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源

《女科切要》~

回本書目錄

1. 卷二

2. 血崩

崩淋之病,相似而實不同,崩者如土之崩,其勢大下而不禁,乃血熱而兼氣虛,不能收攝也。淋者如水淋漓,艱澀而不通快,乃內鬱熱而氣亦滯也。然崩則純血,淋則有赤白沙石之異,赤者屬血,白者屬氣,沙石者,氣血之尤濁者也。治此病者,惟調其氣血,清其內熱而已。

鄭文康曰:婦人暴崩下血,此因腎水陰虛,不鎮制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涼血地黃湯主之。然此症多起於內傷,若小腹不痛,只宜此藥,或八物湯加芩連。若痛者,先宜大劑四物湯,歸身、白芍、川芎倍之,加醋製香附。若用補藥,宜補宮湯加芩連。又血崩證有二說:瘀血也,空痛也。

瘀血者,體必作寒熱;空痛者,不作寒熱也,瘀血則當去,空痛則當補。亦有血海虛寒,外乘風冷,搏結不散,血氣成塊而得之,宜神仙聚寶丹。又有血氣損而得之者,凝聚成塊,七癥八瘕,上則氣逆嘔吐,下則瀉痢五血,宜內炙散。血崩之人,如服煎藥不效者,火也,三黃湯主之,去大黃,加黃柏。

如婦人血崩不止,乃衝任虛弱,臟腑虛冷所致也。亦有小腹急痛,兼下赤白帶,宜加減吳萸湯,或艾煎丸。若去血過多,氣血不足,四肢倦怠,宜增損四物湯。蓋婦人血漏血脫,則宜固氣,此古聖之心法也。先補胃氣,以助生髮之源,諸甘藥為之先務,益胃升陽湯是也。此藥人皆認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亦陽生陰長之理也。

又人身以谷為寶,藥料須視其食之多寡而輕重之,毋令藥氣勝於穀氣乃妙耳。如腹痛,加烏藥三分,官桂少許。口渴者,加葛根三分。如婦人年老血崩,八物湯加芩連。此一時急救之藥也,必先顧其胃氣為妙,如血崩,服煎劑不止,易用散子之藥,如棕灰鍋底墨,炒黑山梔、槐花、側柏、人參、黃耆、甘草之類為末,童便送下。若以為丸更妙,或用小薊汁、藕汁調服。

經曰:帶下血崩,脈多浮動虛遲者生,實數者重。訣曰:生地合蒲黃,黃芩黃柏涼,人參兼五味,解毒細煎湯,水煮空心服,崩中帶下良。暴者屬血熱,宜養血清火,治宜溫清散。血崩月久屬虛寒,又宜溫補,宜益母湯。其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

溫清散

歸身,熟地,白芍,黃連,黃芩,川芎,山梔(炒),黃柏(鹽炒,各一錢)

水煎服。

益母湯,涼血補血。

熟地,陳皮,香附,阿膠,益母草,白朮,蒲黃,甘草,黃芩(各一錢)

水煎,空心服。

五灰散,涼血止血

蓮房灰,黃絹灰,血餘,百草霜,棕灰,白芨

為末,蜜丸,米飲下。

張三錫曰:崩有五種,青崩如藍色,黃崩如爛瓜,赤崩如絳澤,白崩如涕液,黑崩如瘀血。崩漏不止,四物加炒白朮、參、耆、香附、炒地榆、炒蒲黃、棕灰、升麻、血餘、水煎。頭昏項強者,四物湯加柴胡、防風。虛冷清瀉者,四物湯加官桂、附子、薑、棗,水煎。胃虛嘔吐者,四物加人參、白朮。

虛煩不眠者,四物加人參、淡竹葉。發寒熱者,四物加柴胡。崩中漏下五色者,用赤石脂禹餘糧湯。

槐芩散,治崩中不止

炒槐米(三兩),黃芩(二兩)

炒研為末,每服五錢,霹靂酒調服。

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煅),禹餘糧(煅),牡蠣(煅),烏賊骨(去甲),伏龍肝,上肉桂(各等分)

為細末,酒調服。

鳧柴散,專治婦女血崩。

地慄每歲用一個,燒灰存性研服,溫酒送下。

補宮湯,治血崩,身發寒熱。

熟地,白芍,阿膠,地榆,艾葉,川芎,歸身

水煎服。

又方(亦名補宮湯),治崩淋,衝任虛損。

赤石脂,地榆,歸身,艾葉,甘草,石菖蒲,白芍,川芎,蒲黃(炒),熟地,小薊

水煎,沖熱酒半杯服。

益胃升陽湯

人參,白朮,黃耆,當歸,陳皮,黃芩,升麻,柴胡,甘草,神麯,姜,棗

水煎服。

三黃湯

黃芩,黃連,黃柏(鹽水炒)

百補湯,治血淋。

大熟地,當歸,川芎,白芍,阿膠,新會皮,地榆(炒炭),水煎服。

白話文:

標題: [大量陰道出血]

內容: 崩與淋這兩種病症看似相似,實則不同。崩症就像土崩一樣,血勢洶湧無法控制,這主要是因爲體內血液過熱且氣虛,導致無法正常攝血。淋症則像水滴不斷,排尿困難不暢,這是因爲體內鬱熱且氣滯。然而,崩症只有血液流出,淋症則可能伴有赤白(即血和膿)以及沙石(更渾濁的氣血混合物)。治療這些病症的關鍵在於調理氣血,清除內熱。

