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伯嗣

《嬰童百問》~ 卷之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0)

1. 疳傷,第八十問

肥兒丸,大蘆薈丸,五疳丸,胡黃連丸,集聖丸,天麻丸,地黃丸,以上俱見第七十九問。

茯神丸,見第七十九問茯苓丸。

十全丹,治丁奚、哺露。

青皮,陳皮,川芎,五靈脂,莪朮,白豆蔻,檳榔,蘆薈(各半兩),使君子(焙),蝦蟆灰,木香(各三錢)

上為末,豬膽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有熱薄荷湯下。

湯氏十全丹,治丁奚、哺露。夫哺露者、因乳哺不調,傷於脾胃,致令脾胃虛弱,漸不能食,血氣減損,肌肉不榮,而柴骨羸露,其臟腑之氣不宣,則汲汲苦熱,謂之哺露也。宜服麝香進食丸。

檳榔,枳殼(湯浸、去瓤、麩炒用),青皮(去瓤),陳皮,三稜(煨),莪朮(煨),砂仁(炒、各半兩),丁香(二錢五分),木香(二錢),香附(一兩炒)

上為末,神麯糊丸,黍米大,空心食前下一百丸。

香蔻丸,見第七十九問。

褐丸子,見第四十五問。

消食丸,見第五十九問及第六十問。

鱉甲丸,治小兒無辜疳,腹中毒氣,四肢瘦弱宜服。

鱉甲(醋塗炙、令黃、去裙襴),黃連,枳殼,夜明沙(微炒、各一兩),訶藜勒(二枚、一生一熟),麝香(一字),蠍虎(一枚、雄者、微炙)

上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蒸雞丸,治小兒疳勞,骨蒸潮熱,盜汗瘦弱,腹急面黃,食不生肌肉,日夜啼,多渴少食。

黃連(二兩),鶴蝨,蕪荑(各半兩),銀柴胡,大秦艽,知母,丹參,使君子(去殼、各一兩)

上為末,黃雄雞一隻,約斤余,籠之,專以火麻子飼之,至五日後,去毛令淨,於背上開孔,去腸肚淨拭乾,令前藥入雞腹內,以線縫之,取小甑,先以黑豆鋪甑底,厚三寸,安雞在甑中,四旁將黑豆圍裹,上以黑豆蓋之,自日出蒸至晚,候溫冷,取雞淨肉,研和得所,如硬入酒麵糊,同藥末為丸如小豆大。二歲二十丸,以意加減,米湯下,無時。

如十五歲、以溫酒送下,忌食豬肉、黃雌雞肉。

下蟲丸,見第七十九問。

加味經驗黃雞煎丸

柴胡,知母,秦艽(洗淨),川楝肉(炒),宣黃連(各一兩),胡黃連,蘆薈,鶴蝨,蕪荑,檳榔,丹參,川芎,神麯(炒),麥糵(炒),青皮,五靈脂(各半兩),使君子(一兩半),水銀粉(一錢),麻子(五兩),黑豆(五升)

上依前修合。

梅肉丸,治小兒諸疳煩渴飲水不休。

龍膽草,澱粉,烏梅肉(炒),黃連(炒,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溫水送下。

白話文:

疳傷,第八十問

肥兒丸、大蘆薈丸、五疳丸、胡黃連丸、集聖丸、天麻丸、地黃丸等藥方,詳見第七十九問。

茯神丸,詳見第七十九問的茯苓丸。

十全丹,用於治療丁奚、哺露。藥方:青皮、陳皮、川芎、五靈脂、莪朮、白豆蔻、檳榔、蘆薈(各半兩)、使君子(焙)、蝦蟆灰、木香(各三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浸泡糕點,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若有發熱則用薄荷湯送服。

湯氏十全丹,用於治療丁奚、哺露。哺露是因為哺乳不調,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逐漸不能進食,血氣減少,肌肉不滋養,而骨骼瘦弱外露,臟腑之氣不通暢,則感到煩躁、口渴,稱為哺露。宜服用麝香進食丸。藥方:檳榔、枳殼(湯浸、去瓤、麩炒)、青皮(去瓤)、陳皮、三稜(煨)、莪朮(煨)、砂仁(炒,各半兩)、丁香(二錢五分)、木香(二錢)、香附(一兩,炒)。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神麴糊製成黍米大小的丸藥,空腹飯前服用一百丸。

香蔻丸,詳見第七十九問。

褐丸子,詳見第四十五問。

消食丸,詳見第五十九問及第六十問。

鱉甲丸,用於治療小兒無辜疳、腹部脹滿積氣、四肢瘦弱的症狀。藥方:鱉甲(醋塗炙,使其變黃,除去裙邊)、黃連、枳殼、夜明砂(微炒,各一兩)、訶黎勒(二枚,一枚生的,一枚熟的)、麝香(一分)、蠍虎(一枚,雄性,微炙)。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用粥湯送服五丸,一日三次,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服藥量。

蒸雞丸,用於治療小兒疳勞、骨蒸潮熱、盜汗瘦弱、腹部絞痛、面色發黃、進食不能長肉、日夜啼哭、口渴多飲、少食等症狀。藥方:黃連(二兩)、鶴蝨、蕪荑(各半兩)、銀柴胡、大秦艽、知母、丹參、使君子(去殼,各一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約一斤重的黃雄雞一隻,用麻子餵養五日,然後去毛清洗乾淨,在雞背上開孔,取出內臟清洗乾淨,將藥粉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取小蒸籠,底部鋪上三寸厚的黑豆,將雞放在蒸籠中央,四周用黑豆圍繞,上面也用黑豆蓋住,從日出蒸到日落,待其溫涼後,取出雞肉,研磨成泥,如太硬則加入酒麵糊,與藥末混合製成小豆大小的丸藥。兩歲兒童服用二十丸,可根據年齡調整用量,用米湯送服,隨時皆可服用。十五歲以上兒童用溫酒送服,忌食豬肉和黃雌雞肉。

下蟲丸,詳見第七十九問。

加味經驗黃雞煎丸,藥方:柴胡、知母、秦艽(洗淨)、川楝肉(炒)、宣黃連(各一兩)、胡黃連、蘆薈、鶴蝨、蕪荑、檳榔、丹參、川芎、神麴(炒)、麥芽(炒)、青皮、五靈脂(各半兩)、使君子(一兩半)、水銀粉(一錢)、麻子(五兩)、黑豆(五升)。依前法修合。

梅肉丸,用於治療小兒各種疳積、煩渴、飲水不止的症狀。藥方:龍膽草、澱粉、烏梅肉(炒)、黃連(炒,各等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黍米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溫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