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

《伊尹湯液經》~ 腹痛第十五

回本書目錄

腹痛第十五

1. 腹痛第十五

附宿食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而利,此爲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嘔,玄武湯主之。

白話文:

當一個人附加有積滯的食物且患了少陰病,經過兩三天症狀仍未減輕,甚至到了第四、五天時,開始出現腹部疼痛、小便不暢的情況,並且四肢感到沉重、疼痛,伴有腹瀉,這就表明體內可能有水氣停留的問題。患者可能會有咳嗽、小便不暢、腹瀉或者嘔吐等症狀,對於這樣的情況,可以使用玄武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玄武湯方茯苓甘平芍藥苦平生薑辛溫,各三兩,切白朮二兩,苦溫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溫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乾薑一兩。小便自利者,去茯苓。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爲半斤。利不止,便膿血者,宜桃花湯。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爲欲自利。

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腹滿時痛,爲屬太陰,屬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

白話文:

玄武湯的配方如下:茯苓性味甘平,芍藥性味苦平,生薑,性味辛溫,這三樣藥材各取三兩,切成片;白朮二兩,性味苦溫;附子一枚,需要先用火炮製去皮,然後破成八片,性味辛溫。將這五種藥物,加入八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時,去掉藥渣,溫熱後分次服用七合(約等於現在的140毫升)。

如果伴有咳嗽症狀,可以增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以及乾薑一兩。如果小便自行通利,則去掉茯苓。若出現腹瀉情況,應去掉芍藥,並添加乾薑二兩。如果出現嘔吐,則去除附子,並將生薑的用量增加至總計半斤(約250克)。若腹瀉不止且排泄物中帶有膿血,建議改用桃花湯進行治療。

傷寒病發四五天後,如果腹部開始疼痛,並且痛感似乎往下方移動到小腹位置,這通常是身體即將自行排泄的徵兆。

如果患的是太陽病,醫生卻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導致患者腹部脹滿並且陣發性疼痛,這時病情已經影響到太陰經,適合使用桂枝加芍藥湯來治療。倘若腹部脹滿且疼痛非常嚴重,則應該考慮使用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加芍藥湯方即加芍藥三兩,足前成六兩。桂枝二兩,辛溫芍藥六兩,苦平生薑三兩,切,辛溫甘草二兩,炙,甘平大棗十二枚,擘,甘平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桂枝加芍藥湯的配方是這樣子的:在原本的桂枝湯基礎上,再加入芍藥三兩,使得芍藥的總量達到六兩。具體來說,需要桂枝二兩,性味辛溫;芍藥六兩,味道苦而性質平和;生薊三兩,切片,性味辛溫;甘草二兩,經過炙烤,味道甘甜且性質平和;大棗十二枚,用手掰開,同樣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以上五種材料,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的液體,然後把藥渣濾掉,將熬好的藥液分為三次,溫熱後服用。

即加芍藥三兩,足前成六兩。此處應是楊氏所注,否則與全本在”某某加某物湯”皆以同樣字體大小的體例不合。疑,當考)桂枝加大黃湯方即於前方中加大黃二兩即是人無陽證,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減之。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與小柴胡湯。

白話文:

這裡提到的是在原方中加入芍药三两,使得芍药的总量达到六两。這應該是楊氏的注解,否則與整部書中“某某加某物湯”這類的記載在字體大小上並不一致。這個疑問需要進一步考證。)桂枝加大黃湯這個方劑,就是在原來的桂枝湯中再加入大黃二兩。這個方劑適用於那些沒有陽證(即沒有明顯的陽氣過盛的症狀),脈搏微弱,並且自己本身排便通暢的人。如果需要使用到大黃和芍藥,則應該減少它們的用量。這是因為這些人的胃氣較弱,容易受到藥物的刺激而引發不適。

如果患了傷寒病,發現脈象上表現為陽脈遲滯不暢(澀),而陰脈則呈現弦緊的狀態,按照中醫的診斷方法,這通常意味著病人會出現腹部緊縮疼痛的情況。治療時,應該先給病人服用小建中湯來緩解這種症狀。如果服用小建中湯後病情沒有好轉,那麼接下來就應考慮給予小柴胡湯進行治療。

小建中湯方桂枝三兩,辛溫甘草二兩,炙,甘平芍藥六兩,苦平生薑三兩,切,辛溫大棗十二枚,擘,甘平膠飴一升,甘微溫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溫服一升。嘔家不可服,以甘故也。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黃連湯主之。

