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簡義》~ 卷五 (2)
卷五 (2)
1. 大補陰丸
(方見腎經症),
統治五淋症。
2. 益母勝金丹
治經候前後不調等症。
大熟地(九蒸九曬砂仁酒滲)當歸(酒蒸各四兩),白芍(酒炒三兩),川芎(酒蒸一兩五錢)丹參(酒蒸三兩),茺蔚子(酒蒸四兩),香附(四製鹽酒醋薑汁各炒一兩)土炒白朮(四兩)
白話文:
九次蒸煮,九次曬乾地黃,用砂仁酒滲透;
各四兩當歸,用酒蒸過;
三兩白芍,用酒炒過;
一兩五錢川芎,用酒蒸過;
三兩丹參,用酒蒸過;
四兩茺蔚子,用酒蒸過;
香附四種,分別用鹽、酒、醋和薑汁各炒一兩;
四兩土炒白朮。
以上八味共末。以益母草(八兩)水酒各半熬膏。與前藥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早開水送下四錢。○如經水先期。加丹皮生地各二兩。○如經水後期。加肉桂五錢。
白話文:
把以上八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益母草(八兩)和水酒各一半熬成膏狀,與前面的藥末混勻,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桐子。每天早上用開水送服四錢。
○如果月經提前,則加入丹皮和生地各二兩。
○如果月經延後,則加入肉桂五錢。
3. 進退四物湯
(自制),
調經總方。加減而治。
熟地(五錢),當歸(三錢),酒炒白芍(一錢五分),川芎(一錢)
白話文:
熟地黃(25克),當歸(15克),米酒炒製的白芍藥(7.5克),川芎(5克)
水煎。○血熱先期者。加丹參丹皮益母草(各二錢)○血寒後期者。加肉桂(五分)牛膝香附(各二錢)○先腹痛而經至。小腹㽲痛者。加青皮(炒一錢)澤蘭香附延胡索(各二錢)青木香(四分)減去熟地一味。倍加川芎(一錢)○經淨而腹痛者。加人參(二錢)桂枝(五分)香附延胡(各二錢)減熟地一半。
白話文:
煮成湯服用。○經期未到而出現血熱症狀。可加入丹參、丹皮和益母草(各 2 錢)○經期已過出現血寒症狀。可加入肉桂(5 分)、牛膝和香附(各 2 錢)○出現腹痛後月經才來。小腹隱隱作痛者。可加入炒青皮(1 錢)、澤蘭、香附、延胡索(各 2 錢),青木香(4 分)。減去熟地一味。川芎增倍(1 錢)○月經乾淨後出現腹痛。可加入人參(2 錢)、桂枝(5 分)、香附、延胡(各 2 錢)。減去熟地一半。
加炒白芍(一錢五分)○帶下加鹿角霜(二錢)煅龍骨(二錢)左牡蠣(四錢)仙居白朮(二錢)砂仁(五分)去熟地川芎二味○白淫多者。加茯苓白朮東洋參(各一錢五分)進白芍一半。退熟地一半。○白淋多者。加琥珀(一錢)烏鰂骨(一錢)滑石淡竹葉(各三錢)○經水色黃而淡者。
白話文:
-
加入炒白芍(1.5錢)。
-
帶下病症加鹿角霜(2錢)、煅龍骨(2錢)、左牡蠣(4錢)、仙居白朮(2錢)、砂仁(0.5錢),去掉熟地和川芎。
-
白帶過多的情況下,加入茯苓、白朮、東洋參(每種1.5錢),增加白芍的一半,減少熟地的一半。
-
白淋症狀多者,加入琥珀(1錢)、烏鰂骨(1錢)、滑石、淡竹葉(每種3錢)。
-
經血顏色發黃且稀淡的患者,
加肉桂(五分)茺蔚子(三錢)黨參(三錢)柴胡(醋炒八分)○心神搖漾。加茯神(三錢)遠志肉(炒一錢)琥珀(八分)燈草(一丸)○如風虛暈眩者。加煨天麻(一錢)薑半夏(一錢)倍川芎(一錢)○如嘔者。加薑三片。川連(八分)薑半夏(一錢五分)淡吳萸(八分)減熟地一半○肢逆冷者。
加桂枝(七分)竹茹(一丸)薑三片。
白話文:
加入肉桂(五分)、茺蔚子(三錢)、黨參(三錢)、柴胡(醋炒八分)。心神不安、恍惚不寧。加入茯神(三錢)、遠志肉(炒一錢)、琥珀(八分)、燈草(一丸)。像是因為虛弱引起的暈眩。加入煨天麻(一錢)、薑半夏(一錢)、倍川芎(一錢)。出現嘔吐症狀。加入生薑三片、川連(八分)、薑半夏(一錢五分)、淡吳萸(八分),減少熟地一半。四肢逆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