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大全良方》~ 辨識修製藥物法度 (4)
辨識修製藥物法度 (4)
1. 辨識修製藥物法度
以上有心者並捶去心,只取肉焙乾秤用。
青橘皮,橘皮(取多年揀小而紅者佳;若大而黃者,柑皮也,恐不堪入藥。大治產後肌浮。雷公云:產後肌浮,柑皮酒服者此也)
二味用溫水洗淨,卻於砂盆內磨去白,焙乾秤。
枳殼(揀小而實者為上,去穰,麩炒黃用。《本草》有枳實一條。王子亨云:此物本名曰枳,凡草木有花必有實。夫枳殼即枳實之類也),茯苓(補藥宜用白色,利水藥宜赤色。堅者佳),茯神(去木用,色白者為上),豬苓(水浸軟)
以上三味,並去黑皮,細切,焙燥秤。
蒼朮(取茅山者為上,米泔浸二、三宿,打洗去皮,切,焙),白朮(揀白而肥者,方是浙術;瘦而皮黃色者,出幕阜山,力弱不堪用。油者去之)
二術並去蘆,切細、焙乾,卻以麥麩炒令黃燥用。
甘草(炙黃),黃耆(揀如箭竿,直而甜者佳。去叉蘆,銼令長四、五寸,捶扁,以蜜水或鹽水浸透,炙令酥脆為上),甘菊花(取自栽可以烹茶者,俟花未開者採之佳),旋覆花,鶴蝨
諸花並去萼、蒂。
血餘(皂角水洗盡,燒存性),童子小便(夏月要入薄荷浸之,方免臭壞),龍齒,龍骨(並揀有布紋者佳。色白為上,五色者次之,黑者為下。火煅通赤,以乳缽炙令極細,不可犯鐵器。或有生用者),虎頭骨,虎脊骨,天靈蓋,虎前脛骨,龜甲,鱉頭,鹿茸(揀嫩而有血色者佳。大者為麋茸,小者為鹿茸。
冬至曰麋角解,夏至曰鹿角解。麋得陽而角解,所以利補陽;鹿得陰而角解,是以利補陰。麋茸性熱,鹿茸性溫。並洗,燎去毛,塗酥,炙令黃脆。無酥,以好酒浸炙)
並用酥炙黃用。
紫梢花(即湖澤中魚生卵於竹木之上,如糖潵狀者是,去木用之),鹿角膠,阿膠(揀明亮者為上。阿膠不必須東平,自為之甚佳。補虛用牛皮膠,治風用驢皮膠。東平皆京師偽膠,雜以馬皮,並故鞍韉鞋底之類,其惡為甚)
二味並細切,以蚌粉炒燥如珠方用。
桑螵蛸(去木,塗酥,炙黃,或以酒炒亦可),真珠母(取未鑽者研令極細),玳瑁(宜生用),犀角(有竹紋者色黑為上),羚羊角(有馬鞭節,仍有栮煅痕者佳)
諸角宜用馬齦先鎊取屑,懷䳏為末,方可入藥。
牡蠣(取左顧者佳。用鹽泥固濟煅用),地龍(以生布袋盛,捶出沙土,只取皮秤),烏賊骨(一名海螵蛸,去殼用),殭蠶(去嘴,切、炒令絲盡),穿山甲(又名鯪鯉甲。去大皮,細切、蛤粉炒燥用),水蛭(偽者以血調面而為之,宜仔細辨認,以鹽炒黃),虻蟲,蚖青,紅娘子,斑蝥(並去頭、翅、足,用糯米同炒,令米赤為度),蜈蚣(去頭、足,炙黃用),全蠍(去毒,略炒),蛇蛻(揀全而頭向下者為妙,燒存性用。
白話文:
辨識修製藥物法度
凡用帶心臟的藥材,需將心臟捶碎去除,只取其肉焙乾後再秤用。
青橘皮、橘皮:選擇多年生的、小而紅的橘皮最佳;若橘皮大而黃,則是柑皮,恐難入藥。柑皮善治產後肌膚浮腫。雷公云:產後肌膚浮腫,用柑皮泡酒服用便是此法。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溫水洗淨,再用砂盆磨去白色部分,焙乾後秤用。
