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簡義》~ 卷二 (4)
卷二 (4)
1. 資壽解語湯
治中風。脾腎兩虛。木旺風盛。牙關緊急。舌強難言。半身不遂等症。
羌活(一錢五分),泡淡附子,防風,煨天麻(各一錢),羚羊角(鎊一錢),棗仁(一錢),肉桂(五分研沖),炙甘草(五分),加竹瀝(五錢衝入),薑汁(二匙沖)水煎。
白話文:
資壽解語湯
治療中風,以及脾腎兩虛、肝木旺盛、風邪盛行,症狀包括牙關緊閉、舌頭僵硬難以說話、半身不遂等。
藥方組成:羌活1.5克,炮製過的附子1克,防風1克,煨製過的天麻1克,羚羊角1克,棗仁1克,肉桂0.5克(研磨後沖服),炙甘草0.5克,另加竹瀝5克(沖入藥液),薑汁2匙(沖入藥液)。水煎服。
2. 補偏愈風湯
(自制),
治氣血虛弱。內風沸騰。不拘左偏右偏。兩手足俱廢之症。總以氣血兼補立法。氣能生血。血活。風自滅矣。
人參(三錢),熟地黃(六錢),茯苓(三錢),生黃耆(六錢),炙黃耆(三錢),白朮(二錢),赤芍藥(一錢),當歸(三錢),杜仲(酒炒三錢),懷牛膝(三錢),羌活,獨活(各一錢半),桂枝(八分)加桑寄生(八錢)煎湯代水煎服。
白話文:
補偏愈風湯
此方用於治療氣血虛弱,導致內風沸騰,不論是左側或右側肢體癱瘓,甚至四肢皆廢的症狀。方劑的原則是同時補益氣血,因為氣能生血,血液暢通,內風自然就會消除。
藥方組成:人參三錢、熟地黃六錢、茯苓三錢、生黃耆六錢、炙黃耆三錢、白朮二錢、赤芍藥一錢、當歸三錢、酒炒杜仲三錢、懷牛膝三錢、羌活一錢半、獨活一錢半、桂枝八分、桑寄生八錢。將所有藥材煎煮成湯服用。
3. 九味羌活湯
治中風初起挾寒。寒熱往來欲痙者。
羌活,防風,蒼朮(各一錢),細辛,白芷(各五分),川芎,黃芩(酒炒各一錢半),生地黃(四錢),生甘草(八分)加姜三片。棗兩枚。蔥白三莖。水三杯煎。
白話文:
九味羌活湯
治療中風初期伴有寒邪,寒熱交替、欲發痙攣的症狀。
4. 人參敗毒散
治中風挾暑。有汗惡風。
人參(一錢五分),茯苓(三錢),生甘草(八分),枳殼,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獨活,川芎,薄荷(各一錢)加姜三片。
白話文:
人參敗毒散
治療中風伴隨暑熱,患者出汗且怕風的症狀。
處方:人參1.5克,茯苓3克,生甘草0.8克,枳殼、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獨活、川芎、薄荷各1克,生薑3片。
5. 羌活勝濕湯
治中風挾濕化腫。或風濕搔癢之症。
羌活,獨活(各一錢),川芎,甘草,防風(各八分),蔓荊子(一錢),藁本(五分)水煎。
白話文:
羌活勝濕湯治療中風伴隨濕邪導致的腫脹,或風濕引起的搔癢症狀。
藥方:羌活、獨活各一錢,川芎、甘草、防風各八分,蔓荊子一錢,藁本五分,水煎服。
6. 滋燥養榮湯
治風燥症。唇焦無汗乾枯之症。
熟地(八錢),生地,秦艽(各三錢),黃芩(酒炒),白芍(各一錢),當歸(三錢),防風,甘草(各五分)加竹葉十片。
白話文:
滋燥養榮湯
此方治療風燥症,症狀表現為嘴唇乾燥、無汗、皮膚乾枯。
藥材組成:熟地黃八錢、生地黃三錢、秦艽三錢、酒炒黃芩一錢、白芍藥一錢、當歸三錢、防風五分、甘草五分,另加竹葉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