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亭

《濟生集》~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酷暑

夏月酷暑,產室宜清涼,恐熱氣逼蒸,使產婦熱傷氣分,頭痛面赤,昏沉如醉,多致氣乏不能產下,宜服六一散。並置涼水房中收暑,不宜涼臺水閣,及睡竹蓆、竹床,若遇狂風陰雨,亦當謹避。

夏月熱產,慮感暑痧,無病者,萬勿輕嘗藥餌,如無塊痛,生化湯亦不必服。若陡患腹痛,先須防痧,可先用扭法試探,如一扭即紅,多扭而紫及高起者,則患痧無疑矣。切不可認作血塊痛。當須扭出,疏通滯血,大忌米湯粥飯,須待腹知飢餓,則痧勢已平,方能進食。以乾菜湯飯微溫服,忌糖食油膩。

白話文:

夏天酷熱的時候,產房應該保持清涼,要小心熱氣悶蒸,使產婦熱到傷了氣,出現頭痛、臉色發紅、昏沉像喝醉酒一樣的症狀,很可能導致氣力不足無法生產。應該服用六一散來緩解。同時,在房間裡放置涼水來降溫,但不要在涼台上或水邊的亭閣裡待著,也不要睡竹蓆或竹床。如果遇到狂風陰雨天氣,也要小心避開。

夏天生產時,要小心感受暑熱引起痧症。如果沒有生病,千萬不要隨便吃藥。如果沒有腹部腫塊疼痛,生化湯也不必服用。如果突然出現腹痛,首先要提防是痧症,可以先用扭痧的方法試探。如果一扭就紅,多扭幾下就變成紫色,而且皮膚隆起,那就是得了痧症無疑了。千萬不能把它當成是血塊引起的疼痛。應該把痧扭出來,疏通淤滯的血液。絕對不能喝米湯或稀飯,必須等到肚子感覺餓了,痧症的勢頭平息後,才能開始進食。可以吃一些微溫的乾菜湯泡飯,忌吃甜食和油膩食物。

2. 嚴冬

冬產嚴寒,必須溫暖,勿使寒冷,以致血凝難產。多備火爐,使產母腰背下身,就火烘之。衣服宜暖,而下體更宜暖。奈世俗毋論嚴寒,每於臨盆之先,早將褲脫下體,底圍單裙,貧苦之家,既無火爐之可溫設,遇凍久不下,因而血冷凝滯,堅收產門,兒不得出。速煎芎歸湯加炮薑、肉桂服。

仍用火爐使腰背溫暖即生。亦有煎紫蘇湯一大盆,熏洗產戶甚妙。奈竟有不知此理,而歸數於難產,豈不冤哉。

凡遇嚴寒生產者,當預做小腳開襠新花厚棉褲,於將產穿之褲,既開襠臨盆可免脫去,不致因凍而難產。

白話文:

冬天天氣非常寒冷,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讓身體受寒,以免血液凝結導致難產。要多準備火爐,讓產婦的腰背和下半身靠近火烘烤。衣服要穿得暖和,尤其是下半身更要特別保暖。

但現在世俗之人,不論天氣多麼寒冷,常常在產婦臨盆之前,就早早地把褲子脫掉,下半身只圍著單薄的裙子。貧窮人家,既沒有火爐可以取暖,如果遇到寒冷又久久無法生產,就會因為血冷凝滯,導致產門緊縮,胎兒無法出來。這時要趕快煎煮芎歸湯,加入炮薑和肉桂讓產婦服用。

同時還要用火爐讓產婦的腰背溫暖,胎兒就會順利產出。也可以準備一大盆煎好的紫蘇湯,熏洗產婦的產道,效果很好。可惜的是,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反而將難產歸咎於其他原因,實在是太冤枉了。

凡是遇到寒冷天氣生產的產婦,應該事先準備好褲襠開口的新棉褲,在即將生產時穿上,因為褲襠是開口的,臨盆時就不用脫褲子,才不會因為受凍而導致難產。

3. 節錄臨產達生要言

初覺腹痛,先自家拿穩主意,要曉得此是人生必然之理,極容易之事,不可驚慌,但看疼陣漸痛漸緊,此是要生。方可與人說之,以便伺候。若疼得慢,則是試痛,只管安眠穩食,不可亂動。此處極要著意留心,乃是第一關頭,不可忽略。

若試痛認作正產,胡亂臨盆,則錯到底矣。此時第一要忍痛為主,不問是試痛是正產,忍住疼照常吃飯睡覺,疼得極熟,自然易生。且試痛與正生,亦要疼久,看其緊慢,方辨得清,千萬不可輕易臨盆,坐草揉腰擦肚。站宜穩站,坐宜正坐,不可將身左右擺扭。須知此處要自家做主,他人替不得你,自家性命相關,與別人毫無干涉。

到此時,必要養神惜力為主,能上床安睡,閉目養神最好,若不能睡,暫時起來,或扶人緩行,或扶床站立片時,疼若稍緩,又上床睡,總以睡為第一妙法,但宜仰睡,使腹中寬舒,小兒易於轉動,且大人睡下,小兒亦是睡下,轉身更不費力。

蓋大人宜惜力,小兒亦宜惜力,以待臨時用之,切記,切記。無論遲早,切不可輕易臨盆用力,切不可聽穩婆說:孩兒頭已在此,以致臨盆早了誤盡大事,此乃天地自然造化之理。若當其時,小兒自會鑽出,何須著急,因恐小兒力薄、其轉身時,用力已盡,及到產門不能得出,或亦有之。

