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衍義》~
1. 卷十三
2. 茯苓
乃樵斫訖多年松根之氣所生。此蓋根之氣味,噎郁未絕,故為是物。然亦由土地所宜與不宜。其津氣盛者,方發泄於外,結為茯苓,故不抱根而成物。既離其本體,則有苓之義。茯神者,其根但有津氣而不甚盛,故只能伏結於本根,既不離其本,故曰茯神。此物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
或曰松既樵矣,而根尚能生物乎?答曰:如馬勃、菌、五芝、木耳、石耳之類,皆生於枯木、石、糞土之上,精英未淪,安得不為物也。其上有菟絲,下有茯苓之說,甚為輕信。
白話文:
茯苓是砍伐多年的松樹根部,殘留的氣息所產生的。這應該是樹根的氣味,鬱積未散,所以形成了這種東西。但這也和土地的適合與否有關。樹根的津液氣息旺盛的地方,才會向外發散,結成茯苓,所以不依附著樹根而獨立存在。既然脫離了原本的樹根,就有了「茯苓」的意義。至於茯神,是樹根的津液氣息不夠旺盛,所以只能依附在樹根上結成,既然不離開樹根,所以才叫做茯神。茯苓這種藥材利水的效果很好,對於心脾的滋養不可或缺。
有人會問,松樹都被砍伐了,樹根怎麼還能長出東西呢?回答說:像是馬勃、菌類、五芝、木耳、石耳這些東西,都生長在枯木、石頭、糞土之上,它們的精華還沒完全消失,怎麼會不能形成新的東西呢?至於說什麼樹上有菟絲子,樹下有茯苓的說法,實在太過輕信了。
3. 琥珀
今西戎亦有之,其色差淡而明澈。南方者色深而重濁,彼土人多碾為物形。若謂千年茯苓所化,則其間有沾著蜾蠃蜂蟻,宛然完具者,是極不知也。《地理志》云:「林邑多琥珀,實松脂所化耳。」此說為勝,但土地有所宜不宜,故有能化有不能化者。張茂先又為「燒蜂窠所作」,不知得於何處。以手摩熱,可以拾芥。余如經。
白話文:
現在西邊的戎族地區也有琥珀,那裡的琥珀顏色比較淺淡而且清澈透明。南方產的琥珀顏色較深且混濁不清,當地人大多會將其磨製成各種物件。如果說琥珀是千年茯苓變化而成的,那麼那些琥珀裡有沾黏著蜾蠃、蜜蜂、螞蟻等,而且完整如初的琥珀,就完全說不通了。《地理志》說:「林邑這個地方有很多琥珀,其實是松樹樹脂所變成的。」這種說法比較正確,只是因為各地環境有適合與不適合,所以有的地方能形成琥珀,有的地方則不能。張茂先又說是「燒蜂窩造成的」,我不知道他這個說法是從哪裡來的。用手摩擦琥珀讓它發熱,可以吸起細小的芥菜籽。其他特性就像經典所記載的那樣。
4. 松黃
一如蒲黃,但其味差淡。治產後壯熱、頭痛頰赤、口乾唇焦、多煩躁渴、昏悶不爽。松花、川芎、當歸、石膏、蒲黃五物等同為末,每服二錢,水二合,紅花二捻,同煎七分,去滓,粥後溫溫細呷。
松子,多東海來,今關右亦有,但細小味薄,與柏子仁同治虛秘。
白話文:
松黃(松樹花粉)的性質和蒲黃(香蒲花粉)相似,但味道比較淡。可以用來治療產後發燒、頭痛臉頰發紅、口乾舌燥、煩躁口渴、昏沉不舒服等症狀。
將松花粉、川芎、當歸、石膏、蒲黃這五種藥材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古代的計量單位),用二合(古代的計量單位)的水,加入少許紅花,一起煎煮到剩七分,濾掉藥渣,在喝完粥後溫熱地慢慢喝下。
松子大多是從東海一帶來的,現在關中地區也有,但比較小顆,味道也比較淡薄,和柏子仁一樣可以治療因虛弱導致的便秘。
5. 柏
取脂以療馬瘑疥。今未見用松脂者。老人虛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蠟,丸桐子大。以少黃丹湯,服二三十丸,食前。嘗官陝西,每登高望之,雖千萬株,皆一一西指。蓋此木為至堅之木,不畏霜雪,得木之正氣,他木不逮也。所以受金之正氣所制,故一一向之。
白話文:
取用柏樹的油脂來治療馬的瘡疥。現在還沒看過有人使用松樹油脂的例子。老人家體虛便秘,可以用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量磨成粉,加入融化的白蠟,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用少量的黃丹湯送服,每次在飯前服用二三十丸。我曾經在陝西當官,每次登高望遠,看到成千上萬的柏樹,它們都一致朝向西方。因為這種樹是極為堅硬的樹木,不怕風霜雨雪,得到樹木的正氣,其他樹木比不上。所以它受金的正氣所制約,才會一致朝向西方。
6. 桂
桂大熱。《素問》云:辛甘,發散為陽。故漢張仲景桂枝湯,治傷寒表虛皆須此藥,是專用辛甘之意也。《本草》第一又云:「療寒以熱藥」。故知三種之桂,不取菌桂、牡桂者,蓋此二種,性止溫而已,不可以治風寒之病。獨有一字桂,《本經》言甘辛大熱,此正合《素問》辛甘發散為陽之說,尤知菌、牡二桂不及也,然《本經》只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蓋亦取其枝上皮。其木身粗厚處,亦不中用。
諸家之說,但各執己見,終無證據。今又謂之官桂,不知緣何而立名。慮後世為別物,故書之。又有桂心,此則諸桂之心,不若一字桂也。
白話文:
桂這種藥性味非常燥熱。《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桂的性味是辛甘的,具有發散、屬陽的特性。所以東漢醫家張仲景用桂枝湯來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表虛症,就是專門取用它辛甘發散的作用。《本草》這本書也說:「用溫熱的藥來治療寒症」。因此可以知道,三種桂中,不選用菌桂和牡桂的原因,是因為這兩種藥性只偏溫而已,不能用來治療風寒引起的疾病。只有一字桂,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為甘辛、大熱,這才符合《素問》中辛甘發散屬陽的說法,更能看出菌桂和牡桂比不上一字桂。然而《本經》只說桂,而張仲景卻又用桂枝,是因為取用的是桂樹枝上的皮,桂樹木身粗厚的地方,藥效就不好。
各家對於桂的說法,都只是各自堅持自己的看法,始終沒有明確的證據。現在又稱之為官桂,不知道是為什麼而這樣命名,擔心後世會把它當成別的東西,所以在這裡寫明。另外還有桂心,這是所有桂樹中間的部分,藥效比不上品質最好的一字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