枳殼:選擇小而飽滿的枳殼為佳,去除內瓤,用麥麩炒至黃色後使用。《本草綱目》中有枳實的記載。王子亨云:此物原名枳,凡草木開花必結果實,枳殼即枳實的一種。茯苓:補益之藥宜用白色者,利水之藥宜用赤色者。堅實者為佳。茯神:去除木質部分使用,白色者為佳。豬苓:用水浸泡至軟。
以上三種藥材,都需去除黑皮,切細,焙乾後秤用。
蒼朮:以茅山所產者為佳,用米泔水浸泡二三日,反覆清洗去除外皮,切片,焙乾。白朮:選擇白色肥大的,才是浙江所產的白朮;瘦小且皮呈黃色的,是幕阜山所產,藥力較弱,不堪使用。油膩的白朮應去除。
兩種白朮都需去除蘆頭,切細、焙乾,再用麥麩炒至黃色乾燥後使用。
甘草:炙烤至黃色。黃耆:選擇像箭桿一樣,直而甜的為佳。去除枝椏,切成四五寸長,捶扁,用蜜水或鹽水浸泡至透,炙烤至酥脆為佳。甘菊花:選擇人工栽種、可供泡茶的甘菊,在花尚未綻放時採摘為佳。旋覆花、鶴蝨等花類藥材,都需去除花萼和花蒂。
血餘:用皂角水洗淨,燒至存性。童子小便:夏季需加入薄荷浸泡,以防腐敗變臭。龍齒、龍骨:選擇有布紋者為佳,白色者為上,五色者次之,黑色者最差。用火煅燒至通紅,再用乳缽研磨至極細,不可用鐵器研磨。亦有用生品者。虎頭骨、虎脊骨、天靈蓋、虎前脛骨、龜甲、鱉頭、鹿茸:選擇嫩而帶有血色的鹿茸為佳,大的為麋茸,小的為鹿茸。冬至日麋鹿角脫落,夏至日鹿角脫落。麋鹿因陽氣而脫角,故能補陽;鹿因陰氣而脫角,故能補陰。麋茸性熱,鹿茸性溫。需洗淨,燒去毛,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脆。若無酥油,則可用好酒浸泡後炙烤。
以上藥材都需用酥油炙烤至黃色後使用。
紫梢花:即湖澤中魚類在竹木上產的卵,形似糖霜狀者,去除木質部分使用。鹿角膠、阿膠:選擇明亮的阿膠為佳。阿膠不一定要東平府所產,自己製作的更好。補虛用牛皮膠,治風用驢皮膠。東平府所產多為京師偽造的阿膠,摻雜馬皮、舊鞍韉鞋底等物,其劣質程度非常嚴重。
兩種膠類藥材都需切細,用蚌粉炒至乾燥如珠粒狀後使用。
桑螵蛸:去除木質部分,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或用酒炒亦可。真珠母:選擇未經鑽孔者,研磨至極細。玳瑁:宜生用。犀角:有竹紋者,黑色者為佳。羚羊角:有馬鞭節,且有刀煅痕者為佳。
各種角類藥材都需先用馬齒先鎊取屑,再研磨成末後才能入藥。
牡蠣:選擇左旋的為佳,用鹽泥包裹後煅燒使用。地龍:用生布袋盛裝,捶打去除泥沙,只取其皮秤用。烏賊骨:又名海螵蛸,去除外殼使用。殭蠶:去除頭部,切碎,炒至絲狀物消失。穿山甲:又名鯪鯉甲,去除大塊外皮,切細,用蛤粉炒至乾燥後使用。水蛭:偽造的水蛭是用血與麵粉混合製成,需仔細辨別,用鹽炒至黃色。虻蟲、蚖青、紅娘子、斑蝥:都需去除頭部、翅膀、腳,與糯米一起炒,直至米粒變紅為度。蜈蚣:去除頭部、腳,炙烤至黃色後使用。全蠍:去除毒腺,略炒。蛇蛻:選擇完整且頭部朝下的為佳,燒至存性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