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坤秘籍》~ 中卷 (2)
中卷 (2)
1. 產後生化湯論
產後血塊,是孕成余血之所積也。夫婦人血耗氣衰,二七而天癸至,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也。行之有常曰經。有孕則經不行,其餘血注於胞中,以護胎元。一月始名胚,二月始名膏,三月成形而名曰胎。方受母之蔭庇胎形尚小,食母血尚有餘汁,前兩月並積於胞中,月久成塊,至產當隨兒下。多有產婦送兒送胞,勞倦無力,或失調護,腹欠溫暖,至塊痛日久不散。幸勿輕服攻血峻劑,薑、椒、艾、酒,過於大熱,新血未免虧損。治法頻服生化湯幾帖以助血兼行,外有熱衣暖腹可也。一時俗治血塊,用生地、紅花以行之,蘇木、牛膝以攻之。治氣脹用烏藥、香附以順之,枳殼、厚朴以舒之,甚有青皮、枳實以下氣定喘。芩、連、梔、柏以退熱除煩。至若血枯大便艱實,反用承氣下之而愈結。汗多小便短澀,反用五苓通之而愈悶。其有偏執,罔知固本。或有惜費不治,或有十醫相通,誤薦人而致夭折者,不可勝計,有謂山楂能消血塊,卻害弱人,頻服兩三帖,必死無疑。
生化湯,凡有孕至七八月者,預製兩三帖,至胞衣一破,速前一帖,候兒下地即服.不論正產小產,雖少壯產婦,平安無羌,亦宜服兩帖以消血塊,生長新血。
白話文:
產後生化湯論
產後血塊,是懷孕期間殘留血液的積聚。婦女血液耗損、氣血衰弱,到十四歲(二七)天癸(月經)初潮,三十天來一次,如同月亮盈虧一樣有規律。正常行經叫做月經。懷孕後月經停止,多餘的血液就聚集在子宮內,來保護胎兒。懷孕一個月稱為胚胎,兩個月稱為胎膏,三個月成形叫做胎兒。胎兒剛開始依賴母親,身體還小,攝取母體的血液還有剩餘,前兩個月都積存在子宮裡,時間久了就形成血塊,生產時應該隨著胎兒一起排出。很多產婦在生產完後,因為疲勞無力,或者沒有做好保暖措施,腹部不夠溫暖,導致血塊疼痛久久不散。千萬不要輕易服用攻血的峻猛藥物,像生薑、辣椒、艾草、酒,這些都過於溫熱,會損傷新生的血液。治療方法是頻頻服用幾帖生化湯來幫助血液運行,同時用熱衣溫暖腹部即可。現在有些人治療血塊,用生地、紅花來活血,用蘇木、牛膝來攻破血塊;治療氣脹用烏藥、香附來理氣,用枳殼、厚朴來舒緩;甚至還有用青皮、枳實來降氣平喘;用黃芩、黃連、梔子、柏子來清熱解煩。如果血瘀嚴重,大便乾燥,反而要用承氣湯來通便,才能解決便秘;如果出汗多、小便短少澀滯,反而要用五苓散來通利水道,才能解決煩悶。有些人一味執著偏方,不懂得根本調理;有些人吝嗇不肯治療;還有些人看過很多醫生,卻得到錯誤的建議而導致死亡的,不勝枚舉。有人說山楂能消血塊,但卻會傷害虛弱的人,頻頻服用兩三帖,必定死亡無疑。
生化湯,凡是懷孕到七、八個月,就要預先準備兩三帖,等到胎盤一破,馬上服用一帖,等到孩子出生後就再服用一帖。不論是順產還是難產,即使是年輕力壯的產婦,也應該服用兩帖來消除血塊,促進新生血液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