白話文:

小建中湯的配方如下:桂枝三兩(氣味辛溫)、炒甘草二兩(氣味甘平)、芍藥六兩(氣味苦平)、切好的生薑三兩(氣味辛溫)、去核的大棗十二枚(氣味甘平)、以及膠飴一升(氣味甘而微溫)。將上述六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的藥汁,之後濾去藥渣。接著加入膠飴,攪拌均勻後,趁溫熱時服用一升。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容易嘔吐的人不適合服用此方,因為方中有甘味較重的藥物,可能誘發或加重嘔吐情況。

如果患了傷寒病,感到胸口有熱癥,胃裡有不正之氣,腹部疼痛,並且想嘔吐,這種情況下,應該以黃連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黃連湯方黃連苦寒甘草炙,甘平乾薑辛溫桂枝辛溫人參甘微寒,各三兩半頁半升,辛平大棗十二枚,擘,甘平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分五服,畫三夜二服。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病腹中滿痛,爲實,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病者五六日不大便,繞臍痛,躁煩,發作有時,此爲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黃連湯的配方如下:黃連(苦寒)、炙甘草(甘平)、乾薑(辛溫)、桂枝(辛溫)、人參(甘微寒),各取三兩半;半夏(辛平)半升,以及大棗十二枚(擘開,甘平)。以上七種材料,加入一斗的水,煮至剩下六升的液體,之後去掉沉渣,將藥湯溫熱後分成五份。服用方法為:第一天晚上喝一份,接下來兩天早晚各一次。

如果出汗後症狀仍未解除,並且出現腹部脹滿疼痛的情況,應該立即使用強力通便的治療方法,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當腹部充滿脹痛的情況,這是屬於實證的表現,應該採用通下的治療方法,適合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

病人大約在第五天或第六天時沒有大便,且感到肚臍周圍疼痛,心情煩躁不安,這種情況時常發生,這是因為體內有乾硬的糞便積蓄,因而導致無法順利排便。

在經過強烈的瀉下治療之後,大約過了六、七天仍然沒有排便,並且感到煩躁不舒緩,腹部又脹又痛的情況下,這是因為體內有乾硬的糞便積滯所造成的。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原本就存在於體內未消化的食物殘留所致。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澀”字當是“數”字之訛。“澀”“數”音近,故易致誤也。觀下條之文,自明。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當下之。

嘔吐噦第十六:《正字通》引方書雲:“有物無聲曰吐,有聲無物曰噦,有物有聲曰嘔”。

嘔吐噦上篇: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屬葛根加半夏湯。

白話文:

問:如果一個人生病是因為有宿食(即食物積滯),要怎麼區分呢? 師(指醫學導師或醫師)回答說:在把脈時,如果發現寸口部位(手腕處靠近拇指的一側)的脈象呈現浮大,但是按下去反而感覺脈搏跳動急促且不順暢,同時在尺部(手腕處靠近小指的一側)的脈象也微弱且急數,這樣就可以判斷是因為有宿食所致。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適合開立大承氣湯來治療。

這裡的「澀」字應該是「數」字的筆誤。「澀」和「數」兩字在古時候發音相近,因此容易發生書寫錯誤。接下來的條文內容自然會讓這點變得更清楚。

如果脈象滑且數,這表示體內有積食未消,應該使用下法來治療,促使其排出。

第十六篇提到的是關於嘔吐的討論:《正字通》這本書引用了醫學典籍中的說法,解釋道:“當人體排出物質而沒有聲音時,這被稱為吐;若有聲音而出現並無明顯物質排出,則稱為噦;倘若既有物質排出又有伴隨聲音,這種情況就稱為嘔。”

嘔吐篇章上部提到:當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生病況,如果症狀並未伴隨腹瀉,而僅有嘔吐的情形,這種情況適合使用「葛根湯」再加入「半夏」來治療,稱為「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加半夏湯方即於葛根湯中加半夏半升,洗,即是。葛根四兩,甘平麻黃三兩,去節,苦溫桂枝辛溫芍藥苦平甘草甘平,炙,各二兩生薑三兩,切,辛溫大棗十二枚,擘,甘平半夏半升,洗,辛平右八味,以水一斗,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不須與粥,取微汗。

嘔而發熱,小柴胡湯主之。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必思水者,解。急與豬苓散,飲之水亦得也。《千金》作“五苓散”。

