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簡義》~ 卷二 (13)
卷二 (13)
1. 涼膈散
元明粉(三錢),大黃(五錢),連翹(二錢),焦梔子(三錢),黃芩(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薄荷(一錢)加竹葉十片。白蜜三匙沖。丹溪涼膈散方。去芒硝大黃二味。加桔梗。治同。
一凡太陽腑症。膀胱之氣不化。口渴。宜五苓散以化氣治之。如熱結膀胱。小腹脹痛如狂。以桃仁承氣湯下之。
白話文:
涼膈散
配方:芒硝和去大黃的涼膈散,其成分為:元明粉三錢,大黃五錢,連翹二錢,焦梔子三錢,黃芩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薄荷一錢,另加竹葉十片。用三匙白蜜沖服。這是丹溪先生改良後的涼膈散,去除了原方中的芒硝和大黃,並加入了桔梗,療效與原方相同。
若為太陽經腑症,膀胱之氣失調,口渴,應使用五苓散來化解氣滯。如果因熱結膀胱導致小腹脹痛劇烈,則需用桃仁承氣湯攻下。
2. 五苓散
桂枝(八分),豬苓(四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澤瀉(三錢)水煎。
白話文:
五苓散:桂枝八分,豬苓四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澤瀉三錢,水煎服。
3. 桃仁承氣湯
桃仁(十粒),元明粉(三錢),大黃(四錢),桂枝(八分),炙甘草(五分)水煎。或加澤蘭二錢以行氣分。
脈候傷寒之脈。緩大者昌。沉微小促。症反倉皇。洪緊滑數。初病則康。若遇日久。何敢云臧。溫邪脈象。微澀者殃。弦緊則甚。非躁即狂。若云類症。以此為綱。陽脈見之。宜瀉宜涼。陰脈見之。溫通之方。症象一反。不必商量。不忍坐視。仔細加詳。
白話文:
桃仁承氣湯:
使用十粒桃仁、三錢元明粉、四錢大黃、八分桂枝、五分炙甘草煎水服用。如果需要促進氣血運行,可以再加兩錢澤蘭。
脈象診斷:傷寒脈象,脈搏緩慢有力者病情較好;脈沉弱微小而急促,症狀卻危急者病情凶險;脈搏洪大緊緊滑利數者,病程初期則病情較佳;若病情拖延日久,則難以預料。溫邪的脈象,脈搏微澀者病情危重;脈弦緊者病情更甚,不是躁動就是狂妄。如果出現類似的症狀,以此方為治療原則。陽脈出現此種脈象,宜瀉熱解毒;陰脈出現此種脈象,則應溫通經脈。症狀如果相反,則不必考慮此方;若見此症狀,不可坐視不管,需仔細辨證施治。
4. 暑症
(附中暑,冒暑,傷暑,暍症,暑風,伏暑,暑厥)
暑者。後夏至而起。因天氣一動。而蒸淫熱迫。地氣一升。而穢濁上騰。人之患也。由口鼻吸受。氣分被阻而先傷。不能輸化而升降失度。水穀蘊蓄而濕亦停滯。故曰暑必挾濕。其病者發熱頭脹。自汗心悸。舌淡且紅。口微渴。宜輕清理氣。大忌發表。恐重傷其衛陽也。若衛陽一傷。
有昏憒亡陽之變。古人云。暑家忌汗。是要道也。○中暑者。因其人陽氣先傷。不能外衛。先有伏寒在內。一觸暑邪。即暈眩昏迷。不省人事。指甲青。唇口青。肢冷如冰。自汗如珠。凝而不流。系內受伏寒。外應暑熱。脈必雙伏。法在不治。危在旦夕。急用通關散以吹入鼻中。
得嚏則生。無嚏則死。即用大順散為主。加附子以祛內寒。加川連以清心營。或用獨參湯以先扶正氣。然後用藥為妥。緩則不救。○冒暑者。必奔走道路。吞飢受餓。氣不充體。暑邪上冒。頭目眩暈。心神慌亂。壯熱氣粗。脈必浮滑。急用黃連香薷飲。以溫散之。或有腹瀉者。
