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源

《醫方簡義》~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柴胡桂薑湯

輒投滋陰之劑。使血瘀留為根荄。致成損怯之症。良可悲也。古人治血。每投溫散。系是血熱則行。血寒則凝之意也。何謂血熱則行。實溫以行氣。氣行血亦行矣。切勿因溫散之論。而遽用熱劑也。考經旨因熱遠熱。因寒遠寒之意。可明其不偏於熱。不偏於寒也。在學者當知通變之治法也。

(內有肺癰肺痿二症見下肺經病治)血崩症(見後胎產門)

白話文:

柴胡桂薑湯

常常服用滋陰的藥物,反而讓淤血停滯成為病根,導致身體虛弱的病症,實在令人惋惜。古人治療血瘀,常常使用溫和散寒的藥物,這是因為血熱則能運行,血寒則會凝滯的道理。什麼是血熱則行呢?就是用溫和的藥物來運行氣血,氣血運行,血液自然也就流通了。但是絕對不能因為溫散的理論,就貿然使用溫熱的藥物。研讀經典,可以理解到「因熱遠熱,因寒遠寒」的用意,可以明白它並非偏向溫熱,也並非偏向寒涼。學習中醫的人,應該懂得通權達變的治療方法。

(肺癰、肺痿這兩種疾病,詳見下文肺經病的治療;血崩症,詳見後面的胎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