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生集》~ 卷四 (5)
卷四 (5)
1. 胎動
孕婦下血,而腰痛腹重胎動,此胎欲墜也。治宜行氣安胎,急服佛手散加砂仁,如脈大有火加黃芩、白朮,腹痛下黃汁加黃耆一兩,糯米一合先煎,以米湯即煎服二三帖。
白話文:
孕婦如果出現出血,同時感到腰痛、腹部沉重、胎動不安的情況,這表示胎兒有滑落的危險。治療上應該疏通氣機、安穩胎兒,趕緊服用佛手散並加入砂仁。如果脈象洪大,顯示體內有火氣,可以再加入黃芩、白朮。如果腹痛且有黃色分泌物,則可加入黃耆一兩,糯米一合,先將糯米煎煮,再用米湯煎煮藥材,服用二到三帖。
2. 毒藥傷胎
凡毒藥傷胎,狀類中風,牙關緊閉,口不能言,兩手強直握拳,頭低自汗,身微熱,其脈浮而軟,若作中風治必死,宜甘豆竹葉湯解毒。
甘豆竹葉湯
甘草,黑豆,淡竹葉(各五錢),眉批:(宜加生扁豆二兩,去皮為末,用甘豆竹葉湯送,立愈。)
煎濃汁服。
白話文:
凡是毒藥傷害胎兒,症狀類似中風,會牙關緊閉,無法說話,兩手僵硬握拳,頭低著並且冒冷汗,身體微微發熱,脈象浮而且軟弱。如果當作中風來治療,必定會死亡。應該用甘豆竹葉湯來解毒。
甘豆竹葉湯
甘草、黑豆、淡竹葉(各五錢)。眉批:(可以加入生扁豆二兩,去皮磨成粉,用甘豆竹葉湯送服,立即會痊癒。)
將藥材煎煮成濃汁服用。
3. 胎漏
壯實婦人,兩手脈平和,飲食如常,別無所苦,而經暗下,此血氣旺,養胎之餘血也。兒大能飲,自不來矣。然亦不可使之多下,當和血涼血健脾為主。用佛手散加黃耆、白朮,如不已加阿膠。去血多者,用八珍湯加膠艾。若因熱用逍遙散,因肝火加山梔,因脾火用加味歸脾湯。因氣虛不能攝血,用補中益氣湯。
陸氏胎漏下血方
當歸,川芎(各二錢),人參(七分),白朮(一錢五分),茯苓(一錢),黃耆(五錢炙),升麻(五分),香附(三錢)
加薑棗引,若胎不動去白朮加蘇梗(五分)
白話文:
身體強壯的婦人,兩手脈象平和,飲食正常,沒有其他不適,卻出現經血像暗色血塊般流出,這是因為血氣旺盛,多餘的血液用來滋養胎兒。當胎兒長大,能夠吸收更多營養時,這種情況自然會停止。然而,也不可讓它流失過多,應以調和血氣、涼血、健脾為主。可以使用佛手散,並加入黃耆、白朮;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再加入阿膠。如果出血量多,使用八珍湯並加入阿膠和艾葉。若因熱氣導致,使用逍遙散;若因肝火導致,加入山梔子;若因脾火導致,使用加味歸脾湯。若因氣虛無法固攝血液,則使用補中益氣湯。
陸氏治療胎漏下血的藥方:
當歸、川芎(各二錢),人參(七分),白朮(一錢五分),茯苓(一錢),炙黃耆(五錢),升麻(五分),香附(三錢)。
加薑、棗引藥。如果胎兒沒有動靜,則去掉白朮,加入蘇梗(五分)。
4. 跌僕傷胎
胎為跌僕所傷,以逐汙生新為主,服佛手散神效。如腹痛加益母子,服下痛止。母子俱安。若胎已損,則汙血頻下,再加制香附、益母草、陳皮煎濃汁服。系從高墜下,腹痛下血煩悶,加生地、黃耆補以安之。若腹內大痛下血,加老山高麗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砂仁研服,痛甚加五靈脂一錢
