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簡義》~ 卷二 (3)
卷二 (3)
1. 天麻丸
治風由濕熱而生。熱勝則痛。濕勝則重。此係養血清熱。滲濕治風之法。(一方加獨活六兩)
煨天麻,懷牛膝(酒焙),川萆薢,元參(各六兩),杜仲(酒炒七兩),附子(泡一兩),羌活(十兩),當歸(十兩),生地黃(十六兩)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
白話文:
天麻丸
此方治療因濕熱導致的風症。熱盛則疼痛,濕盛則肢體沉重。此方滋養血液,清熱利濕,祛風。 (某一配方中另加獨活六兩)。
將天麻煨熟,懷牛膝(酒炙),川萆薢,元參(各六兩),杜仲(酒炒七兩),附子(炮製一兩),羌活(十兩),當歸(十兩),生地黃(十六兩)研磨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溫酒送服。
2. 豨薟丸
治風寒濕合而成痹。足不能行者。
用豨薟草一味。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採葉。九蒸九曬。用酒蜜蒸曬。曬乾為末蜜丸。如桐子大。空腹溫酒送下百丸。
白話文:
豨薟丸治療因風寒濕邪結合導致的痹症,症狀表現為腳不能行走。
取豨薟草,在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採摘葉子,經過九蒸九曬(反覆蒸煮和曬乾),用酒和蜂蜜一起蒸曬,曬乾後磨成粉末,做成像桐子一樣大小的蜜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一百丸。
3. 二丹丸
治中風神志不安。怔忡健忘。
丹參,天冬,熟地黃(各一兩五錢),甘草(一兩),麥冬(去心),茯苓(各一兩),遠志(去心)石菖蒲(各五錢)共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硃砂為衣。開水送下。
白話文:
二丹丸
治療中風導致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健忘等症狀。
藥方組成:丹參、天冬、熟地黃各1.75克,甘草1.5克,麥冬(去心)、茯苓各1.5克,遠志(去心)、石菖蒲各0.75克。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劑,每丸裹以硃砂,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開水送服。
4. 地黃飲子
(河間),
治四肢緩縱不收。語言不出。四肢不收曰風痱。口不能言曰風喑。系水不生木。風火皆勝。此方引火歸水。水生木而風熄也。
熟地(八錢),山萸肉(一錢),石斛(三錢),麥冬(去心二錢),北五味(四分),石菖蒲(四分)遠志肉(六分),茯神(五錢),淡蓯蓉(四錢),肉桂(七分),泡淡附子(二錢),巴戟肉(二錢),薄荷(一錢)加姜三片。棗五枚。
白話文:
地黃飲子
治療四肢鬆弛無力,不能自主活動,說不出話的症狀。四肢不能收縮稱為風痱,口不能言稱為風喑。這是因為體內水液不足,導致木氣不能生長,風火邪氣都過盛。此方通過引導火邪歸於水,使水氣滋生,從而熄滅風火邪氣。
藥方組成:熟地黃八錢,山茱萸肉一錢,石斛三錢,麥冬(去心)二錢,北五味子四分,石菖蒲四分,遠志肉六分,茯神五錢,淡蓯蓉四錢,肉桂七分,炮製過的淡附子二錢,巴戟天二錢,薄荷一錢,生薑三片,大棗五枚。
5. 獨活湯
(丹溪),
治瘛瘲昏憒。血虛風盛。心神不寧。
獨活,羌活,防風,川芎(各一錢),當歸(三錢),人參,姜半夏(各一錢),細辛,石菖蒲(各五分),茯苓(三錢),遠志肉,白薇(各八分),甘草(三分)加姜三片。棗三枚煎服。
白話文:
獨活湯
治療癲癇昏迷,症狀表現為血虛風盛,心神不安。
藥方組成:獨活、羌活、防風、川芎各一錢,當歸三錢,人參、半夏(姜製)各一錢,細辛、石菖蒲各五分,茯苓三錢,遠志、白薇各八分,甘草三分,加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水煎服。
6. 順風勻氣散
治喎僻偏枯。口舌難言之症。
白朮(二錢),烏藥(一錢),煨天麻(一錢),白芷,人參,蘇葉,木瓜,青皮(炒各一錢),炙甘草(四分),沉香(研末五分)加姜三片煎。
白話文:
順風勻氣散
治療口歪眼斜、半身不遂、口齒不清等症狀。
配方:白朮二錢,烏藥一錢,炮製過的天麻一錢,白芷一錢,人參一錢,蘇葉一錢,木瓜一錢,炒青皮一錢,炙甘草四分,沉香(研磨成粉)五分,再加三片生薑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