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源

《醫方簡義》~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十二經考正

內左寸手少陰心,外左寸手太陽小腸

內左關足厥陰肝經,外左關足少陽膽經

內左尺足少陰腎,外左尺足太陽膀胱

內右寸手太陰肺,外右寸手陽明大腸

內右關足太陰脾,外右關足陽明胃經

內右尺足少陰腎命門相火,外右尺手少陽三焦

白話文:

心經在左手寸口內側,小腸經在左手寸口外側。

肝經在左手關脈內側,膽經在左手關脈外側。

腎經在左手尺脈內側,膀胱經在左手尺脈外側。

肺經在右手寸口內側,大腸經在右手寸口外側。

脾經在右手關脈內側,胃經在右手關脈外側。

腎經與命門相火在右手尺脈內側,三焦經在右手尺脈外側。

2. 分配臟腑辨正

3. 王叔和分配臟腑法

左寸(內心外小腸),左關(內肝外膽),左尺(內腎外膀胱)

右寸(內肺外大腸),右關(內脾外胃),右尺(內腎命門外三焦)

白話文:

左寸脈診斷的是心和小腸;左關脈診斷的是肝和膽;左尺脈診斷的是腎和膀胱。

右寸脈診斷的是肺和大腸;右關脈診斷的是脾和胃;右尺脈診斷的是腎的命門和三焦。

4. 張景岳分配臟腑法

左寸(內心外膻中),左關(內肝外膽),左尺(內腎外膀胱大腸)

右寸(內肺外胸中),右關(內脾外胃),右尺(內腎外小腸)

白話文:

左寸脈反映心臟和膻中(胸部中央)的狀況;左關脈反映肝臟和膽囊的狀況;左尺脈反映腎臟、膀胱和大腸的狀況。

右寸脈反映肺臟和胸部的狀況;右關脈反映脾臟和胃的狀況;右尺脈反映腎臟和小腸的狀況。

5. 李頻湖分配臟腑法

左寸(內心外膻中),左關(內肝外膽),左尺(內腎外膀胱小腸)

右寸(內肺外胸中),右關(內脾外胃),右尺(內腎外大腸)

白話文:

左寸脈診斷的是心臟(內)與膻中穴(外);左關脈診斷的是肝臟(內)與膽囊(外);左尺脈診斷的是腎臟(內)與膀胱、小腸(外)。

右寸脈診斷的是肺臟(內)與胸中(外);右關脈診斷的是脾臟(內)與胃(外);右尺脈診斷的是腎臟(內)與大腸(外)。

6. 內經分配臟腑法

左寸(內心外膻中),左關(內肝外膈),左尺(內腎外腹中)

右寸(內肺胸中以侯外),右關(內脾外胃),右尺(內腎外腹中)

以上王氏張氏李氏以及內經分配臟腑圖式。各有辨論。余以王氏為是。備錄參考以廣其義。

九宮八風圖式

坤,離,巽

兌,中,震

乾,坎,艮

凡冬至之日。太一星居坎葉蟄宮。四十六日。交立春居艮天留宮。四十六日。交春分居震蒼門宮。四十六日。交立夏居巽陰洛宮。四十五日。交夏至居離天宮。四十六日。交立秋居坤玄委宮。四十六日。交秋分居兌倉果宮。四十六日。交立冬居乾新洛宮四十五日。又交坎宮。

每年三百有六十六日一轉。凡坎離坤震艮兌之六宮。太一星各居四十六日。惟乾為天門。巽為地戶。各居四十五日。每歲由坎向艮而行。

凡太一居何宮。風向後面來為實風向面前來為虛風。如太一在坎。雖大剛風為實風。不能害人。惟風自南方來。即為虛風。即能傷人。余仿此。正南風名大弱風。(內應心外應絡脈)正北風名大剛風。(應乎內腎外應筋骨背肩膂)正西風名剛風。(內肺外皮膚)正東風名嬰兒風。

