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源

《女科切要》~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調經門

或紅花當歸散,以逐其瘀,通其經絡也。亦有胃氣不調者,貌本壯實,飲食漸減者是也。蓋胃氣不調,亦能令人經水不通,當以異功散、逍遙散之類間服。一以消食健脾,使飲食加而元氣復。一以和其氣血,使氣血調而經自行矣。凡婦人女子骨蒸潮熱痰嗽,經水不行,診其脈七八至,視其骨肉消瘦,必死之症,不必用藥。大抵男子與婦人同。

四物湯

熟地,當歸,白芍,川芎

水煎服。

歸脾湯

人參,白朮(土炒),棗仁,茯神,黃耆(錢半),當歸,遠志(一錢),木香,炙草(五分),龍眼肉

薑棗煎服。

大溫經湯

鹿茸,香附,沉香,白朮,陳皮,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吳茱萸,小茴,茯苓,元胡,人參,甘草

丹皮散

丹皮,肉桂,歸尾,元胡,牛膝,赤芍,三稜,莪朮

水煎服。

通經六合湯

熟地,白芍,當歸,川芎,半夏,茯苓,益母,貝母,白朮,知母,橘紅

水煎服。

紅花當歸散

當歸,紅花,桃仁,元胡,川芎,小茴,鬱金

水煎服。

如聖散,治崩漏不止。

棕灰,姜灰,烏梅(各五錢)

水煎服。

逍遙散,解鬱調經。

當歸,白芍,茯苓,白朮,甘草,柴胡,薄荷,丹皮,山梔

化氣丸

大凡女子,稟性偏執,若欲治病,先戒性急,或因怒氣,或因憂鬱,憂鬱生痰,怒氣傷血,或為疼痛,或為淋疾。淋有五種,變為五色。若欲無病,經水要正。月應乎天,水應乎地,一月一來,如期潮信。懷孕安胎,坐草理順,經或不準,前後當訊,參前屬熱,落後屬寒。熱當清涼,寒宜助溫。

血熱血虛,或清或補。有孕得疾,先保其胎,次調其疾,宜無後災。延及產後,疇能救哉。新產之後,醫法有餘,先去惡露,後當補虛。補虛太早,穢不能除,噁心氣喘,瀉利汗珠,此為四惡。扁鵲難醫,症見一惡,病亦難起,小心醫治,免死而已。十月懷胎,一朝坐草,瓜熟蒂落,慎勿起早。

無知婦女,昏愚嫗老,非理催逼,反成煩惱。叮嚀戒爾,守此正道。孕婦之脈,堅強最妙,細而微濡,命恐難保。新產之脈,沉遲細小,倘遇洪大,其症必倒。敗血衝心,語言亂道,或笑或歌,佛名神號,痰犯心包,同是狀貌。敗血攻心,始終煩惱,龍齒參歸,十神湯效。痰犯心包,昏而有覺,重加芩連,導痰湯較。

或夾疾病,先慎風寒,炙爆油膩,萬勿加餐,病久危困,先喻其難。醫為仁術,細審病端。子懸子冒,子煩子癇,治各有條,不容遺漏。已經懷孕,月水仍來,血有餘也,名曰胎漏。生子不實,腹中有塊,血氣之郁,溫血益氣,削除其積。元氣若虛,且從姑息,虛弱之證,自汗骨蒸,參耆胡連,治之量情,神仙妙術,起死回生。

悉心體之,用無不靈。

白話文:

調經門

可用紅花當歸散來去除瘀血,暢通經絡。也有些胃氣不調的人,表面看起來很健康,但食慾逐漸減退,這就是了。因為胃氣不調也會導致經血不通,這時應該間隔服用異功散、逍遙散等藥物。一種是消食健脾,讓食慾增加,元氣恢復;另一種是調和氣血,使氣血調順,經期自然恢復正常。凡是婦女出現骨蒸潮熱、咳嗽痰多、經血不通,脈象只有七八次跳動,且形體消瘦的,都是必死的症狀,不必用藥。總之,男子與女子情況相似。

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水煎服。

歸脾湯:人參、白朮(土炒)、棗仁、茯神、黃耆(適量)、當歸、遠志(適量)、木香、炙甘草(適量)、龍眼肉,薑棗煎服。

大溫經湯:鹿茸、香附、沉香、白朮、陳皮、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吳茱萸、小茴香、茯苓、元胡、人參、甘草。

丹皮散:丹皮、肉桂、當歸尾、元胡、牛膝、赤芍、三稜、莪朮,水煎服。

通經六合湯:熟地、白芍、當歸、川芎、半夏、茯苓、益母草、貝母、白朮、知母、橘紅,水煎服。

紅花當歸散:當歸、紅花、桃仁、元胡、川芎、小茴香、鬱金,水煎服。

如聖散(治崩漏不止):棕櫚灰、薑灰、烏梅(等量),水煎服。

逍遙散(解鬱調經):當歸、白芍、茯苓、白朮、甘草、柴胡、薄荷、丹皮、山梔子。

化氣丸:

一般來說,女性的性情比較偏執,如果想要治病,首先要戒除性急的毛病。或是因為生氣,或是因為憂鬱,憂鬱會生痰,生氣會傷血,可能會導致疼痛,或者淋病。淋病有五種,會變成五種顏色。如果想要沒有疾病,經血一定要正常。月經應天而行,水應地而行,每月來一次,就像潮水一樣有規律。懷孕要安胎,生產後要好好調養身體,經期如果不規律,要及時檢查,經期提前是熱證,推遲是寒證。熱證要清涼治療,寒證要溫熱治療。

血熱血虛,要麼清熱,要麼補血。懷孕期間生病,要先保住胎兒,再治療疾病,以免造成後遺症。延誤到產後,還能治得好嗎?產後,治療方法有很多,先要排出惡露,再補虛。補虛太早,惡露排不乾淨,就會噁心、氣喘、腹瀉、出汗,這些都是不好的徵兆。即使扁鵲也難以治療,只要出現一種不好的症狀,病情就難以好轉,一定要小心治療,才能保住性命。懷孕十月,一朝分娩,就像瓜熟蒂落一樣自然,不要操之過急。

一些不懂事的婦女,愚昧的老人,不聽勸告,反而添麻煩。我叮囑你們,要遵守這些正確的方法。孕婦的脈象,有力而強健最好,如果脈象細弱,性命堪憂。產後的脈象,應該沉緩細小,如果脈象洪大,病情一定會加重。敗血攻心,會語無倫次,或哭或笑,念佛號,都是痰迷心竅的症狀。敗血攻心,總是煩躁不安,服用龍齒、人參、當歸等藥物,十神湯有效。痰迷心竅,神志昏迷但還有知覺,要加用黃連、黃芩,導痰湯比較好。

如果伴隨其他疾病,要先預防風寒,辛辣油膩的食物,千萬不要吃。病情久拖不治,就要先說明治療的難度。醫生要以仁術為本,仔細審察病情。妊娠期出現子癇、子煩、子懸等症狀,治療方法各有不同,不能遺漏。懷孕後,仍然來月經,說明血氣過盛,叫做胎漏。生孩子不順利,肚子裡有塊狀物,是血氣鬱結,要溫通血脈、益氣,去除積塊。如果元氣虛弱,就要從緩治,虛弱的症狀,例如自汗、骨蒸,就要服用人參、黃耆、元胡、黃連,根據病情用藥,這是起死回生的妙法。

請仔細領會,這樣用藥就一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