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簡義》~ 卷二 (11)
卷二 (11)
1. 炙甘草湯
(即復脈湯),
治邪去陰虛。自汗潮熱。口微渴。
炙甘草(一錢),阿膠(一錢五分),麻仁(炒三錢),桂枝(三分),生地(五錢),麥冬(去心三錢),東洋參(一錢),生薑(三片)
一凡夏月頭痛發熱。項強口渴。不惡寒。反惡熱。此陰虛陽勝。感熱邪而起。較之暑邪。變幻更速。脈大者。宜先清表邪。恐邪正互傷。以柴葛解肌湯為治。如脈虛者。以保陰湯為主治。此即類傷寒也。
白話文:
炙甘草湯(即復脈湯)
治療邪氣侵犯導致陰虛的症狀:自汗、潮熱、口略渴。
藥方組成:炙甘草(1錢)、阿膠(1錢5分)、麻仁(炒3錢)、桂枝(3分)、生地黃(5錢)、麥冬(去心3錢)、東洋參(1錢)、生薑(3片)。
夏季頭痛發熱、頸項僵硬、口渴、不惡寒而反惡熱,這是陰虛陽盛,感受熱邪所致。與一般的暑邪相比,病情變化更快。脈象強勁者,應先清解表邪,以免邪正兩傷,宜用柴葛解肌湯。如果脈象虛弱,則應以保陰湯為主。這類情況與傷寒相似。
2. 柴葛解肌湯
柴胡(一錢五分),葛根,赤芍,黃芩,知母,貝母(各一錢),炙甘草(八分),生地(四錢),丹皮(二錢)加竹葉二十片。
白話文:
柴葛解肌湯組成:柴胡1.5克,葛根、赤芍、黃芩、知母、貝母各1克,炙甘草0.8克,生地4克,丹皮2克,加竹葉20片。
3. 保陰湯
(自制)
南沙參(三錢),麥冬(去心三錢),五味子(九粒),桔梗(一錢),蘇梗(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知母,貝母(各一錢),橘紅(八分),桑葉,神麯(各二錢)加竹葉二十片。生薑一片。
一凡秋間寒暑互傷。頭痛發熱。口不大渴。惡寒無汗。舌白而滑。欲作痙症。此先受暑以傷氣分。繼受驟寒以傷營分。最難治之。世醫俱認暑濕之症。然暑濕之象。有汗口渴。此因氣血俱傷。邪氣與正氣相搏。故欲痙也。形類傷寒而非傷寒。前人尚未分別。故補之以俟指正。治以清燥解肌湯。否則清燥救肺湯亦可。
白話文:
保陰湯
(自行製作)
將南沙參三錢、麥冬(去心)三錢、五味子九粒、桔梗一錢、蘇梗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知母一錢、貝母一錢、橘紅八分、桑葉二錢、神麴二錢,以及二十片竹葉和一片生薑,一同煎煮。
秋天時,寒暑交替,容易讓人頭痛發熱、不太口渴、惡寒無汗、舌苔白滑,甚至可能出現痙攣。這是先受暑熱傷了氣分,接著又受突然的寒冷傷了營分,非常難治。很多醫生都誤認為是暑濕病,但暑濕病通常會有汗出和口渴的症狀。這種病是因為氣血都受損,邪氣和正氣互相搏鬥,所以才會想痙攣。它看起來像傷寒,但實際上又不是傷寒,以前的人沒有區分清楚,所以我用這個方法來治療,希望能得到指正。治療方法是用清燥解肌湯,或者清燥救肺湯也可以。
4. 清燥解肌湯
(自制),
治類傷寒無汗者。
冬桑葉(一錢五分),葛根(一錢),麥冬(去心),杏仁(光各三錢),大麻仁(炒三錢),石膏(三錢),蜜炙麻黃(七分),神麯(三錢),焦梔子(三錢)加竹茹一丸。生薑三片。
白話文:
清燥解肌湯
此方用於治療類似傷寒,但沒有汗症的疾病。
藥材包含:冬桑葉(1.5克)、葛根(1克)、麥冬(去心,份量同葛根,約1克)、杏仁(去皮、尖,3克)、炒大麻仁(3克)、生石膏(3克)、蜜炙麻黃(0.7克)、神麴(3克)、焦梔子(3克)以及竹茹(份量未註明,需另加)。另加生薑三片。
5. 清燥救肺湯
治類傷寒有汗者。
桑葉(三錢),杏仁(光),麥冬(去心各三錢),石膏(二錢),甘草(五分),大麻仁(炒三錢),人參,阿膠(各一錢)加枇杷葉五片。(去毛)
一凡痙症角弓反張。系木來剋土。不論有汗無汗。以六一順氣湯下之。此治溫病痙症。形類傷寒者。與金匱中論痙病不同。仲景治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脈遲。曰柔痙。宜栝蔞桂枝湯。方見正傷寒。又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欲作剛痙。宜葛根湯。方見前陽明症。
如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下之。可與者。未能確與也。宜酌之可也。大承氣湯。見前厥陰經症。
白話文:
清燥救肺湯
治療傷寒,並伴隨出汗的症狀。
藥方:桑葉、杏仁(去皮)、麥冬(去心)各三錢,石膏二錢,甘草五分,炒大麻仁三錢,人參、阿膠各一錢,枇杷葉五片(去毛)。
另:凡是因痙攣而導致角弓反張(即頭頸後仰)的疾病,是因為木克土(五行相剋)造成的,不論有沒有出汗,都應該服用六一順氣湯治療。此法治療溫病引起的痙攣,症狀類似傷寒,但與《金匱要略》中記載的痙病不同。《傷寒論》中提到,太陽病,發熱出汗但不惡寒,脈象遲緩,稱為「柔痙」,應該服用栝蔞桂枝湯(方劑見《傷寒論》);又太陽病,發熱不出汗反而惡寒,將要發展成「剛痙」,應該服用葛根湯(方劑見前文陽明病)。
如果出現胸悶、口噤(嘴巴閉合)、臥床不能平躺、腳抽筋、並且必然伴隨牙關緊閉的症狀,可以考慮服用大承氣湯。但這裡說的「可以服用」,並不是一定都要服用,需要根據病情酌情決定。(大承氣湯方劑見前文厥陰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