(內肝外筋)西北風為折風。(內外小腸)東北風為凶風。(內大腸外腋脅骨下支節)東南風為弱風。(內胃外肌肉)西南風為謀風。(內脾外肌)又如月建在子。風從子方來為實風。從午方來為虛風。余仿此。

又太一星。冬至日居坎葉蟄宮。第二日居艮天留宮。三日在震。四日在巽。五日在離。六日在坤。七日在兌。八日在乾。九日復坎宮。逐日排至三百六十六日一轉。亦是風從坐宮來為實風。向面前來為虛風。宜玩味焉。

又三盛者乘年之盛。(十二月大為年盛)逢月之滿(月大為月滿)得時之和(當溫而溫為時之和)三虛者乘年之衰(十二月小為年衰)遇月之空(月建小為月空)失時之和(如不當寒而寒為失和假如子午之年。少陰司天。陽明在泉。是二陰與二陽合德。天數二。地數二也。如丑未之年。太陰司天。太陽在泉。是三陰與三陽合德。天數三。地數三也。)

(如寅申之年。少陽司天。厥陰在泉。是一陰與一陽合德。天數一。地數一也。余例此。司天訣曰。子年少陰醜太陰。寅居少陽卯陽明。辰在太陽巳厥陰。午年仍在少陰掄。未太陰兮少陽申。酉是陽明次第分。戌屬太陽亥厥陰。逐一排來系順行。)

注曰。子午之年。少陰司天。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寒反勝之。治以甘溫。佐以苦酸辛。丑未之年。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寅申之年。少陽司天。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

以酸收之。以苦發之。以酸復之。卯酉之年。陽明司天。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熱反勝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辰戌之年。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苦甘。以咸泄之。熱反勝之。治以寒冷。佐以苦辛。巳亥之年。厥陰司天。風淫所勝。平以辛涼。

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泄之。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苦甘。○子午之年。陽明在泉。燥淫於內。治以甘辛。以苦下之。熱反勝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丑未之年。太陽在泉。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泄之。以辛潤之。熱反勝之。治以鹹冷。寅申之年。

厥陰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辛散之。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苦甘。以辛平之。卯酉之年。少陰在泉。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寒反勝之。治以甘溫。佐以苦酸辛。辰戌之年。太陰在泉。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濕甚而熱。平以苦溫。佐以甘辛。巳亥之年。少陽在泉。火淫於內。治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以酸復之。

白話文:

內經分配臟腑法

左寸对应内心与外膻中,左關对应内肝与外膈,左尺对应内腎与外腹部。

右寸对应内肺(胸中)与外(周身),右關对应内脾与外胃,右尺对应内腎与外腹部。

以上是王氏、張氏、李氏以及《內經》中關於臟腑分配的圖式,各有不同的說法,我認為王氏的說法較為正確,在此備錄以供參考,並擴展其意義。

九宮八風圖式

坤、離、巽

兌、中、震

乾、坎、艮

每年冬至當天,太一星位於坎宮(葉蟄宮)。經過四十六天,立春時移至艮宮(天留宮)。再過四十六天,春分時移至震宮(蒼門宮)。再過四十六天,立夏時移至巽宮(陰洛宮)。再過四十五天,夏至時移至離宮(天宮)。再過四十六天,立秋時移至坤宮(玄委宮)。再過四十六天,秋分時移至兌宮(倉果宮)。再過四十六天,立冬時移至乾宮(新洛宮),經過四十五天後,又回到坎宮。

每年三百六十六天運行一週期。太一星在坎、離、坤、震、艮、兌六宮各停留四十六天,只有乾宮(天門)和巽宮(地戶)各停留四十五天。每年太一星的運行方向是由坎宮開始,往艮宮方向移動。

