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衍義》~ 卷五 (3)
卷五 (3)
1. 雌黃
入藥最稀,服石者宜審諦。治外功多,方士點化術多用,亦未聞其終始如何。畫工或用之。
白話文:
藥材中它最稀少,服用者應審慎。多用於治療外傷,方士們煉製仙丹時常用,但也不知它的效用如何。畫家也有時用來作畫。
2. 石硫黃
今人和治下元虛冷,元氣將絕,久患寒泄,脾胃虛弱,垂命欲盡,服之無不效。中病當便已,不可盡劑。世人蓋知用而為福,不知用久為禍。此物損益兼行,若俱棄而不用,當倉猝之間,又可闕乎?或更以法制,拒火而又常服者,是亦弗思也。在本朝則不言如此服良,但專治婦人。
白話文:
現在人治療下元虛冷,元氣將要殆盡,長期患有寒泄,脾胃虛弱,垂死將盡,服下此藥沒有不奏效的。病情中等的話就應該立刻停止服用,不可服用完全劑量。世人只知道適量服用此藥是福氣,卻不知道長期服用成為了禍害。這種藥性有益又有害,如果全部棄置不用,在倉促之間,又該如何應急? 或者進一步以法律制度禁止,禁止服用此藥而又經常服用的人,這也是沒有考慮清楚。在本朝,不說這樣服用此藥是好的,但只專門治療婦女。
不知者,往往更以酒服,其可得乎?或臟中久冷,服之先利。如病勢危急,可加丸數服,少則不效。仍加附子、乾薑、桂。
白話文:
不懂的人,往往更用酒送服,這樣怎麼能有好處呢?或者臟器內部積有老寒,服用後先會拉肚子。如果病情危急,可以多服幾粒藥丸。如果服用少量藥丸,則不會有效。仍須添加附子、乾薑、桂皮等藥材。
3. 陽起石
如狼牙者佳。其外色不白,如薑石。其大塊者,亦內白。治男子、婦人下部虛冷,腎氣乏絕,子臟久寒,須水飛研用。凡石藥冷熱皆有毒,正宜斟酌。
白話文:
如果牙齒像狼牙那樣,就算上等好藥。外皮的顏色不白,像薑黃石。塊頭很大的,裏面也是白色的。用來治療男、女下半身虛冷,腎氣缺乏,子宮久寒。這種藥需要研磨後使用。所有石藥都有毒性,在使用時需要斟酌。
4. 飛水石
又謂之寒水石,紋理通徹,人或磨刻為枕,以備暑月之用。入藥燒過,或市人燒入膩粉中以亂真,不可不察也。陶隱居言:夏月能為冰者佳,如此則舉世不能得,似乎失言。
白話文:
這種滑石又稱寒水石,紋路清透,人們通常磨刻成枕頭,在炎熱的夏季使用。滑石還可以入藥使用,燒過後或市面出售的被人燒入膩粉中以魚目混珠,不得不加以注意。陶隱居說:夏季能夠變成冰的滑石纔是好的,但就像這個說法一樣,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滑石存在,似乎是說錯了。
5. 石膏
二書紛辨不決,未悉厥理。詳《本經》元無方解石之說,正緣《唐本》注石膏、方解石大體相似。因此一說,後人遂惑。經曰:生齊山山谷,及齊盧山、魯蒙山。採無時,即知他處者為非。今《圖經》中又以汾州者編入,前後人都不詳。經中所言細理白澤者良,故知不如是,則非石膏也。
白話文:
兩本書的說法互相矛盾,我還沒搞清楚其中道理。仔細看《本經》,原本根本沒有「方解石」的記載,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唐本》注解中「石膏」和「方解石」的外觀很像。因此,後來的人就搞混了。經書上說:「石膏生長在齊山山谷,以及齊盧山、魯蒙山。採集沒有特定時間。」由此可知,其他地方產的石膏就不是真的石膏。現在《圖經》中又把汾州產的石膏列入,前後的人都不清楚。經書中說:「細理白澤者為良」,所以知道不是這種特徵的,就不是石膏。
下有理石條中經云:如石膏順理而細,又可明矣。今之所言,石膏、方解石,二者何等有順理細紋又白澤者。有是,則石膏也;無是,則非石膏也。仍須是經中所言州土者,方可入藥,余皆偏見,可略不取。仲景白虎湯中,服之如神。新校正仲景《傷寒論》後,言四月以後,天氣熱時,用白虎者是也。
白話文:
下條說:石膏順著紋理而細膩,就像石膏一樣。現在所說的石膏和方解石,哪一種纔有順著紋理的細紋,而且又潔白無瑕呢?石膏是白色的,方解石是透明的,石膏摸起來很滑,方解石摸起來很硬,因此,如果有這種順理細紋,有潔白無瑕的顏色,那就是石膏;如果沒有,那就不是石膏。仍然需要在經典中所說的州土中,才能入藥,其他都是偏見,可以忽略不取。仲景的白虎湯中,服用它就像神來一樣。新校正仲景的《傷寒論》之後,說在四月以後,天氣炎熱的時候,用白虎湯是正確的。
然四方氣候不齊,又歲中氣運不一,方所既異,雖其說甚雅,當此之時,亦宜兩審。若傷寒熱病,或大汗後,脈洪大,口舌燥,頭痛,大渴不已;或著暑熱,身痛倦怠,白虎湯服之無不效。
白話文:
不過各地氣候不盡相同,並且一年四季的氣候也不一樣,各地區的情況不同,即使治療方法說得再動聽,在這個時候也應該冷靜判斷。如果是傷寒熱病,或者是大汗之後,脈搏洪大,口乾舌燥,頭痛,非常口渴;或者中暑,全身疼痛疲倦,服用白虎湯沒有不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