加味歸脾湯
人參,白朮,茯神,黃耆,棗仁(各一錢五分),炙甘草,木香(各五分),當歸,遠志(各一錢),丹皮,山梔(各一錢),加龍眼肉(二錢五分)
薑棗引。
搐犯胎不安,腰腹痛,或下漿水血水,或上搶心氣促,用四物湯加阿膠、黃耆薑棗引。
陸氏傷胎方
當歸(三錢),川芎,制香附,黃芩(各二錢),升麻(一錢),砂仁(一錢五分),姜(三片),棗(二個)
救急方
胎偶有所傷動、痛不可忍。
縮砂(連殼炒黑)
為末,熱酒調服二錢或米飲亦可,後腹中覺熱胎即安,屢試驗。
安胎方
黃耆(蜜炒),杜仲(薑汁炒),茯苓(各一錢),黃芩(一錢五分),白朮(生用五分),阿膠(一錢),甘草(炙五分),續斷(八分)
胸中脹滿加紫蘇,陳皮(各八分),下紅加艾葉,地榆(各一錢),多加阿膠引中用糯米百粒,酒三杯,水二杯煎,若腹痛則用急火煎。
安胎銀苧酒
治孕婦胎動欲墜,腹痛不可忍,及胎漏下血。
苧根(二兩),紋銀(五兩),酒一碗,如無苧之處,用茅草根(五兩)
加水煎之。
白話文:
跌僕傷胎
如果因為跌倒或撞擊導致胎兒受傷,治療的重點在於清除瘀血,促進新組織的生長,服用佛手散效果很好。如果腹痛加劇,可以加入益母子,服用後疼痛就會停止,母子都會平安。如果胎兒已經受到損傷,會頻繁出現出血,這時可以再加入製香附、益母草、陳皮煎煮濃汁服用。如果是從高處跌落,導致腹痛、出血、煩躁不安,可以加入生地、黃耆來補氣安胎。如果腹內劇烈疼痛並出血,可以加入老山高麗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砂仁磨成粉服用,疼痛非常嚴重時再加入五靈脂一錢。
加味歸脾湯
人參、白朮、茯神、黃耆(各五錢五分)、炙甘草、木香(各五分)、當歸、遠志(各一錢)、丹皮、山梔(各一錢),再加上龍眼肉(二錢五分)。
用薑和紅棗引藥。
如果孕婦出現抽搐、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或者流出像漿水一樣的血水,或者氣往上衝導致呼吸急促,可以用四物湯加入阿膠、黃耆,並用薑和紅棗引藥。
陸氏傷胎方
當歸(三錢)、川芎、製香附、黃芩(各二錢)、升麻(一錢)、砂仁(一錢五分),加入薑三片、紅棗二個。
救急方
如果胎兒偶爾受傷導致胎動,疼痛難以忍受。
將縮砂連殼炒黑後磨成粉末,用熱酒調服二錢,或者用米湯也可以,服用後腹中感覺發熱,胎兒就會安定下來,屢試有效。
安胎方
黃耆(蜜炒)、杜仲(薑汁炒)、茯苓(各一錢)、黃芩(一錢五分)、白朮(生用五分)、阿膠(一錢)、炙甘草(五分)、續斷(八分)。
如果胸中脹滿,可以加入紫蘇、陳皮(各八分);如果出血,可以加入艾葉、地榆(各一錢),多加阿膠,引藥時用糯米一百粒,酒三杯,水二杯煎煮,如果腹痛就用大火煎煮。
安胎銀苧酒
治療孕婦胎動不安,腹痛難忍,以及胎漏出血。
用苧麻根(二兩)、紋銀(五兩),加入一碗酒,如果沒有苧麻,可以用茅草根(五兩)代替。
加入水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