲水,只要保持胃部適度濕潤,症狀就會逐漸好轉。

然而,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患者的脈象浮動,小便不順暢,伴有輕微的發熱以及因體內水分不足而引起的消渴(極度口渴)症狀,那麼就應該考慮給患者服用五苓散。五苓散的作用是幫助利尿,促進小便排出,同時也能配合發汗療法,以達到調節體內水分平衡、治療病症的目的。

如果患了傷寒病,出汗後感到口渴,這屬於五苓散的治療範圍。如果出汗後並沒有感到口渴,那麼就適用於茯苓甘草湯的治療。

病在陽,當以汗解,而反以水噀之,若灌之,其熱卻不得去,益煩,皮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熱,宜文蛤散。不差,與五苓散。

文蛤散方文蛤五兩,鹼平右一味,搗爲散,以沸湯五合和,服一方寸匕。

白話文:

如果疾病位於身體的陽性部位(通常指身體的外表或機能較亢進的狀態),應該使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但是反而用冷水噴灑或是灌溉,這樣不僅無法驅除體內的熱量,反而會加劇病人的不適,例如感到更加煩躁不安,皮膚上冒出像粟米般的疙瘩,雖然心裡想喝水,但實際上並不感到口渴。在這樣的情況下,適合使用「文蛤散」來治療。如果服用文蛤散後病情仍未見好轉,則可以考慮給予「五苓散」作為治療。

文蛤散的配方如下:取文蛤五兩(注:此為古代劑量單位,約等於現在的75克),以及適量的鹼(平右一味表示用量需根據個人情況調整)。首先,將文蛤研磨成粉末狀,然後加入五合(約為現在的600毫升)沸騰的熱水攪拌均勻,待稍冷後,服用一方圓寸匕大小的量(約為現在的一茶匙左右)。此為一次的服用量。

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即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加上法。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而煩,其背微惡寒,白虎湯主之。一作白虎加人蔘湯。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白虎湯主之。一作白虎加人蔘湯。

白話文:

身體發熱,皮膚上起小疙瘩且不消退,病人想要多加衣服蓋著自己。如果用冷水噴灑或清洗患處,反而會使熱氣更難散去。這種情況下應該要出汗卻無法出汗,於是感到煩躁不安。假設已經出汗了,而腹部開始疼痛,就應該在原有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入三兩芍藥來調理。

如果患有傷寒病,但並沒有高燒的情況,嘴巴感到乾燥且口渴,同時伴有心煩意亂的感受,背部稍微有畏寒的感覺,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白虎湯來治療。另一種做法是使用白虎加人參湯。

如果患了傷寒病,脈象浮動,身體發熱,並且沒有出汗,這表示病邪還停留在體表,這種情況下,不應該給病人服用白虎湯。如果病人感到口渴想喝水,而且沒有出現體表受寒的症狀,這時才適合使用白虎湯來治療。另一種做法是使用白虎加人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