豬苓散方豬苓甘平茯苓甘平白朮苦溫,各等分右三味,杵爲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傷寒,本自寒嘔,醫復吐之,寒膈更甚,飲食入即出,屬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白話文:

葛根加半夏湯的配方是在葛根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夏半升,並且需要先清洗半夏。具體藥物及用量如下:

  • 葛根四兩,性甘平
  • 麻黃三兩,需去除節部,性苦溫
  • 桂枝,性辛溫
  • 芍藥,性苦平
  • 炙甘草,性甘平,用量各為二兩
  • 生薑三兩,切成片,性辛溫
  • 大棗十二枚,掰開,性甘平
  • 半夏半升,先清洗過,性辛平

以上八味藥材,用一斗水煎煮。首先煮麻黃和葛根,待水分減至二升時,撇去表面浮沫,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直至剩下三升藥液。之後,濾掉藥渣,將藥液分為三份,趁熱服用。服藥期間不需要配合粥食,服後應微微出汗即可。

當出現嘔吐並伴隨發熱的症狀時,主要治療方劑是小柴胡湯。

如果一個人嘔吐而且病情位於膈膜上方,之後如果他渴望喝水,這通常是病情好轉的跡象。這種情況下,應該立即給予「豬苓散」,服用之後,即使只喝普通的水也能有助於恢復。但在《千金要方》中,這裡提到的是應使用「五苓散」。

豬苓散的配方如下:豬苓性味甘平,茯苓性味甘平,白朮性味苦溫,這三種藥材各取等量。將這三味藥材磨成細粉,做成散劑。每次服用一方圓寸大小的量,每日服用三次,用開水送服。

即使患者出現了陽明經的症狀,但如果同時伴有嚴重的嘔吐狀況,按照中醫理論,我們也不應該使用攻下的治療方法來處理傷寒病。因為嘔吐頻繁表示體內邪氣擾動較盛,過度攻伐可能更傷正氣,不利於病情恢復。

得了傷寒病,原本就因為寒氣而噁心嘔吐,醫生卻又使用催吐的治療方法,導致寒氣更加嚴重地影響到胸膈部位,進食後食物立即反吐出來。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乾薑、黃芩、黃連和人參熬成的湯藥來治療。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乾薑辛溫黃芩苦平黃連苦寒人參甘微寒,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話文: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的配方如下:乾薑性味辛溫,黃芩性味苦而平和,黃連性味苦且寒涼,人參則是甘味帶有微微的寒性,這四種藥材各取三兩。將這四味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二升的藥液,接著去掉藥渣,將藥液分作兩次溫熱服用。

病人脈數,數爲有熱,當消谷引食。反吐者,醫發其汗,陽微,膈氣虛,脈則爲數。數爲客陽,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令吐也。

食谷而嘔者,屬陽明,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吳茱萸湯方見後吐利門乾嘔,吐涎沫而復頭痛,吳茱萸湯主之。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難治,四逆湯主之。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白話文:

病人的脈搏跳動快速,快速通常表示有熱象存在,按理應該能促進消化吸收食物。但相反地,病人出現了嘔吐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醫師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導致體內的陽氣受損,加上膈膜部位的氣虛弱,使得脈搏依然維持快速狀態。這種快速的脈象代表著體內有過多的外來陽氣,卻無法正常發揮助消化的功能。同時,胃中環境虛寒,也是造成嘔吐的原因之一。

如果一個人吃了五穀類食物後出現嘔吐的情況,這通常屬於「陽明經」的問題,可以給他服用吳茱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法。但如果喝了吳茱萸湯之後,病情反而更加嚴重了,那麼這可能是屬於「上焦」的問題。

吳茱萸湯的方子在後面的「治療嘔吐與腹瀉」部分有詳細記載。當病人出現乾嘔、吐出唾液泡沫,並且伴有頭痛的情況時,應該以吳茱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如果出現嘔吐而且脈象微弱,同時小便頻繁且通暢,身體伴有輕微發熱的狀況,並且出現手足逆冷等厥證表現,這表明病情較為複雜難治,建議使用四逆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如果患有嘔吐的人同時有膿瘡的情況,不應該只著重治療嘔吐,應當等待膿瘡排盡,如此一來,嘔吐的症狀自然會隨著膿瘡的痊癒而消失。

嘔吐噦下篇上:太陽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而吐,此爲水逆,五苓散主之。論首“中風”二字之上,舊脫“太陽”二字,今補正。

