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解》~ 附余 (7)
附余 (7)
1. 石蜜
即蜂蜜。以生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今用河南白蜜。蓋採梨花釀成。殊勝他產。綱目果部別載石蜜。即今冰糖也。
白話文:
蜂蜜,是從山中的石頭縫隙裡採集到的。顏色像白色油脂一樣的蜂蜜是最好的。現在一般使用的是河南的白蜜,據說是蜜蜂採梨花釀成的,品質比其他地方的蜂蜜更好。《本草綱目》的果部另外記載的石蜜,其實就是現在的冰糖。
2. 紫河車
古之本草。不分部類。於人僅用發皮。海藏湯液。旁附人尿。亦不立人部。蓋藥本人胞。重在人也。用之及人。且列人部。失則已甚。人胞創自陳氏拾遺。綱目雖收而未以為是。引崔行功只言治人之虛失癆瘵偶用之。崔行功云。炮炙入藥。令兒慘夭。於心何忍。瀕湖又言吳燮山大造丸用此。
然諸藥皆平補。內即無人胞。亦可服餌。今吳門郭氏論此方。謂如陰虛精涸。水不制火。發為咳嗽吐血。骨蒸盜汗等症。屬陽盛陰虛。服此耗將竭之陰。為患非細。夫病未甚不必服。病既甚又不宜服。則後之纂述者於此藥此方俱逸之可也。
白話文:
古時候的本草書籍,沒有將藥材分類。關於人體的部分,只用到頭髮和皮膚。李杲的《湯液本草》將人尿放在旁邊,也沒有歸類在人部。因為藥材本身來自於人的胞胎,重點在於「人」,如果將它歸類為人部,就太過分了。人胞胎作為藥材的用法,始於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雖然收錄了,但並未認同,引用崔行功的說法,只說用來治療人的虛弱、勞損等偶爾會用到。崔行功說,如果用炮製過的胎盤入藥,會讓小孩夭折,這於心何忍?李時珍又說,吳燮山大量用胎盤來製作藥丸。
然而,那些藥丸中的其他藥材都屬於平和的補品,就算沒有胎盤,也可以服用。現在吳門的郭氏評論這個藥方,認為如果遇到陰虛精液枯竭、水無法制約火氣,導致咳嗽吐血、骨蒸盜汗等症狀,屬於陽氣過盛、陰液虛弱的情況,服用胎盤會耗損將要枯竭的陰液,造成的危害不小。如果病情不嚴重,就不必服用;病情嚴重,又更不適合服用。那麼,後來的編纂者,對於這個藥材和藥方,都可以將它省略掉。
3. 附考
藥性本草,宋掌禹錫謂藥性論四卷。多與本草戾。未知何人撰。綱目云。即藥性本草。甄權著也。甄權當唐太宗時。年一百二歲。帝臨訪藥性。因上此書。按唐書權本傳。貞觀中權已百歲。太宗幸其舍。視飲食。訪逮其術。擢朝散大夫。尋卒。年一百三歲。所撰脈經針方明堂等圖。
傳於時。其弟立言亦精醫。藝文志載甄權脈經一卷。針經鈔三卷。針方一卷。明堂人形圖一卷。甄立言本草音義七卷。又本草藥性三卷。古今錄驗方五十卷。則藥性屬立言。然多一卷。恐並非立言本。綱目實指甄權。未穩。不若但稱藥性本草也。
卷帙次第,古本但列上中下三品。不分部類。自後各家編次不同。綱目先水火土金石。解要曰草。曰木曰苞。木。曰金石。曰人。曰獸。曰魚蟲。曰果。曰菜谷。今改編先草木。藥之本也。次竹。竹說文以草名之。其實非草非木。自為一種。解要依綱目稱苞木。不若竟稱竹部。
次果實。蓋不離乎草木。次金石。古本草首金石。固藥所重也。次谷菜禽獸蟲魚。強半日用所需。兼屬已疾。人則依綱目最後。綱目謂由賤至貴。愚意藥物已多。必欲近取諸身。以其餘焉者可。今姑仍舊。且去紫河車。進人中黃。稱近余附載。庶幾穩當也。
白話文:
關於藥物性質的書籍,《藥性本草》,宋代的掌禹錫認為這本書有四卷,內容很多地方與《本草》不同,不知道是誰寫的。《本草綱目》說,這就是《藥性本草》,是甄權寫的。甄權是唐太宗時期的人,活到一百零二歲,皇帝親自去拜訪他詢問藥物性質,他就獻上了這本書。根據《唐書》中關於甄權的本傳記載,貞觀年間甄權已經一百歲了,太宗皇帝到他家看他的飲食,並詢問他的醫術,於是任命他為朝散大夫,不久就去世了,享年一百零三歲。他所寫的《脈經》、《針方》、《明堂圖》等醫書在當時流傳。他的弟弟甄立言也很精通醫術,《藝文志》記載有甄權的《脈經》一卷、《針經鈔》三卷、《針方》一卷、《明堂人形圖》一卷,還有甄立言的《本草音義》七卷、《本草藥性》三卷、《古今錄驗方》五十卷。因此,《藥性本草》應該是屬於甄立言的,但是卷數多了一卷,恐怕也不是甄立言寫的。《本草綱目》硬說是甄權寫的,並不穩妥,不如就稱作《藥性本草》就好。
關於書籍的編排順序,古代的版本只是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沒有分類。之後各家編排順序不同。《本草綱目》先是水、火、土、金、石,然後是「解要」所說的草、木、苞木、金石、人、獸、魚蟲、果、菜谷。現在我改編成先草木,因為這是藥物的根本,接著是竹。竹在《說文解字》中被歸為草,但其實既不是草也不是木,自成一類。「解要」按照《本草綱目》的說法稱之為苞木,不如直接稱為竹部。
接下來是果實,因為它離不開草木。然後是金石,古本草把金石放在最前面,可見它們是重要的藥物。接著是谷、菜、禽、獸、蟲、魚,這些大部分是日常所需的,也與疾病有關。人則按照《本草綱目》放在最後。《本草綱目》認為這樣是由低賤到高貴的排列。我認為藥物已經很多了,必須要就近取材,從自身開始,其餘的可以放在後面。現在我暫時沿用舊的排序,並且去掉紫河車,加入人中黃,稱之為「近餘附載」,這樣可能比較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