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 濕症門

回本書目錄

濕症門

1. 黃膽病

此症外感之濕易治,內傷之濕難療。

外感者,利水則愈。

若內傷之濕,瀉水則氣消,發汗則精泄,必健脾行氣而後可也。

方用:

白朮(一兩) 茯苓(一兩) 薏仁(一兩) 茵陳(三錢) 黑梔(三錢) 陳皮(五分)

水煎服。

此方治內傷之濕,不治外感之濕。

若欲多服,去梔子。

白話文:

外感引起的濕氣容易治,內傷引起的濕氣難以治療。外感濕氣,只要利水就能痊癒。但如果是內傷濕氣,瀉水會耗氣,發汗會損精,必須健脾行氣才能治好。

這個方子用白朮、茯苓、薏仁、茵陳、黑梔、陳皮煎服,專門治療內傷濕氣,不治外感濕氣。如果要長期服用,可以去掉黑梔子。

2. 濕症門

None

3. 傷濕

如傷濕,必然惡濕,小便短赤,方用:

澤瀉(三錢) 豬苓(三錢) 肉桂(五分) 茯苓(五錢) 白朮(五錢) 車前子(一錢) 柴胡(一錢) 半夏(一錢)

水煎服,一劑愈。

白話文:

如果受了濕邪,必定會感到畏懼濕氣,小便短暫且有赤色,可以使用以下的藥方:

澤瀉(三錢):有利水滌濕的作用。 豬苓(三錢):同樣有助於利水滌濕。 肉桂(五分):溫暖腎陽,引導藥力下行。 茯苓(五錢):利水滌濕,健脾安神。 白朮(五錢):補益脾氣,燥濕健胃。 車前子(一錢):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柴胡(一錢):疏肝解鬱,引薑汁下,助於調和肝氣。 半夏(一錢):降逆止嘔,化痰散結。

將這些藥物用水煎煮後服用,一劑藥就可以痊癒。

4. 癉症

此症雖因風寒濕而來,亦因身中元氣之虛,邪始得乘虛而入。

倘攻邪而不補正,則難愈矣。

今於補正之中,佐以祛風寒濕之品,而癉症失,方用:

白朮(五錢) 人參(三錢) 茯苓(一兩) 柴胡(一錢) 附子(一錢)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这种病虽然是由于风寒湿引起的,但也因为身体元气虚弱,邪气才得以乘虚而入。如果只攻击邪气而不补益正气,就很难痊愈。现在要在补益正气的同时,加入祛除风寒湿的药物,才能治好这种病。方剂如下:

白术(五钱)、人参(三钱)、茯苓(一两)、柴胡(一钱)、附子(一钱)、半夏(一钱)、陈皮(一钱)

用水煎服。

5. 腳氣

今人以五苓散去濕,亦是正理,然不能上升其氣而盡去其濕也。

必須提其氣,而水乃散也。

方用:

黃耆(一兩) 人參(三錢) 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薏仁(五錢) 芡實(五錢) 肉桂(一錢) 白芍(五錢) 半夏(二錢) 防風(一錢) 柴胡(一錢) 陳皮(五分)

水煎服。

此方乃去濕之聖藥。

防風用於黃耆之中,足以提氣而去濕。

又助之柴胡舒氣,氣升則水散。

且有白朮、茯苓、薏仁、芡實,俱是去濕之品,有不神效者乎?

凡有濕者,均可以此方治之。

白話文:

現在的人用五苓散去除濕氣,也是正確的道理,但它無法提升人體的陽氣,徹底去除濕氣。必須提升陽氣,濕氣才會自然消散。

這個方子使用黃耆、人參、白朮、茯苓、薏仁、芡實、肉桂、白芍、半夏、防風、柴胡、陳皮等藥材,水煎服用。

此方是去除濕氣的聖藥。

防風加入黃耆中,能夠提升陽氣,去除濕氣。

再加上柴胡舒展氣機,氣機上升,濕氣自然消散。

另外,白朮、茯苓、薏仁、芡實都是去除濕氣的藥材,效果顯著。

凡是有濕氣的人,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