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簡義》~ 卷二 (18)
卷二 (18)
1. 濕症
濕者,不燥之謂也。其質重,其氣濁,其體陰,其性下。有自上自下之殊。自上受者,霧露雨濕;自下受者,陰凝潮濕。夏秋之間,地氣上升,天氣下降,人在氣交之中,受而為病。內應乎脾,外傷乎氣。所以病者頭重肢重,身重體重。《經》云:「困於濕,首如裹。」能化火,亦能生痰。
自外受之,多著肌膚;自內受之,多在脾腎。腑受之而在大腸小腸。其傷人也,必先傷氣,繼傷營。不宜發表。故濕家汗之,必發痙厥。因多汗者必亡陽。古人所以有汗多亡陽之戒,又有濕家忌汗之語也。然夏間飲水過多,以及瓜果生冷之物,傷及脾陽,蘊於中宮,或化腫脹,
或化痰水。治以辛香和脾,溫暖補土為主。其脈短澀者難治,緩大者易醫;弦者木來乘土,滑者水來侮脾。總宜補土為主。如有邪,以御邪之法佐之,自無誤治之累矣。《金匱》云:「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如熏黃也。」濕外盛者,陽必內郁。濕盛故身疼,陽郁故發熱。又云: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張,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又云:「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又有濕兼風者,《金匱》云:「風濕相搏,一身盡痛,法當汗出而解。」
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其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但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又云:「病者一身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又有濕溫之病,頭脹耳聾,重感濕邪。濕化火,鼻血出,或有呃忒,咽喉欲閉,系濕邪阻其上竅,名曰濕溫。治以開肺解毒湯。惟濕症最多變幻,尚宜參考古書乃可。
白話文:
濕症
濕,指的是不乾燥的狀態。濕的性質沉重、氣息濁滯、屬陰性、趨向向下。濕邪的來源分為內外:外感者,來自霧露雨雪等;內生者,則因陰寒凝滯潮濕所致。夏秋之交,地氣上升,天氣下降,人處於天地之氣交感之際,容易感受濕邪而生病。濕邪內傷脾臟,外傷於人體的氣機。因此,病人會感到頭重、肢重、全身沉重。《內經》說:「困於濕,首如裹。」濕邪能化生為火,也能生痰。
外感濕邪,多侵犯肌膚;內生濕邪,多停滯於脾腎。若侵犯腑臟,則多見於大腸小腸。濕邪傷人,必先傷及人體的正氣,繼而損傷營氣。濕邪不宜發汗治療。因此,濕病患者若出汗,容易引起痙攣抽搐。因為大量出汗會耗損陽氣,古人因此有「汗多亡陽」的告誡,也有「濕家忌汗」的說法。然而,夏天飲水過多,或食用過多寒涼瓜果,傷及脾陽,濕邪停積於中焦,則可能化為腫脹,或化為痰飲。治療應以辛香溫和脾胃、溫暖補益脾土為原則。脈象短澀者難治,脈象緩大者容易治療;脈象弦緊者,是木氣乘克脾土;脈象滑數者,是水濕侮犯脾土。總之,治療濕病應以補益脾土為主。如有其他邪氣,則應配合祛邪之法,這樣就不會誤治了。《金匱要略》說:「濕家之病,一身皆痛,發熱,身體像染上黃疸一樣。」濕邪外盛,則陽氣必然內鬱。濕邪盛則身痛,陽氣鬱則發熱。又說:「濕病患者僅僅頭部出汗,背部發冷,喜歡蓋被靠近火;如果過早瀉下,則會出現呃逆,或者胸悶小便不利,舌苔如同胎垢一樣,這是因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口渴想喝水卻喝不下,所以口乾煩躁。」又說:「濕病患者瀉下後,額頭出汗,輕微喘息,小便通暢者會死亡;如果腹瀉不止,也會死亡。」還有濕邪兼夾風邪的,《金匱要略》說:「風濕相搏,一身疼痛,應該發汗才能解除。」
遇到連日陰雨天氣,醫生說:「可以發汗。」但是發汗後病情沒有好轉是為什麼呢?因為發汗後,汗出很多,只是風邪排出去了,濕邪仍然存在,所以病情沒有好轉。如果治療風濕病,只需微微出汗即可,風濕邪氣就能同時去除。又說:「病人全身疼痛,發熱,午後加重,這叫做風濕病。這種病是汗出當風,或者久受寒冷所致。」可以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療。
還有濕溫病,症狀是頭脹耳聾,因感受濕邪而加重。濕邪化熱,則鼻出血,或者呃逆,咽喉欲閉,這是因為濕邪阻礙了上焦,稱為濕溫病。治療用開肺解毒湯。總之,濕症變化多端,還需要參考古籍才能更好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