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簡義》~ 卷四 (1)
卷四 (1)
1. 卷四
心經病,菌怔忡、健忘、恩負義、不眠。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性柔,其體陰,其用靈。患怔忡者,定知憂勞太過,每多抑鬱,動其陰中之陽,加以腎水不足,腎中相火,無以上拱,心氣不得下交,遂致水火未濟之象。君火無以自立,相火不來扶助,所以心神搖漾,坐臥不寧,聞鬧聲,即煩悶不語。非不語也,是怠於語耳。心神情志,皆不安定,一意化兩意,欲食不食,全是他藏之氣,不來助陽所致。與癲癇癡呆,大相懸殊。近時醫家,往往誤解,以怔忡即癲癇癡呆之漸,謬也。怔忡者,血少也。癲者,靜而陰凝也。經云,重陰者癲,重陽者狂。癡呆者,全無知識也。古人治怔忡一症,必以歸脾湯、補心丹之屬。如健忘之症,即記即忘也。因脾藏志,心藏神,神志不足故健忘,亦以歸脾湯為主治之方也。凡不眠者,因失血症後,血舍一空,而神不守舍者,宜補心丹治之。或因傷寒雜症,而胃實失下者,宜承氣湯下之。古有不能臥因胃不和之語,下之,胃氣自和,即能眠也。或虛勞而不眠者,亦以補心丹主之。
(附癲癇癡呆辨證四條)
一,癲者,陰病也。經云,重陰者癲。或歌或笑,如醉如迷,其甚至不知穢潔。其候多靜而昏,宜陳無擇琥珀散,鎮攝其陰,調以心脾腎三經為宜。
一,狂者,陽病也。經云,重陽者狂。狂妄難千,由大驚大怒得之。邪在肝膽胃三經,而治法宜清不宜補也。瀉肝湯治之,或承氣湯下之。凡邪在陽明,胃實失下,亦發狂也,下之乃愈。(惟癡呆無治法,經云奪其食則巳,並無方也。)
一,癇者,痰迷心竅,阻其靈明之氣。古云,一陰一陽變亂謂之癇。須辨明五臟五聲,以分牛癇、馬癇、豬癇、羊癇、雞癇五症,然後治之,可中其竅也。必聆其聲以知其症。如病時肢搐,痰涎上潮,目瞪,聲重如牛吼者,名牛癇。如肢搐,頭搖,足擲,揚聲如馬鳴者,名馬癇。如身重,頭嘴向地,涎湧,聲出不響者,謂豬癇。開口而叫,吐涎足搐,聲如羊芉者,名羊癇。如兩手如舞,面赤,聲焦如雞鳴者,曰雞癇。皆不外乎五志之火,動擾不寧,痰阻內竅而成。治宜加減星附六君子湯為主,各加引經藥品以嚮導之可也。
白話文:
[卷四]
心臟疾病,例如心悸、健忘、情緒不穩、失眠等。
心臟是人體的君主之官,精神意識由此發出。它的特性溫柔,屬陰性,功能靈敏。患有心悸的人,肯定是憂慮勞累過度,經常鬱鬱寡歡,導致陰中之陽被擾動,再加上腎水不足,腎中相火無法上拱,心氣無法下交,形成水火不濟的狀態。心火無法自立,相火無法扶助,所以心神搖晃不安,坐臥不寧,聽到吵鬧聲就煩悶不語。不是不想說話,而是提不起勁說話。心神和精神意識都不安定,思緒混亂,想吃東西卻吃不下,都是因為其他臟腑的氣血不足,無法幫助心陽所致。這與癲癇、癡呆是大不一樣的。近來醫家常常誤解,認為心悸是癲癇、癡呆的早期症狀,這是錯誤的。心悸是血少引起的。癲癇是靜止狀態下陰氣凝滯。經書說:「陰氣過盛則癲癇,陽氣過盛則狂躁。」癡呆是完全沒有意識。古人治療心悸,常用歸脾湯、補心丹等藥物。至於健忘,是指記住後又忘記。因為脾臟主藏志,心臟主藏神,神志不足就健忘,也以歸脾湯為主方。凡是失眠,是因為失血症後,血液空虛,神志不守舍,宜用補心丹治療。或者因為傷寒等雜病,胃實氣滯不通,可用承氣湯瀉下。古籍記載有「不能睡眠是因為胃氣不和」的說法,瀉下後,胃氣自然調和,就能睡眠了。或者因虛勞而失眠,也以補心丹為主藥。
(附癲癇癡呆辨證四條)
一、癲癇是陰病。經書說:「陰氣過盛則癲癇。」患者或唱歌或大笑,像喝醉酒一樣迷迷糊糊,甚至不知潔淨。症狀多為靜止昏迷,宜用陳無擇琥珀散,鎮攝陰氣,調和心、脾、腎三經。
二、狂躁是陽病。經書說:「陽氣過盛則狂躁。」患者狂妄無理,多因大驚大怒而起。邪氣在肝、膽、胃三經,治療宜清不宜補。用瀉肝湯治療,或用承氣湯瀉下。凡邪氣在陽明經,胃實氣滯不通,也會發狂,瀉下就能痊癒。(但是癡呆沒有治療方法,經書說「奪其飲食即可」,並沒有具體的方劑。)
三、癇症是痰迷心竅,阻塞了心神之氣。古人說:「陰陽變亂就叫做癇症。」必須辨明五臟五聲,區分牛癇、馬癇、豬癇、羊癇、雞癇五種症狀,然後再治療,才能對症下藥。必須聽其聲音才能知道病症。例如發病時肢體抽搐,痰涎上涌,眼睛瞪大,聲音洪亮像牛吼一樣,叫做牛癇。肢體抽搐,頭搖晃,腳亂踢,聲音像馬叫一樣,叫做馬癇。身體沉重,頭和嘴向下,口水湧出,聲音低沉,叫做豬癇。開口叫喊,吐口水,腳抽搐,聲音像羊叫一樣,叫做羊癇。兩手像跳舞一樣,臉紅,聲音嘶啞像雞叫一樣,叫做雞癇。這些都是因為五志之火擾動不安,痰阻內竅造成的。治療宜加減星附六君子湯為主方,再加入引經藥引導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