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衍義》~ 卷十三 (2)
卷十三 (2)
1. 楓香
與松脂皆可亂乳香,尤宜區別。楓香微黃白色,燒之尤見真偽。兼能治風癮疹癢毒。水煎,熱燥洗。
白話文:
松脂和楓香都可以偽裝成乳香,尤其需要區分。楓香的顏色為微黃白色,燃燒時尤能分辨真偽。楓香還能治療風癮、疹癢、毒瘡。水煎後熱燥洗。
2. 乾漆
若濕漆,藥中未見用。凡用者,皆乾漆耳。其濕者,在燥熱及霜冷時則難乾,得陰濕,雖寒月亦易干。亦物之性也。若沾漬人,以油治之。凡驗漆,惟稀者以物蘸起細而不斷,斷而急收起,又塗於干竹上,蔭之速乾者,並佳。余如經。
白話文:
如果漆是濕的,藥方中通常不會使用。所有使用到的都是乾漆。濕漆在燥熱或霜冷時不易乾燥,遇到陰濕,即使寒冬也能快速乾。這是漆的特性。如果漆沾到人身上,可以用油治療。驗漆的方法是,稀的漆可以用東西蘸取,提起後細而不断,斷了也能快速收起,再塗在乾竹子上,陰乾速度快,都是好漆。其他方法如同醫書所記載。
3. 蔓荊實
諸家所解,蔓荊、牡荊紛糾不一。經既言蔓荊,明知是蔓生,即非高木也。既言牡荊,則自是木上生者。況《漢書·郊祀志》所言「以牡荊莖為幡竿」,故知蔓荊即子大者是,又何疑焉。後條有欒荊,此即便是牡荊也。子青色,如茱萸,不合更立欒荊條。故文中雲:本草不載,亦無別名,但有欒花,功用又別,斷無疑焉。《注》中妄稱石荊當之,其說轉見穿鑿。
白話文:
各家對蔓荊、牡荊的解釋,紛亂不一。經文提到蔓荊,明顯是蔓生的,所以不是高大的樹木。經文提到牡荊,說明它是生長在樹上的。況且《漢書·郊祀志》中說「用牡荊的莖作幡杆」,所以蔓荊就是子大的,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後面的條目中有欒荊,這其實就是牡荊。它的果實是青色的,像茱萸,不應該再另外立一個欒荊條目。所以經文中說:本草沒記載,也沒有別名,只有欒花,功效也不同,肯定沒有疑問。經注中錯誤地說石荊,把經注的說法越解釋越牽強附會。
4. 桑寄生
新舊書云:今處處有之。從宦南北,實處處難得,豈歲歲窠斫摘踐之苦,而不能生邪?抑方宜不同也?若以為鳥食物子落枝節間,感氣而生,則麥當生麥,谷當生谷,不當但生此一物也。又有於柔滑細枝上生者,如何得子落枝節間?由是言之,自是感造化之氣,別是一物。古人當日惟取桑上者,實假其氣耳。
白話文:
古籍上記載,現在各地都有。我到過南北很多地方,確實很難找到,難道是年年採摘消耗桑寄生,所以無法生長嗎?還是因為各地氣候不同?如果認為是鳥類把桑寄生的果實掉落在枝節之間,桑寄生受到氣的影響而生長,那麼,小麥就應該生長小麥,稻穀就應該生長稻穀,不應該只生長這一種東西。又有長在柔軟光滑的細枝上的桑寄生,那麼,這些桑寄生的果實是如何掉落在枝節之間的呢?由此可見,桑寄生是受到造化之氣的影響,是另外一種東西。古人當時只採集生長在桑樹上的桑寄生,實際上借用了桑樹的氣息。
又云今醫家鮮用,此極誤矣。今醫家非不用也,第以難得真桑上者。嘗得真桑寄生,下咽必驗如神。向承乏吳山,有求藥於諸邑者,乃遍令人搜摘,卒不可得,遂以實告,甚不樂。蓋不敢以偽藥罔人。鄰邑有人偽以他木寄生送之,服之逾月而死。哀哉!
白話文:
古書中還提到,現在的醫生很少使用桑寄生,這種說法太錯誤了。現在的醫生並不是不用桑寄生,而是因為真正的桑寄生很難找到。曾經嚐過真正的桑寄生,吞服之後,必定像神一樣有效。過去在吳山擔任醫生的時候,曾有人向我求取桑寄生,所以我廣泛讓人們去尋找和採摘,但最終都一無所獲,於是隻能如實告知,讓人很遺憾。那是因為我不敢用假藥去欺騙別人。鄰近的縣城有人把其他樹木的寄生藤偽裝成桑寄生送給我,服用之後一個多月就死了。多麼可悲啊!
5. 沉香木
嶺南諸郡悉有之,旁海諸州尤多。交干連枝,崗嶺相接,千里不絕。葉如冬青,大者合數人抱。木性虛柔,山民或以構茅廬,或為橋梁,或為飯甑尤佳。有香者,百無一二。蓋木得水方結,多在折枝枯乾中,或為沉,或為煎,或為黃熟。自枯死者,謂之水盤香。今南恩、高、竇等州,惟產生結香。
白話文:
嶺南各郡都有,沿海各州尤為多。交錯相連,山崗和山嶺相連接,綿延千里不絕。葉子像冬青,大的需要數人才能合抱。木質柔軟,山民有時候用來搭建茅屋,或者做橋樑,或者做飯甑,尤為好。有香氣的,一百棵裡只有一兩棵。大抵是木頭得到水才能形成香,多在折斷的枯乾樹枝中,或者沉入水中,或者煎熬,或者變黃熟透。自己枯死的,叫做水盤香。現在南恩、高、竇等州,只有那裡生產結香。
蓋山民入山,見香木之曲干斜枝,必以刀斫成坎,經年得雨水所漬,遂結香。復以鋸取之,刮去白木,其香結為斑點,遂名鷓鴣斑,燔之極清烈。沉之良者,惟在瓊崖等州,俗謂之角沉。黃沉乃枯木中得者,宜入藥用。依木皮而結者,謂之青桂,氣尤清。在土中歲久,不待刓剔而成者,謂之龍鱗。
白話文:
當山裡人進入山區時,看到香木彎曲的樹幹和斜枝,一定會用刀砍出缺口,經過一年,雨水浸泡,就會結香。再用鋸子將其取下,颳去白色的木頭,香味凝結成斑點,因此取名為鷓鴣斑,燃燒時極其清新濃烈。優質的沉香只產在瓊崖等州,俗稱角沉。黃沉是從枯木中得到的,適合入藥使用。依附在樹皮上而形成的香料,稱為青桂,氣味尤為清新。在土中經過很長時間,不用砍伐修整就能形成的,稱為龍鱗。
亦有削之自卷,咀之柔韌者,謂之黃蠟沉,尤難得也。然經中只言療風水毒腫,去惡氣,余更無治療。今醫家用以保和衛氣,為上品藥,須極細為佳。今人故多與烏藥磨服,走散滯氣,獨行則勢弱,與他藥相佐,當緩取效,有益無損。余藥不可方也。
白話文:
還有一種可以削成捲狀,咀嚼後柔韌者,稱為黃蠟沉,非常罕見。經書中只提到可以治療風水毒腫,消除邪氣,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記載。現在的醫師把它用來保養身體、護衛正氣,認為是上品藥物,需要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纔好。現在的人通常與烏藥磨合服用,可以祛除散發的滯氣。單獨服用則效力弱,與其他藥物搭配服用,應該慢慢地發揮療效,有益而無害。其他藥物不能替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