陽明病,胃中虛冷,其人不能食,飲水即噦。若脈浮遲,表熱裏寒,下利清谷,四逆湯主之。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嘔吐噦下篇下:吐蛔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此爲藏厥,非爲蛔厥也。

白話文:

《嘔吐噦下篇上》中記載:當患了太陽中風的病症,發燒持續六七天都未見好轉,並且感到心情煩躁不安,同時出現了表症和裡症的特徵,口渴想喝水,但喝水之後反而引發嘔吐,這種情況被稱為「水逆」。針對這樣的病症,應該使用五苓散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在論述的開頭部分,提到了「中風」這兩個字,在原本的文獻中漏掉了「太陽」二字,現在我們已經將其補充完整。

陽明病是指一種病症,當患者的胃中感到虛弱寒冷時,會出現無法進食的狀況,而且喝了水後容易嘔吐。如果患者的脈象浮而遲緩,表示體表有熱象而體內卻是寒性狀態,同時伴有腹瀉,排泄物像未完全消化的穀物一樣清澈,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患了傷寒病,如果病人經歷了嚴重的嘔吐和瀉肚之後,身體已經非常虛弱,這時又進行了大量發汗的治療,病人的體表氣機就會變得鬱結不通。假如再給病人喝水來嘗試促使出汗,就可能引發嘔逆的現象。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病人的胃中環境寒冷所導致的。

感冒風寒後,如果出現嘔吐且腹部脹滿的情況,應仔細觀察病人的大小便狀況,瞭解是哪個排泄系統不暢通。一旦找出不順暢的部位,並採取相應的疏通治療,例如利小便或通大便,病情就會好轉。

嘔吐與噦氣的下篇繼續提到:在傷寒的病情當中,如果病人的脈象呈現微弱並且手足冰冷(厥),到了第七天或第八天,皮膚也變得寒冷,而且病人表現得焦躁不安,沒有片刻的緩解,這種情況屬於內臟機能失調所導致的厥逆(藏厥),並不是由蛔蟲引起的厥逆(蛔厥)。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此字各本均作“令”,與文義不洽,疑當是“今”字之訛。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爲髒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必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烏梅丸方烏梅三百枚,酸平細辛六兩,辛溫乾薑十兩,辛溫黃連十六兩,苦寒當歸四兩,甘溫蜀椒四兩,出汗,辛溫附子六兩,炮,辛溫桂枝六兩,辛溫人參六兩,甘微寒黃柏六兩,苦寒右一十味,異搗,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搗成泥,和諸藥,令相得。臼中與蜜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少少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病人有寒,復發其汗,胃中冷,必吐蛔。

白話文:

蛔蟲病發作時,病人往往會吐出蛔蟲,這裡的“令”字在多個版本中出現,但與上下文意不符,可能是“今”字的筆誤。患者時而安靜,時而頻繁感到煩躁不安,這是因為臟腑受寒所致。蛔蟲向上竄入到膈膜部位,因而引發煩躁感。這種狀況過一會兒又會暫時停止,但當病人進食後又會嘔吐並再次感到煩躁,這是因為蛔蟲受到食物氣味的刺激而活動加劇。這樣的情況下,病人常常會自動吐出蛔蟲。對於蛔蟲病的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烏梅丸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烏梅丸同時也適用於長期腹瀉的治療。

以下是烏梅丸的配方:

  • 烏梅 三百枚,性味酸平
  • 細辛 六兩,性味辛溫
  • 幹薑 十兩,性味辛溫
  • 黃連 十六兩,性味苦寒
  • 當歸 四兩,性味甘溫
  • 蜀椒 四兩,能使身體出汗,性味辛溫
  • 附子 六兩,需經炮製,性味辛溫
  • 桂枝 六兩,性味辛溫
  • 人參 六兩,性味甘微寒
  • 黃柏 六兩,性味苦寒

以上十種藥材,應分別搗碎後混合調製。首先用醋浸泡烏梅一晚,去核後蒸煮,置於可容納五斗米的容器下,搗爛成泥,再與其他藥物混合,使其充分融合。然後在臼中加入蜂蜜,搗打一千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建議在餐前服用,首次服用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漸增加至每次二十丸。期間需要忌口,避免食用生冷、滑膩及有異味的食物。

如果病人體內有寒氣,又再次出汗,導致胃中寒涼,就一定會嘔吐出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