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大全良方》~ 辨識修製藥物法度 (2)
辨識修製藥物法度 (2)
1. 辨識修製藥物法度
又味鹹,大抵咸走血,又能熱中腹,利小便。且肺病本因亡津液而得之,今又服走津液藥,為害滋甚,醫者宜思之),秦艽,茜根,藁本,升麻,漏蘆,防風(揀軟而裹面有澤,蘆似蠶頭者為上,去叉、股、蘆),桔梗(今人多以薺苨為之。要揀味苦、肥白者為上,或生或炒皆有用)
以上並洗,去苗、蘆,細切,曬乾,秤用。
木香(揀如朽骨,氣味辛辣甚者為上。近時川人採南雲根以亂真,其性大寒,利大、小便。《本草》謂之青木香;《證類》謂之獨行根。又云土青木香,不堪入藥。凡方書云當用青木香者,皆當用南木香),沉香(種類不一,惟色黃而沉者為上),丁香,檀香,白芷,官桂(愈嫩則愈厚,愈老則愈薄。仍用紫色緊卷者,去皮至有油處,別為末用),藿香,荊芥,薄荷,紫蘇
諸香藥並不可見火,或急用,宜多紙裹懷䳏用。
北艾(先去梗,焙燥碾爛,以馬尾羅隔去灰末,只留黃。先秤分量,卻用糯米粉打糊捏成餅子,炙黃用。或以酒炒亦可),敗醬(即今之苦蓍也),喝起草(即蒼耳也),澤蘭葉,紫蘇,藿香,荊芥,薄荷,香薷(音柔),柏葉,茵芋,大青,莽草,樗枝,菴䕡,石楠葉,石葦(去毛),枇杷葉(先用溫水浸,刷去毛,卻用薑汁炙)
以上並去梗取葉,以紗隔去塵土。惟紫蘇、藿香飲藥中宜兼嫩梗,大能下氣。
黃連(宜揀大而似鷹爪者尤佳),石菖蒲(一寸九節者佳。此種類甚多,取生於石上,葉有劍脊者真,無劍脊者名溪蓀,生於泥中者名昌陽,可解巴豆毒。二味並去須,細切),舶上茴香,北茴香,葫蘆巴(酒炒),破故紙,蛇床子,薏苡仁,紫蘇子(除是自種自取方是真者,可以伐病。雖云細而香者是真,今人多采野蘇子以亂其真。
其子亦小,卻以真蘇葉挼令香,更不可辨),菴䕡子,葶藶子(甜者,揀細而脆者真。要分甜、苦),黑牽牛(亦有半生半炒),牛蒡子,芫花(醋浸過,炒令黃色去梗)
以上並隔紙炒香。
五味子(色黑內有羊腎者佳。入補藥中宜炒用,入嗽藥中宜生用),木鱉子(去殼切,以麩炒),巴豆(川中來者似菘子而差小者為上。去殼及皮,必用皮紙裹打去油,如此者三、五次油方盡。
或有不去油者),車前子,兔絲子(二味先用溫水淘洗,去泥砂,控干,以好酒浸四、五日,蒸四、五次,研令極爛,捏成餅子,焙乾,方可為末),香附子,金毛狗脊,骨碎補(並細切,炒令黃色,舂擦去毛令盡方秤),石斛(揀色黃如金、大者,去根皮,細切,用好酒浸一宿,蒸一炊久,慢火炒燥秤用),卷柏,甘松(並洗,去根土用),肉蓯蓉(揀香而肥有鱗甲分明者,乃其端有心者方真。有鹽霜者不用),當歸(揀如馬尾重半兩以上,氣香味甜者為上。
白話文:
辨識修製藥物法度
鹹味藥大多能行血,又能溫暖腹部,利尿。肺病本是因津液虧損而起,如今又服用耗損津液的藥物,危害更甚,醫生應該謹慎考慮。秦艽、茜根、藁本、升麻、漏蘆、防風(挑選柔軟、表面有光澤,蘆頭像蠶頭一樣的為上品,去掉分叉、根莖、蘆頭),桔梗(現在很多人用薺苨冒充,要挑選味道苦、肥白者為上品,生用或炒用都有效)。
