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宗奭

《本草衍義》~ 卷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3)

1. 蒲公草

地丁也,四時常有花,花罷飛絮,絮中有子,落處即生。所以庭院間亦有者,蓋因風而來也。

2. 水紅子

不以多少,微炒一半,餘一半生用,同為末,好酒調二錢,日三服,食後、夜臥,各一服。治瘰癧,瘡破者亦治。

3. 水蓼

大率與水紅相似,但枝低爾,今造酒,取以水浸汁,和麵作曲,亦假其辛味。

4. 角蒿

莖葉如青蒿,開淡紅紫花,花大約徑三四分。花罷,結角子,長二寸許,微彎。苗與角治口齒絕勝。

5. 雀麥

今謂之燕麥,其苗與麥同,但穗細長而疏。唐劉夢得所謂「菟葵燕麥搖春風」者也。

6. 骨碎補

苗不似姜,姜苗如葦梢。此物苗,每一大葉兩邊,小葉槎牙,兩兩相對,葉長有尖瓣。余如經。

7. 馬兜零

蔓生,附木而上。葉脫時,零尚垂之,其狀如馬項鈴,故得名。然熟時則自拆,拆間有子。全者,採時須八九月間。治肺氣喘急。

8. 燈心草

陝西亦有。蒸熟,干則拆取中心穰然燈者,是謂之熟草,又有不蒸,但生干剝取者,為生草。入藥宜用生草。

9. 威靈仙

治腸風。根性快,多服疏人五臟真氣。

10. 何首烏

兼黑髭鬢,與蘿蔔相惡,令人髭鬢早白。治腸風熱多用。

11. 五倍子

今染家亦用。口瘡以末摻之,便可飲食。

12. 金櫻子

經:「九月十月熟時採」,不爾,復令人利。

13. 萱草

根洗淨研汁一盞,生薑汁半盞相和,時時細呷,治大熱衄血。

14. 葫蘆巴

《本經》云:「得蘹香子、桃仁,治膀胱氣甚效。」嘗合,惟桃仁麩炒,各等分,半以酒糊丸,半為散。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鹽酒下。散以熱米飲調下,與丸子相間,空心服。日各一二服。

15. 金星草

丹石毒發於背,及一切癰腫。每以根葉一分,用酒一大盞,煎汁服。不惟下所服石藥,兼毒去、瘡愈。如不欲酒,將末一二分,新汲水調服,以知為度。

16. 木賊

細銼,微微炒,搗為末,沸湯點二錢,食前服,治小腸膀胱氣,緩緩服必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