宜稍用力一陣助之,則脫然而下,蓋此時瓜熟蒂落,氣血兩分,渾身骨節一時俱開,水到渠成,不假勉強及至生下,即產母亦不知其所以然矣。

或曰:出大便時,尚須用力,如何生產,不用力不知,大便呆物必須人力、小兒自會轉動。必要待其自轉,不但不必用力,正切忌用力。蓋小兒端坐腹中,及至生時垂頭轉身向下,腹中窄狹,他人有力難助,要聽其自家,慢慢轉身到產門,頭向下,腳向上,倒懸而出。

若小兒未曾轉身,用力一逼,則腳先出,以為詫異,且贈之美名曰:腳踏蓮花生、或轉身未定時,用力一逼,則橫臥腹中,一手先出,又名之曰:討盥生,即或轉身向下,略不條直,用力略早亦或左或右,偏頂腿骨而不得出,不知此等弊病,皆是時候未到,妄之用力之故,奉勸世人,萬萬不可用力,然非全不用力,但當用力只有一盞茶時耳。其餘皆不可亂動者也。

即如大便未到其時,縱用力亦不能出,而況於產也。

或曰:小兒自會鑽出之說,到底未敢盡信,不知古人曾言及否。曰:古人立言,不過攝其大要,安能事事而悉言之,只要後人體會耳。觀瓜熟蒂落四字,即知小兒自會鑽出。觀揠苗助長四字,即知將試痛認作正生之弊矣。當觀哺雞與蠶蛾二物,均日足自能啄殼而出,豈有催生之神藥,穩婆之妙手乎。

古謂有遲至三四年而後生者,此是不肯鑽出耳,即自不鑽出,誰能強之,自要鑽出,誰能御之。

白話文:

初次感覺腹部疼痛時,要先自己冷靜下來,明白這是人生必經之路,很平常的事,不必驚慌。等到疼痛陣陣加劇,越來越緊,才是真正要生產了,這時才能告訴別人,讓他們幫忙照料。如果疼痛緩慢,只是試痛,就安心睡覺吃飯,不要亂動。這一點非常重要,是生產的第一個關卡,絕不能輕忽。

如果把試痛誤認為是真正要生產,胡亂用力生產,那就錯得徹底了。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忍耐疼痛,不論是試痛還是真正要生產,都要忍住疼痛,照常吃飯睡覺。疼痛得夠久,自然容易生產。而且試痛和真正生產都會持續疼痛一段時間,要觀察疼痛的緊慢程度才能分辨清楚,千萬不能輕易用力生產,坐著揉腰擦肚子。站著要站穩,坐著要坐正,身體不能左右搖擺扭動。要知道這件事要自己做主,別人幫不了你,這是關乎你自己的性命,與他人無關。

到了這個時候,一定要養精蓄銳,能上床睡覺最好,閉目養神也很好。如果睡不著,就暫時起來,可以扶著人慢慢走動,或扶著床站立一會兒。疼痛稍微緩解後,再上床睡覺。總之,睡眠是最好的方法,最好是仰臥,讓肚子舒服,這樣寶寶更容易轉動。大人睡了,寶寶也跟著睡,轉身也比較省力。

因為大人要養精蓄銳,寶寶也要養精蓄銳,以備生產時使用。記住,記住!無論早晚,都不能輕易用力生產,絕對不能聽信穩婆的話說:「孩子的頭已經下來了」,而過早用力生產,這會壞大事!這是天地自然造化的道理。等到時候到了,孩子自然會出來,不必著急。因為擔心孩子力量不足,在轉身時用力過猛,等到產門時卻出不來,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可以稍微用力一下幫助孩子,孩子就會順利出來。因為此時就像瓜熟蒂落,氣血分離,全身關節都鬆開了,水到渠成,不需要勉強。等到孩子生下來,產婦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生出來的。

有人說:排便時都需要用力,生產怎麼不用力呢?不知道。排便是排出廢物,需要用力;而孩子會自己轉動。一定要等到孩子自己轉動,不僅不用用力,反而更忌諱用力。因為孩子蜷縮在肚子裡,等到要生產時,會垂頭轉身向下。肚子空間狹窄,別人再怎麼用力也幫不上忙,要聽憑孩子自己慢慢轉身到產門,頭向下,腳向上,倒懸著出來。

如果孩子還沒轉身,就用力一擠,就會腳先出來,這會讓人驚訝,還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腳踏蓮花生」。或者孩子還沒轉身,用力一擠,就會橫臥在肚子裡,一隻手先出來,叫做「討盥生」。即使孩子已經轉身向下,但姿勢不端正,用力過早,孩子可能會偏向左或右,頭卡在骨盆而出來,不知道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時間還沒到,亂用力造成的。奉勸世人,千萬不要用力,但也不是完全不用力,只需要用力像喝一盞茶的時間就可以了。其餘時間都不能亂動。

就像大便沒到時間,即使用力也排不出來,生產也是一樣的道理。

有人說:孩子會自己鑽出來的說法,實在不敢完全相信,不知道古人有沒有說過。說:古人的話,只是抓住主要的大意,不可能事事都說得詳細,只要後人自己體會就可以了。看「瓜熟蒂落」四個字,就知道孩子會自己出來。看「揠苗助長」四個字,就知道把試痛誤認為是真正生產的壞處了。看看小雞和蠶蛾,到了時間自然會啄破殼出來,哪有什麼催生的神藥,穩婆的妙手呢?

古人說有遲至三四年才生產的,那是因為孩子不肯出來,如果孩子自己不出來,誰能強迫它?如果孩子自己要出來,誰又能阻止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