以上藥物都要清洗乾淨,去掉雜質、蘆頭,切碎,曬乾,稱重使用。
木香(挑選像朽木一樣,氣味辛辣濃烈的為上品。近來四川人用南雲根冒充,其性寒涼,利大小便。《本草》稱之為青木香;《證類》稱之為獨行根。又說土青木香不能入藥。凡是方劑書上寫著要用青木香的,都應該用南木香),沉香(種類很多,只有顏色黃色且沉重的為上品),丁香、檀香、白芷、官桂(越嫩的越厚,越老的越薄。要用紫色緊卷的,去掉外皮,直到露出油的部分,另行研磨成粉使用),藿香、荊芥、薄荷、紫蘇。
這些香藥都不能見火,如果急需使用,應該用很多紙包好,用溫火烘烤。
北艾(先去掉梗,烘乾研磨,用馬尾篩子篩掉灰末,只留下黃色的部分。先稱好重量,再用糯米粉調糊捏成餅狀,烘烤至黃色即可使用。或者用酒炒也可以),敗醬(就是現在的苦蕒),蒼耳(就是蒼耳),澤蘭葉、紫蘇、藿香、荊芥、薄荷、香薷、柏葉、茵芋、大青、莽草、樗枝、菴蔞、石楠葉、石葦(去掉毛),枇杷葉(先用溫水浸泡,刷掉毛,再用薑汁炙烤)。
以上藥物都要去掉梗,只取葉子,用紗布篩掉灰塵。只有紫蘇、藿香在湯劑中可以加入嫩梗,能更好地行氣。
黃連(要挑選大而像鷹爪一樣的最好),石菖蒲(一寸九節的最好。種類很多,生長在石頭上的,葉子有劍脊的是真的,沒有劍脊的叫溪蓀,生長在泥土中的叫昌陽,可以解巴豆毒。這兩種都要去掉鬚根,切碎),舶上茴香、北茴香、葫蘆巴(酒炒),破故紙、蛇床子、薏苡仁、紫蘇子(只有自己種自己採摘的才是真的,可以治療疾病。雖然說細而香的是真的,但現在很多人用野蘇子冒充,它的籽也小,而且用真紫蘇葉揉搓使其變香,很難辨別),菴蔞子、葶藶子(甜的,挑選細小而脆的才是真的,要區分甜、苦),黑牽牛(也有一半生一半炒的),牛蒡子、芫花(醋泡後,炒至黃色,去掉梗)。
以上藥物都要隔著紙炒香。
五味子(顏色黑,裡面有像羊腎一樣紋理的最好。用於補益藥中宜炒用,用於治療咳嗽的藥中宜生用),木鱉子(去掉殼切片,用麩皮炒),巴豆(四川產的,像菘子但稍小的為上品。去掉殼和皮,一定要用皮紙包裹起來,反覆敲打去除油分,如此反覆三五次,油分才能去除乾淨。也有人不去除油分的),車前子、兔絲子(這兩種藥先用溫水淘洗,去掉泥沙,瀝乾,用好酒浸泡四五天,蒸四五次,研磨至非常細膩,捏成餅狀,烘乾,才能研磨成粉),香附子、金毛狗脊、骨碎補(都要切碎,炒至黃色,舂搗去除毛髮,直到徹底乾淨才能稱重),石斛(挑選顏色黃如金子、大的,去掉根皮,切碎,用好酒浸泡一夜,蒸煮一炊時間,小火炒乾後稱重使用),卷柏、甘松(都要清洗,去掉根部的泥土使用),肉蓯蓉(挑選香氣濃郁、肥厚,鱗甲分明,頂端有心形的才是真的。長有鹽霜的不要用),當歸(挑選像馬尾一樣,重半兩以上的,氣味香甜的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