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衍義》~ 卷六 (2)
卷六 (2)
1. 粉錫
粉錫、胡粉也,又名定粉。止泄痢、積聚及久痢。
白話文:
粉錫,其實就是胡粉,又叫做定粉。它可以止住腹瀉、痢疾,也能治療腹內腫塊和長久的痢疾。
2. 鉛霜
鉛霜、《圖經》已著其法,治上膈熱涎塞。塗木瓜失酸味,金剋木也。
白話文:
鉛霜,《圖經》已經記載它的製作方法,可以治療上膈部位發熱、痰涎堵塞的情況。用鉛霜塗抹木瓜會讓木瓜失去酸味,這是因為金屬(鉛)剋制木的緣故。
3. 古文錢
古銅,焦赤,有毒,治目中瘴瘀、腐蝕壞肉、婦人橫逆產、五淋多用。非特為有錫也,此說非是。今但取景王時大泉五十及寶貨,秦半兩,漢莢錢、大小五銖,吳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宋四銖、二銖,及梁四柱,北齊常平五銖。爾後其品尚多,如此之類方可用。少時常自患暴赤目腫痛,數日不能開。
有客教以生薑一塊,洗淨去皮,以古青銅錢刮取薑汁,就錢稜上點。初甚苦,熱淚蔑面。然終無損。後有患者,教如此點,往往疑惑。信士點之,無不獲驗。一點遂愈,更不可再作。有瘡者不可用。
白話文:
古代銅錢,顏色焦紅,帶有毒性,可以用來治療眼睛裡的瘴氣瘀血、腐爛的壞肉,婦女難產、以及五淋等病症,用途廣泛。並非因為它含有錫,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現在只要取用周景王時期的大泉五十和寶貨,秦朝的半兩錢,漢朝的莢錢、大小五銖錢,吳國的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宋朝的四銖、二銖錢,以及梁朝的四柱錢,北齊的常平五銖錢。之後的銅錢種類也很多,像這些類型的銅錢才可以使用。
我以前常常突然眼睛紅腫疼痛,好幾天都睜不開。有客人教我用一塊生薑,洗淨去皮,用古代青銅錢刮取薑汁,就塗抹在銅錢的稜角上。剛開始非常苦,熱淚流滿面。但最終沒有損傷。後來有病人,我教他們這樣塗抹,他們常常感到疑惑。相信我而塗抹的人,沒有不見效的。塗一次就好了,不可以再塗第二次。有瘡的人不可以使用。
4. 金牙
今方家絕不用。以此故,商客無利不販賣,醫者由是委而不用,兼所出惟蜀郡有之,蓋亦不廣也。余如經。
白話文:
現在的醫藥專家已經完全不用這種藥材了。因為這樣,商人沒有利益就不會販賣,醫生也因此把它擱置不用,加上這種藥材只在蜀郡出產,產量也不多。其他的情況就如同醫書上記載的一樣。
5. 石灰
水調一盞,如稠粥,揀好糯米粒全者,半置灰中,半灰外。經宿,灰中米色變如水精。若人手面上有黑黶子及紋刺,先微微以針頭撥動,置少許如水精者於其上,經半日許,黶汁自出,剔去藥不用,且不得著水,三二日愈。又取新硬石灰一合,以醋炒,調如泥,於患偏風牽口喎邪人口唇上不患處一邊塗之,立便牽正。
白話文:
將石灰加水調成濃稠如粥的樣子,挑選完整飽滿的糯米粒,一半放在石灰糊中,一半放在外面。經過一夜,石灰中的米粒顏色會變得像水晶一樣透明。如果人的手或臉上有黑痣或刺青,先用針頭輕輕撥動,然後將少量像水晶的米粒放在上面,大約半天後,黑痣或刺青的汁液會自然流出,將藥剔除不用,而且不要碰到水,兩三天就會痊癒。另外,取一份新的堅硬石灰,用醋炒過,調成泥狀,塗抹在患有面癱、口歪斜的人的嘴唇不患處的一邊,就能立刻將歪斜的嘴拉正。
6. 冬灰
諸家只解灰而不解冬,亦其闕也。諸灰一烘而成,惟冬灰,則經三四月方徹爐。灰既曉夕燒灼,其力得不全燥烈乎?而又體益重。今一爇而成者體輕,蓋火力劣,故不及冬灰耳。若古緊面少容方中,用九燒益母灰,蓋取此義。如或諸方中用桑灰,自合依本法。既用冬灰,則須爾。
《唐本》注云:冬灰本是藜灰,未知別有何說。又湯火灼,以餅爐中灰細羅,脂麻油調,羽掃,不得著水,仍避風。
白話文:
大家都只知道灰的用途,卻不了解「冬灰」的特殊之處,這實在是個遺漏。各種灰燼都是經過一次烘燒就製成了,只有「冬灰」需要經過三、四個月才能把爐火完全燒盡。灰燼日夜被爐火燒灼,它的藥力怎麼可能不完全乾燥而強烈呢?而且它的質地也更重。現在一次燒成的灰燼質地較輕,是因為火力不足,所以比不上冬灰的效果。古代治療皮膚緊繃、表面不光滑的藥方中,使用經過九次燒煉的益母草灰,大概就是取用冬灰的這種特性。如果其他藥方中使用桑灰,自然應該按照原本的方法製作。既然要用冬灰,就必須這樣製作。
《唐本草》註解說:冬灰原本是藜草燒成的灰,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的說法。另外,被熱湯或火燙傷,可以用餅爐中的灰,細細篩過,用芝麻油調和,用羽毛刷塗抹,不能沾到水,還要避開風。
7. 伏龍肝
婦人血露,蠶沙一兩,炒伏龍肝半兩,阿膠一兩,同為末,溫酒調,空肚服二三錢,以知為度。本條中有東壁土,陳藏器云:取其東壁土,久干也。今詳之:南壁土,亦向陽久干也,何不取?蓋東壁常先得曉日烘炙。日者太陽真火,故治瘟瘧。或曰:何不取午盛之時南壁土,而取日初出東壁土者,何也?火生之時,其氣壯。
故《素問》云:少火之氣壯。及其當午之時,則壯火之氣衰,故不取,實用此義。或曰:何以知日者太陽真火?以水精珠,或心凹銅鑑,向日射之,以艾承接其光聚處,火出,故知之。
白話文:
婦女產後出血不止,可以使用蠶沙一兩,炒過的伏龍肝半兩,阿膠一兩,一起磨成粉末,用溫酒調和,空腹服用二到三錢,以症狀改善為度。
這條藥方中提到了東壁土,陳藏器說要取向東牆壁的土,而且要乾燥很久的。現在仔細想想,南牆壁的土也一樣是向陽曬很久的,為什麼不取用?大概是因為東牆壁常常最先曬到早晨的陽光,太陽是真火,所以用來治療瘟疫或瘧疾。
有人問:為什麼不取正午陽光最強時的南牆壁的土,而要取剛日出時的東牆壁的土呢?因為火剛開始產生時,它的氣是最強盛的。所以《黃帝內經》說:「微弱的火氣才最旺盛」。等到正午陽光最強時,火氣反而會衰弱,所以不取用,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
又有人問:要如何知道太陽是真火呢?可以用水晶珠或是凹面的銅鏡,對著太陽照射,然後用艾草放在光線聚集的地方,艾草就會燃燒起來,因此可以知道太陽是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