太一星位於哪個宮位,風從背後吹來就為實風,從前面吹來就為虛風。例如太一星在坎宮,即使是強烈的北風(大剛風)也是實風,不會傷人;但如果風從南方吹來,就是虛風,就會傷人。以此類推。正南風稱作大弱風(內應心,外應絡脈),正北風稱作大剛風(內應腎,外應筋骨、背肩、膂),正西風稱作剛風(內應肺,外應皮膚),正東風稱作嬰兒風(內應肝,外應筋),西北風為折風(內外小腸),東北風為凶風(內大腸,外腋脅骨下支節),東南風為弱風(內胃,外肌肉),西南風為謀風(內脾,外肌)。同樣的,如果月建在子宮,風從子方來為實風,從午方來為虛風,以此類推。

太一星在冬至日位於坎宮(葉蟄宮),第二天在艮宮,第三天在震宮,第四天在巽宮,第五天在離宮,第六天在坤宮,第七天在兌宮,第八天在乾宮,第九天又回到坎宮。以此類推,每天依次運行,三百六十六天運行一週期。同樣的,風從坐宮(太一星所在宮位)吹來為實風,從前面吹來為虛風,值得細細玩味。

又,三盛者,指一年之盛(十二月大為年盛)、一月之盛(月大為月滿)、一時之盛(當溫而溫為時之和);三虛者,指一年之衰(十二月小為年衰)、一月之衰(月建小為月空)、一時之衰(如不當寒而寒為失和)。例如,子午年,少陰司天,陽明在泉,這是二陰二陽合德,天數二,地數二。例如,丑未年,太陰司天,太陽在泉,這是三陰三陽合德,天數三,地數三。

例如寅申年,少陽司天,厥陰在泉,是一陰一陽合德,天數一,地數一。以此類推。《司天訣》說:子年少陰,丑年太陰,寅年少陽,卯年陽明,辰年太陽,巳年厥陰,午年少陰,未年太陰,申年少陽,酉年陽明,戌年太陽,亥年厥陰,依次循環。

注:子午年,少陰司天,熱淫盛,宜用鹹寒,佐以苦甘,用酸收斂,若寒邪過盛,則用甘溫,佐以苦酸辛。丑未年,太陰司天,濕淫盛,宜用苦熱,佐以酸辛,用苦燥濕,用淡味瀉濕,若濕熱並盛,則用苦溫,佐以甘辛。寅申年,少陽司天,火淫盛,宜用酸冷,佐以苦甘,用酸收斂,用苦發散,再用酸收斂。卯酉年,陽明司天,燥淫盛,宜用苦溫,佐以酸辛,用苦瀉下,若熱邪過盛,則用辛寒,佐以苦甘。辰戌年,太陽司天,寒淫盛,宜用辛熱,佐以苦甘,用鹹味瀉寒,若熱邪過盛,則用寒冷,佐以苦辛。巳亥年,厥陰司天,風淫盛,宜用辛涼,佐以苦甘,用甘味緩解,用酸味瀉邪,若清邪過盛,則用酸溫,佐以苦甘。子午年,陽明在泉,燥邪內盛,宜用甘辛,用苦瀉下,若熱邪過盛,則用辛寒,佐以苦甘。丑未年,太陽在泉,寒邪內盛,宜用甘熱,佐以苦辛,用鹹味瀉寒,用辛味潤燥,若熱邪過盛,則用鹹冷。寅申年,厥陰在泉,風邪內盛,宜用辛涼,佐以苦甘,用辛味發散,若清邪過盛,則用酸溫,佐以苦甘,用辛味調和。卯酉年,少陰在泉,熱邪內盛,宜用鹹寒,佐以苦甘,用酸收斂,若寒邪過盛,則用甘溫,佐以苦酸辛。辰戌年,太陰在泉,濕邪內盛,宜用苦熱,佐以酸辛,用苦燥濕,用淡味瀉濕,若濕熱並盛,則用苦溫,佐以甘辛。巳亥年,少陽在泉,火邪內盛,宜用酸冷,佐以苦甘,用酸收斂,用苦發散,再用酸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