以縮脾飲清之。凡世俗間動云痧氣。妄加針刺。傷其營血。致血不榮筋。有昏痙轉筋之變。而不可救藥。宜加察之可也。○夫傷暑者。因受暑而傷。暑熱傷氣。一受暑邪。不急調治。漸入營分。陽已外泄。陰氣更被耗散。陰陽兩虛。形若虛勞。內熱外寒。脈必虛數。東垣清暑益氣湯最妙。
如胃中痞滿者。去黃耆甘草可也。○暍者。是重傷於暑也。金匱云。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齒板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以白虎加人參湯。最為妥恰。
然後人鮮有增減。宜細玩之。○暑風者。是夏月傷風也。宜香葛湯治之。○又有伏暑之病。古所未著。並無發明。近時所云伏暑者。即葉天士先生為伏氣之疾。從秋分以前。暑邪未消。至秋分以後。而患暑病。名為伏氣。又云秋時晚發即俗名伏暑之病耳。其脈滯。其形怯。口舌黏膩。
或微有寒。或單發熱。熱時脘痞氣窒。渴悶煩悗。每至午後。則病甚矣。入暮更劇。熱至天明。得汗則諸恙悉減。日日如是。必三候外邪氣方解。日減一日而始全愈。倘治不得法。不治者甚多。治之之法。宜存陰清營。潤燥清氣。最為妥洽。○又暑厥之病。即內經熱深厥亦深之意。
因暑邪鬱於上焦。伏火由內而升。陽氣升騰。陰熱內灼。自下而上。由內應外。或挾起肝陽致陡然厥逆。肢冷麵赤。宜自制抑陽清暑湯治之。大忌發散峻表等劑。恐致氣脫。戒之戒之。用蘇合丸擦牙亦穩。
白話文:
暑症
暑病始於夏至之後,因天氣悶熱蒸騰,地氣上升污濁,人體吸入暑邪而發病。暑邪阻礙氣機升降,水穀停滯,故暑病必兼濕邪。症狀為發熱、頭脹、自汗、心悸、舌淡紅、口微渴。治療宜輕清利氣,忌諱發散,以免傷及衛陽。若衛陽受損,則可能昏迷甚至亡陽。古人云:「暑家忌汗」,此乃要訣。
中暑,因陽氣先傷,不能抵禦外邪,內有伏寒,遇暑邪即暈眩昏迷,不省人事,指甲青紫,唇口青冷,肢體冰冷,自汗如珠卻凝而不流。此乃內寒外熱,脈象必沉伏,病情危急,需立即用通關散吹入鼻中,噴嚏則生,否則危及性命。亦可用大順散為主方,加附子溫陽,加川連清心,或先用獨參湯扶正,再用其他藥物。治療需迅速,延誤則難以挽回。
冒暑,多因奔走勞累,飢餓疲乏,氣血不足,暑邪上犯,症狀為頭暈目眩,心慌意亂,壯熱氣粗,脈浮滑。急需用黃連香薷飲溫散,若有腹瀉,則用縮脾飲。民間妄用針刺治療痧氣,易傷及營血,導致昏痙抽搐,不可救藥,需謹慎。
傷暑,因受暑邪而病,暑熱傷氣,未及時治療,則暑邪深入營分,陽氣外泄,陰氣耗損,導致陰陽兩虛,狀如虛勞,內熱外寒,脈虛數。東垣清暑益氣湯最為合適,若胃中痞滿,可去黃耆、甘草。
暍,乃暑邪重傷之症。太陽中暑,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脈弦細芤遲,小便不利,毛髮聳立,手足逆冷,稍動則發熱,口乾,齒燥。若發汗則惡寒加重,溫針則發熱加重,瀉下則小便增多。宜用白虎加人參湯,用量需細心調整。
暑風,即夏月傷風,宜用香葛湯治療。
伏暑,古籍未載,近時所指乃葉天士先生所說的伏氣之疾,即秋分前暑邪未消,至秋分後發病,稱為伏氣,俗稱伏暑。其脈象遲滯,形體虛弱,口舌黏膩,或微寒或單純發熱,熱時脘腹痞滿,氣悶煩躁,午後加重,入夜更甚,熱至天明,得汗則諸症減輕,如此反覆,需三候方能痊癒。治療失當,則難以治愈,宜滋陰清營,潤燥清氣。
暑厥,即內經所云「熱深厥亦深」,暑邪鬱於上焦,伏火內升,陽氣上浮,陰熱內灼,由下而上,內外相應,或因肝陽上亢而突然厥逆,肢冷面赤。宜用自制抑陽清暑湯,忌發散峻烈之藥,以免氣脫。可用蘇合丸擦牙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