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坤秘籍》~ 中卷 (1)
中卷 (1)
1. 產後嗽立三方
產後七日內,外感風寒嗽,鼻塞聲重惡寒,宜生化湯加杏仁、桔梗。有痰加天花,勿用麻黃以動汗,如嗽而脅下痛,勿用柴胡湯。若患火嗽而有聲,痰少面赤,勿用涼藥。凡產有火有痰,必調理產婦,半月後方可用冷寒之劑。半月前還當重產。丹溪云:產後不可發表,蓋因其內虛也。
加味生化湯方
治產後感風寒嗽,鼻塞聲重。
川芎(一錢) 當歸(二錢五分) 杏仁(十粒) 甘草(四分) 乾薑(四分) 桔梗(四分) 知母(八分)
有痰加天花粉,姜水煎服。虛弱有汗,嗽加參一錢。
加參寧肺生化湯
治產弱、產婦旬日內,患感風寒聲重有痰,或身熱頭痛,或汗多,服此方。
川芎 白芍 知母 訶子皮 栝蔞仁(各一錢) 當歸(三錢) 生地(一錢) 蔸鈴(四分) 桔梗 甘草(各四分) 款冬花(六分)
煎服。
白話文:
【產後咳嗽立即處理的三個方法】
在生產後的七天內,如果因外感風寒引起咳嗽,伴有鼻塞、聲音沉悶和怕冷的症狀,應該使用生化湯加上杏仁和桔梗來治療。若伴有痰多的情況,可以再加入天花粉。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麻黃,因為它會促進出汗,對產婦可能不利。如果咳嗽時伴有肋下疼痛,不應使用柴胡湯。如果產婦患有燥熱型的咳嗽,咳嗽聲音大,痰量少且面色紅赤,也不應使用寒涼藥物。通常產後如果有火氣和痰多的情況,必須先調整產婦的身體狀況,至少等到產後半個月後才能使用性質寒冷的藥物。在產後的前半個月,應該更加註重產後護理。丹溪先生曾說:產後不宜使用發汗的藥物,因為產婦體質本來就虛弱。
以下是加味生化湯的處方:
用於治療產後因風寒引起的咳嗽,鼻塞及聲音沉悶。
藥材包含川芎1錢、當歸2錢5分、杏仁10粒、甘草4分、乾薑4分、桔梗4分、知母8分。
若伴有痰多,可加入天花粉。如果產婦虛弱且有汗,咳嗽時可以再加入人參1錢。
再來是加參寧肺生化湯:
適用於產後體弱,產婦在產後十天內,因風寒引起聲音沉悶且有痰,或者身體發熱、頭痛,或者大量出汗,適合服用此方。
藥材包含川芎、白芍、知母、訶子皮、栝蔞仁各1錢、當歸3錢、生地1錢、兜鈴4分、桔梗、甘草各4分、款冬花6分。
煮沸後服用。
2. 治脹方
人參(二錢) 白朮(三錢) 當歸(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甘草(三分) 川芎(七分) 陳皮 大腹皮(各四分)
腹脅痛或塊痛,加砂仁五分。如傷麵食,加麥芽五分。如傷冷粉、梨、橘腹大痛,加吳茱萸一錢。
白話文:
這是一個用來治療腹部脹氣的處方。藥方包含:人參兩錢、白朮三錢、當歸三錢、茯苓一錢五分、甘草三分、川芎七分、陳皮和大腹皮各四分。
如果腹部或脅部疼痛,或是有硬塊且疼痛,需加入砂仁五分。若因食用麵食過多導致不適,則需增加麥芽五分。若是因為吃了過冷的食物,如粉類、梨、橘子而導致腹部劇烈疼痛,則需添加吳茱萸一錢。
3. 中卷
None
4. 產後生化湯論
(即竹林寺傳秘本)
