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宗奭

《本草衍義》~ 卷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 (2)

1. 莎草

其根上如棗核者,又謂之香附子,亦入印香中,亦能走氣,今人多用。雖生於莎草根,然根上或有或無。有薄皸皮,紫黑色,非多毛也。刮去皮則色白。若便以根為之,則誤矣。其味苦。

白話文:

莎草的根部,如果像棗核一樣的,又叫做香附子,也可以加入香料中使用,也能夠疏通氣機,現在的人用得很多。雖然是從莎草根長出來的,但是根部上面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有薄薄的龜裂皮,呈現紫黑色,並不是有很多毛。把皮刮掉之後顏色是白的。如果直接把根當作香附子使用,那就錯了。它的味道是苦的。

2. 惡實

惡實是子也,今謂之牛蒡。未去萼時,又謂之鼠黏子,根謂之牛菜。疏風壅涎唾多,咽膈不利。微炒,同入荊芥穗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併為末。食後、夜臥,湯點二錢服,當緩取效。子在萼中,萼上有細鉤,多至百十,謂之芒則誤矣。根長一二尺,粗如拇指,煮爛為菜。

白話文:

惡實指的是它的種子,現在我們稱它為牛蒡。當種子還沒脫離花萼的時候,又被稱為鼠黏子,它的根則被稱為牛菜。它可以疏散風邪,緩解因為風邪壅塞而導致的痰多、口水多,以及咽喉和胸膈不適等症狀。將它稍微炒過,和荊芥穗各一兩、炙甘草半兩,一起磨成粉末。在飯後和睡前,用湯水沖服二錢,效果會比較緩和。種子在花萼裡面,花萼上有許多細小的鉤刺,多的可達上百個,稱它為芒就錯了。它的根可以長到一二尺,粗細像拇指,煮爛後可以當作蔬菜食用。

3. 大小薊

大小薊皆相似,花如髻。但大薊高三二尺,葉皺。小薊高一尺許,葉不皺,以此為異。小薊,山野人取為蔬,甚適用。雖有微芒,亦不能害人。

白話文:

大薊和小薊外觀很相似,花朵都像髮髻一樣。但大薊比較高,大約有三、四尺高,葉子是皺的;小薊則比較矮,大約一尺多高,葉子不皺,這就是它們的不同之處。小薊在山野間,人們會採來當作蔬菜食用,非常適合。雖然小薊的葉子邊緣有細微的芒刺,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4. 艾葉

艾葉乾搗,篩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灸家用。得米粉少許,可搗為末,入服食藥。入硫黃別有法。

白話文:

將乾燥的艾葉搗碎,篩掉青色的雜質,留下白色的部分。把這些白色的艾葉加入硫磺,製成硫磺艾,給灸療的人使用。如果取得少量的米粉,可以一起搗成粉末,加入服用的藥中。艾葉加入硫磺還有另外的方法。

5. 陟釐

陟釐,今人治為苔脯堪啖,京城市者甚多。然治渴疾,仍須禁食鹽。余方家亦罕用。

白話文:

陟釐這種東西,現在的人把它做成苔脯,味道還不錯,在京城裡賣的人很多。但是要治療口渴的疾病,仍然必須禁止吃鹽。我們這些醫者也極少使用它。

6. 菟葵

綠葉如黃蜀葵,花似拗霜甚雅,形如至小者初開單葉蜀葵。有檀心,色如牡丹姚黃蕊,則蜀葵也。唐劉夢得還京云:唯菟葵燕麥,動搖春風者是也。

白話文:

葉子是綠色的,像黃蜀葵一樣,花朵像經歷過霜打一樣彎曲,非常優雅,形狀像剛開花時最小的單瓣蜀葵。花蕊中心是紅褐色的,顏色像牡丹姚黃的花蕊,那就是蜀葵了。唐朝劉夢得回到京城時說:「只有菟葵和燕麥,在春風中搖曳擺動。」

7. 白藥

白藥,今為治馬肺熱藥,有效。

白話文:

白藥,現在是治療馬匹肺熱的藥,有效果。

8. 蘹香子

今人只呼為茴香,治膀胱冷氣及腫痛。亦調和胃氣。《唐本》注:「似老胡荽」,此誤矣。胡荽葉如蛇床,蘹香徒有葉之名,但散如絲髮,特異諸草。枝上時有大青蟲,形如蠶,治小腸氣甚良。

白話文:

現在的人都只叫它茴香,用來治療膀胱受寒引起的脹氣和腫痛。也能調理腸胃的氣機。《唐本草》的註解說它「像老的胡荽」,這是錯的。胡荽的葉子像蛇床,茴香只是葉子的名稱而已,但它的葉子散開像絲線一樣,非常特別。茴香的枝幹上偶爾會有像蠶一樣大的青蟲,用來治療小腸疝氣效果非常好。

9. 鬱金

鬱金不香。今人將染婦人衣最鮮明,然不奈日炙。染成衣,則微有鬱金之氣。

白話文:

鬱金這種植物本身並不香。現在的人用它來染婦女的衣服,顏色非常鮮豔,但是經不起太陽曝曬。用它染成的衣服,會帶有一點點鬱金的氣味。

10. 肉豆蔻

對草豆蔻言之。去殼,只用肉,肉油色者佳。枯白,味薄,瘦虛者下等。亦善下氣,多服則泄氣,得中則和來其氣。

白話文:

這裡說的是肉豆蔻,要跟草豆蔻區分開來。使用時要去除外殼,只用裡面的果仁,其中以顏色油亮的品質最好。如果顏色枯白、味道淡薄、看起來乾瘦虛弱的,就是下等品。肉豆蔻也擅長降氣,但是吃太多會洩氣,適量服用則能調和氣機。

11. 茅香

茅香花白。根如茅,但明潔而長。皆可作浴湯,同藁本尤佳。仍入印香中,合香附子用。

白話文:

茅香的花是白色的。它的根像茅草的根,但是更明亮潔淨且較長。這些根和花都可以用來煮成藥浴湯,如果和藁本一起使用效果更好。茅香也可以加入印香中,和香附子一起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