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編

《婦科心法要訣》~ 調經門 (1)

回本書目錄

調經門 (1)

1. 婦科總括

男婦兩科同一治,所異調經崩帶癥。嗣育胎前併產後,前陰乳疾不相同。

2. 天癸月經之原

先天天癸始父母,後天精血水穀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沖盛月事行。

3. 婦人不孕之故

不孕之故傷任沖,不調帶下經漏崩,或因積血胞寒熱,痰飲脂膜病子宮。

4. 月經之常

月經三旬時一下,兩月並月三居經,一年一至為避年,一生不至孕暗經。

5. 月經異常

經期吐血或衄血,上溢妄行曰逆經。受孕行經曰垢胎,受孕下血漏胎名。

6. 外因經病

天地溫和經水安,寒凝熱沸風蕩然,邪入胞中任沖損,婦人經病本同參。

7. 內因經病

婦人從人不專主,病多憂忿鬱傷情,血之行止與順逆,皆由一氣率而行。

8. 不內外因經病

血者水穀之精氣,若傷脾胃何以生,不調液竭血枯病,合之非道損傷成。

9. 血色不正病因

血從陽化色正紅,色變紫黑熱之徵,黃泔淡紅濕虛化,更審瘀塊黯與明。

10. 氣穢清濁病因

熱化稠黏臭必穢,寒化清徹臭則腥,內潰五色有臟氣,時下而多命必傾。

11. 愆期前後多少

經來前後為愆期,前熱後滯有虛實,淡少為虛不脹痛,紫多脹痛屬有餘。

12. 經行發熱時熱

經行發熱時潮熱,經前血熱經後虛,發熱無時察客熱,潮熱午後審陰虛。

13. 經行寒熱身痛

經來寒熱身體痛,當分榮衛與虛實,有汗不脹衛不足,無汗而脹榮有餘。

14. 經行腹痛

腹痛經後氣血弱,痛在經前氣血凝,氣滯腹脹血滯痛,更審虛實寒熱情。

15. 經行瀉吐

經行泄瀉是脾虛,鴨溏清痛乃寒濕;胃弱飲傷多嘔飲,食傷必痛吐其食。

16. 錯經妄行成吐衄崩

逆行吐血錯行崩,熱傷陰陽絡妄行;血多熱去當用補,血少雖虛須主清。

17. 經水過多兼時下白帶

多清淺淡虛不攝,稠黏深紅熱有餘,兼帶時下濕熱穢,形清腥穢冷濕虛。

18. 調經證治

補養元氣四君子⑴,參苓朮草棗生薑。異功⑵加陳兼理氣。虛痰橘半六君湯⑶。嘔吐香砂六君子⑷。渴瀉七味⑸藿葛香。脾瀉參苓白朮散⑹,薏桔山蓮砂扁方。思慮傷脾損心血,歸脾⑺歸耆棗遠香。減參加柴歸芍薄,逍遙⑻調肝理脾方。合物八珍⑼兼補血。耆桂十全大補湯⑽,去參苓朮雙和飲⑾。去芎加陳養榮湯⑿。脾胃虛寒吐且瀉,理中⒀減苓加乾薑

附方:

四君子湯人參白朮(土炒),茯苓(各二錢),甘草(一錢)

上銼,薑棗水煎服。

異功散:人參,白朮(土炒),茯苓(各二錢),甘草(炙五分),陳皮(二錢)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六君子湯:人參,白朮(土炒),茯苓,半夏,陳皮(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銼,薑棗水煎服。

香砂六君子湯:即上方加藿香葉砂仁

⑸七味白朮散:人參,白朮(土炒),茯苓(各一錢五分),甘草(炙五分),藿香木香,乾葛(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⑹參苓白朮散:人參,白朮(土炒),茯苓,山藥(炒),甘草蓮肉(去心),白扁豆(薑汁炒,各一錢五分),薏苡仁(炒),砂仁,桔梗(各八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服。

歸脾湯:人參,黃耆(炙),白朮(土炒),茯神當歸龍眼肉遠志(去心),棗仁(炒,各一錢),木香,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薑棗水煎服(原歌括漏龍眼肉)。

逍遙散:當歸(酒洗),白芍(酒炒),白茯苓,柴胡(各一錢),甘草(炙五分),白朮(土炒一錢)

銼散,加薄荷,水煎服。

八珍湯:人參,白朮(土炒),茯苓,甘草,熟地,當歸,川芎,白芍(各等分)

加薑棗,水煎服。

⑽十全大補湯: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當歸,熟地,白芍,川芎(各一錢),肉桂,甘草(炙,各五分)

加薑棗,水煎服。

⑾雙和飲:即十全大補湯去人參、白朮、茯苓。

人參養榮湯:即十全大補湯去川芎加陳皮、遠志、五味。

理中湯:白朮,人參,乾薑,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婦人血病主四物①,歸芎白芍熟地。血瘀改以赤芍藥,血熱易用生地黃。表熱有汗合桂草②,表熱無汗合麻黃③,少陽寒熱小柴④並,陽明熱合調胃湯⑤。

附方:

四物湯:熟地(二錢),川芎(一錢),白芍(炒二錢),當歸(二錢)

上為粗末,水煎服。

桂枝四物湯:當歸,熟地,川芎(各二錢),白芍(炒三錢),桂枝(三錢),甘草(炒,一錢)

加薑棗,水煎服。

麻黃四物湯:當歸,熟地,白芍,川芎(各二錢),麻黃,桂枝(各一錢),杏仁(二十粒),甘草(一錢)

加薑棗,水煎服。

柴胡四物湯:川芎,當歸,白芍,熟地(各一錢五分),柴胡,人參,黃芩(各二錢),甘草(五分),半夏(二錢制)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玉燭散:當歸,川芎,熟地,白芍(各二錢),大黃芒硝,甘草(各一錢)

上銼,每服八錢,水煎,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