產後血氣暴虛,理當大補。但惡露未盡,用補須知,無滯血,能化又能生,攻塊無損元氣,行中又得補,方為萬全無失。世以芎、歸、芍、地四物湯理產,誤人多矣。因地黃性寒,芍藥酸斂,滯血故也。產後惡露作塊痛,名曰兒枕。世多專用消散,然後議補。又有消補渾施,終無成效。不知舊血雖當消化,新血亦當生養,若專攻舊血,則新血亦不寧矣。世以濟坤丹,又名回生丹,治以攻血塊,下胞胎,雖見速效,其元氣未免虧損,即幸平安,究非良劑也。不得已而用之下胞胎,只可一丸,不可多服。夫生化湯因藥性功用而立名也。夫產後血塊當消,新血宜生。若專消則新血不寧;專生則舊血反滯。考藥性芎、歸、桃仁三品善破惡血,驟生新血,佐以炙黑乾薑、甘草引三品入肺肝,生血理氣,五味共方,則行中有補,化中有生,實產後之要藥也。故名生化湯。凡病起於血氣之衰,脾胃之虛,而產後血氣之虛尤甚。是以丹溪先生論產,必當大補血氣為先,雖兼他症以末治之,此三言者已盡醫產大旨,若能擴充用藥立方,則治產可以無大過矣。夫產後憂驚勞倦,血氣暴虛諸症乘虛易入,如有氣勿專耗散,有食勿專消導,熱不可用芩連,寒不可用桂附。寒則血塊停滯,熱則新血崩流。至若虛中外感,見三陽表症之多,似可汗也。在產後而用麻黃,則重竭其陽。見三陰里症之多,似宜下也。在產後而用承氣,則重亡陰血。耳聾、脅痛,乃腎肝惡血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出,乃元弱似邪之症,毋同胃實。厥由陽氣之衰,無分寒弱,非大補不能回陽而起弱。痹因陰血之虧,不論剛弱非滋榮不能舒筋而活絡,又乍寒乍熱發作有期類瘧也。若以瘧治,則遷延難愈。神不守舍,言語無倫,病似邪也。若以邪論,危亡可待。去血多而大便結燥,蓯蓉加於生化,非潤腸承氣湯之能通。患汗多而小便短澀,六君子倍多參耆,必生津助液之可利,加參生化頻服,救產後之危。長生活絡屢用,蘇絕谷之人。頹疝脫肛,多是氣虛下陷,補中益氣之湯堪用。口噤拳攣乃因血燥類瘋,加參生化之湯宜服。產戶入風而痛甚,服宜羌活養榮方。玉門寒冷而不閉,洗宜床菟萸硫類。怔忡驚悸,生化湯加定志。似邪恍惚,安神丸助歸脾。因氣而滿悶虛煩,生化湯加木香為佐。因食而酸噯惡食,六君子加神麯、麥芽為良。蘇木、莪蓬,大能破血。青皮、殼實,最消脹滿。一應耗血散氣之劑,汗吐下之用,可施於少壯,豈宜用於胎產?大抵新產之後,先問惡露如何?塊痛未可遽加耆朮。腹中痛止,補中益氣無疑。至若亡陽脫汗,氣虛喘促,頻服生化加參,是從權也。又以陰亡大熱,血崩厥暈,連煎生化原方,乃救急也。王太僕云:治下補下,制以緩急,緩則道路遠而力微,急則氣味厚而力重,故治產當遵丹溪,而固本服法,宜效太僕而頻加,凡擅回生之奇術,須著意以拯危,欲求俯仰之無慚,心實心以濟物,此雖未盡產症之詳,然見症立方,皆援近鄉治驗為據,未必無小補耳。
產後血塊,是孕成余血之所積也。夫婦人血耗氣衰,二七而天癸至,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也。行之有常曰經。有孕則經不行,其餘血注於胞中,以護胎元。一月始名胚,二月始名膏,三月成形而名曰胎。方受母之蔭庇胎形尚小,食母血尚有餘汁,前兩月並積於胞中,月久成塊,至產當隨兒下。多有產婦送兒送胞,勞倦無力,或失調護,腹欠溫暖,至塊痛日久不散。幸勿輕服攻血峻劑,薑、椒、艾、酒,過於大熱,新血未免虧損。治法頻服生化湯幾帖以助血兼行,外有熱衣暖腹可也。一時俗治血塊,用生地、紅花以行之,蘇木、牛膝以攻之。治氣脹用烏藥、香附以順之,枳殼、厚朴以舒之,甚有青皮、枳實以下氣定喘。芩、連、梔、柏以退熱除煩。至若血枯大便艱實,反用承氣下之而愈結。汗多小便短澀,反用五苓通之而愈悶。其有偏執,罔知固本。或有惜費不治,或有十醫相通,誤薦人而致夭折者,不可勝計,有謂山楂能消血塊,卻害弱人,頻服兩三帖,必死無疑。
生化湯,凡有孕至七八月者,預製兩三帖,至胞衣一破,速前一帖,候兒下地即服.不論正產小產,雖少壯產婦,平安無羌,亦宜服兩帖以消血塊,生長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