鄭文康說:女性突然大量陰道出血,這通常是因爲腎水陰虛,無法抑制胞絡相火,從而導致血液失控。涼血地黃湯可以作爲主要治療方法。但這個病症往往由內傷引起,如果小腹沒有疼痛,可以用這個藥,或者八物湯加上芩連。如果感到疼痛,應首先服用大量四物湯,歸身、白芍、川芎加倍,並加入醋制香附。如果要使用補藥,推薦補宮湯加上芩連。另外,對於血崩有兩種解釋:一是由於瘀血,二是由於空痛。

瘀血的情況下,身體會伴隨寒熱症狀;空痛的情況下,則不會有寒熱症狀。對於瘀血,應當祛除;對於空痛,則應該進行補充。還有一種情況是血海虛寒,外受風冷侵襲,導致氣血凝結,形成血塊,這時應該使用神仙聚寶丹。還有另一種情況,是由於氣血損傷而形成血塊,出現七癥八瘕等症狀,包括上氣逆嘔吐,下瀉痢五血,這時應該使用內炙散。對於血崩的人,如果服用煎藥無效,可能是火氣旺盛,這時應該使用三黃湯,去掉大黃,加入黃柏。

對於女性血崩不止的情況,這是由於衝任虛弱,臟腑虛冷所引起的。也有小腹急痛,伴有下赤白帶的情況,這時應該使用加減吳萸湯,或者艾煎丸。如果失血過多,導致氣血不足,四肢疲倦無力,應該使用增損四物湯。一般來說,女性血漏血脫時,應該固氣,這是古聖先賢的心法。首先應該補充胃氣,以幫助氣血生成,各種甘藥應該優先考慮,益胃昇陽湯就是這種藥方。人們普遍認爲這是補氣的藥,但其實甘藥能夠生血,這也是陰陽平衡的道理。

人體以谷爲寶,用藥量應該根據食量的多少來調整,藥氣不應該超過谷氣。如果有腹痛,可以加入少量烏藥和官桂。如果口渴,可以加入少量葛根。對於老年女性血崩,可以使用八物湯加上芩連。這是一種臨時急救藥物,但首先要確保胃氣充足。如果血崩服用煎劑無效,可以改用散子類藥物,例如棕灰鍋底墨、炒黑山梔、槐花、側柏、人參、黃耆、甘草等磨成粉末,用童便送下。如果製成丸劑效果更佳,或者使用小薊汁、藕汁調服。

經書上說:帶下血崩,脈象多爲浮動虛遲者生,實數者重。訣竅是:生地配伍蒲黃,黃芩黃柏清涼,人參加五味,解毒細煎湯,水煮空心服,崩中帶下良。突然發生的屬於血熱,應該養血清火,適合溫清散。血崩月久屬於虛寒,應該溫補,適合益母湯。如果寸口脈弦而大,弦表示氣血減少,大表示氣血空虛,氣血減少表示寒,氣血空虛表示虛,寒虛相搏,這種情況被稱爲革脈。

【溫清散】

歸身,熟地,白芍,黃連,黃芩,川芎,山梔(炒),黃柏(鹽炒,各一錢)

水煎服。

【益母湯】,涼血補血。

熟地,陳皮,香附,阿膠,益母草,白朮,蒲黃,甘草,黃芩(各一錢)

水煎,空心服。

【五灰散】,涼血止血

蓮房灰,黃絹灰,血餘,百草霜,棕灰,白芨

爲末,蜜丸,米飲下。

張三錫說:血崩有五種,青崩如藍色,黃崩如爛瓜,赤崩如絳澤,白崩如涕液,黑崩如瘀血。血崩不止,四物湯加上炒白朮、參、耆、香附、炒地榆、炒蒲黃、棕灰、升麻、血餘,水煎。頭暈頸強的,四物湯加上柴胡、防風。虛冷腹瀉的,四物湯加上官桂、附子、薑、棗,水煎。胃虛嘔吐的,四物湯加上人參、白朮。

虛煩失眠的,四物湯加上人參、淡竹葉。發寒發熱的,四物湯加上柴胡。血崩漏下五色的,使用赤石脂禹餘糧湯。

【槐芩散】,治療血崩不止

炒槐米(三兩),黃芩(二兩)

炒研爲末,每次服用五錢,用酒調服。

【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煅),禹餘糧(煅),牡蠣(煅),烏賊骨(去甲),伏龍肝,上肉桂(各等分)

爲細末,酒調服。

【鳧柴散】,專門治療婦女血崩。

地慄每年用一個,燒灰存性研服,溫酒送下。

【補宮湯】,治療血崩,身體寒熱。

熟地,白芍,阿膠,地榆,艾葉,川芎,歸身

水煎服。

【另一方】(也叫補宮湯),治療崩淋,衝任虛損。

赤石脂,地榆,歸身,艾葉,甘草,石菖蒲,白芍,川芎,蒲黃(炒),熟地,小薊

水煎,衝熱酒半杯服。

【益胃昇陽湯】

人參,白朮,黃耆,當歸,陳皮,黃芩,升麻,柴胡,甘草,神麯,姜,棗

水煎服。

【三黃湯】

黃芩,黃連,黃柏(鹽水炒)

【百補湯】,治療血淋。

大熟地,當歸,川芎,白芍,阿膠,新會皮,地榆(炒炭),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