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宗奭

《本草衍義》~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肉蓯蓉

《圖經》以謂「皮如松,子有鱗」。子字當為殼,於義為允。又曰:「以酒淨洗,去黑汁作羹」。黑汁既去,氣味皆盡。然嫩者方可作羹,老者苦。入藥,少則不效。

2. 蒺藜

蒺藜有兩等: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或生牆上,有小黃花,結芒刺,此正是牆有茨者。花收摘蔭干,為末,每服三二錢,飯後以溫酒調服,治白癜風。又一種白蒺藜,出同州沙苑牧馬處。黃紫花,作莢,結子如羊內腎。補腎藥,今人多用。風家惟用刺蒺藜。

3. 防風 黃耆

防風黃耆世多相須而用。唐許胤宗為新蔡王外兵參軍,王太后病風,不能言,脈沉難對,醫告術窮。胤宗曰:「餌液不可進」。即以黃耆、防風煮湯數十斛,置床下,氣如霧熏薄之,是夕語。

4. 千歲蘽

唐開元末,訪隱民姜撫,已幾百歲,召至集賢院。言服常春藤,使白髮還鬒,則長生可致。藤生太湖,終南往往有之。帝遣使多取,以賜老臣。詔天下,使自求之。擢撫銀青光祿大夫,號沖和先生。又言終南山有旱藕,餌之延年,狀類葛粉。帝取之作湯餅,賜大臣。右驍騎將軍甘守誠曰:常春者千歲蘽也,旱藕者杜蒙也。

方家久不用,撫易名以神之,民間以酒漬藤,飲者多暴死。乃止。撫內慚,請求藥牢山,遂逃去。今書之以備世疑。

5. 黃連

今人多用治痢,蓋執以苦燥之義。下俚但見腸虛滲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顧寒熱多少,但以盡劑為度,由是多致危困。若氣實初病,熱多血痢,服之便止,仍不必盡劑也。或虛而冷,則不須服。余如經。

6. 藍實

即大藍實也,謂之蓼藍非是,《爾雅》所說是。解諸藥等毒,不可闕也。實與葉兩用。《注》不解實只解藍葉,為未盡。經所說盡矣。藍一本而有數色——刮竹、青綠、云碧、青藍、黃,豈非青出於藍而青於藍者也。生葉汁解藥毒,此即大葉藍,又非蓼藍也。蓼藍,即堪揉汁,染翠碧。花成長穗,細小,淺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