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 雜方 (3)

回本書目錄

雜方 (3)

1. 瘧疾

瘧疾方用遇仙丹:

生大黃(六兩) 檳榔(三兩) 三稜(三兩) 莪朮(三兩) 黑醜(三兩) 白醜(三兩) 木香(二兩) 甘草(一兩)

共為細末,水丸,櫻桃大。

如遇發日,清晨溫水化下三、四丸,藥行後以溫米飯補之。忌腥冷、蕎麵等物。孕婦勿服。

白話文:

對於瘧疾的治療,可使用一種名為遇仙丹的藥方:

所需材料包括:生大黃六兩,檳榔三兩,三稜三兩,莪朮三兩,黑醜三兩,白醜三兩,木香二兩,以及甘草一兩。

將這些材料共同研磨成細粉,然後製成大小類似櫻桃的水丸。

當預知瘧疾發作的日子,應在清晨時分,用溫水送服三至四顆這種藥丸。服用藥物後,可用溫熱的米飯來滋補身體。

需注意的是,在服用此藥期間,應避免食用腥冷食物和蕎麥麵等物。另外,孕婦不宜服用此藥。

2. 頭面上瘡

治頭面上瘡,方用:

金銀花(二兩) 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桔梗(三錢) 蒲公英(三錢) 黃芩(一錢) 甘草(五錢)

水煎服。

二劑全消。治頭面上瘡,不可用升提之藥,最宜用降火之藥,切記之。

白話文:

治療頭部或臉上的瘡,處方如下:

金銀花(二兩) 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桔梗(三錢) 蒲公英(三錢) 黃芩(一錢) 甘草(五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服用兩劑後,瘡就會完全消除。治療頭部或臉上的瘡,不應使用提升作用的藥物,而應該使用能降火的藥物,請牢記這一點。

3. 陰虛雙蛾

陰虛雙蛾,方用:

附子(一錢),鹽水炒,每用一片,含口中,後以六味地黃湯,大劑飲之。

外治法:

引火下行,用附子一個為末,醋調,貼湧泉穴。或吳茱萸一兩、白麵五錢,水調,貼湧泉穴。急針刺少高,則咽喉有一線之路矣。

白話文:

【病症:陰虛喉痛】

治療方式如下:

需使用附子,大約一錢的份量,先以鹽水炒過。每次只需取一片含在口中。之後再服用大量的六味地黃湯。

外部治療方法:

為了引導熱氣下降,可將一個附子研磨成粉末,再用醋調和,敷在湧泉穴上。或者取一兩的吳茱萸與五錢的白麵用水調和,同樣敷在湧泉穴上。緊急時,可以針刺少商穴,這樣咽喉就會稍微舒緩一些。

4. 洗眼奇方

方出《道藏》,不論瞽目、犯土、雲霧、風眼、火眼、昏花,久洗自明。〔方〕用:

皮硝(六錢) 桑白皮(一兩)

水煎。

每遇日期,熱洗數十次。正月初五、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九、五月初五、六月初四、七月初三、八月初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二,十一月初四、十二月初四。

以上吉星日子,乃通光明也。其方千金不易,屢用屢效。

白話文:

這個處方來自《道藏》,對於各種眼疾如視力模糊、眼睛混濁、風眼、火眼、老花等問題,長期使用後視力自然會變得清晰。具體的處方成分和使用方法如下:

所需材料: 硫酸鈉(6錢)、桑白皮(1兩)。

製作方式: 用水煎煮。

使用時機: 在每個月的特定日子,趁熱清洗眼睛多次。這些日子分別是:正月初五、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九、五月初五、六月初四、七月初三、八月初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二、十一月初四、十二月初四。

這些日子被認為是吉祥的日子,有利於視力恢復。此處方價值連城,經多次實踐證明效果顯著。

5. 明目補腎方

小紅棗(十二枚,冷水洗淨去核) 甘枸杞(三錢) 馬料豆(四錢)

水二碗,煎一碗,早晨空心連湯共食之。

白話文:

【明亮視力、滋補腎臟的食療方法】

所需材料:小紅棗十二枚(先用冷水洗淨,並去除棗核)、甘枸杞三錢、馬料豆四錢。

做法:將以上材料與兩碗水一同煎煮至剩下一碗水量。於每天早晨空腹時,連同湯汁一起食用。

6. 洗眼仙方

防風(五分) 硼砂(一釐) 膽礬(二釐半)

同煎水洗之立愈。

白話文:

【洗眼仙方】 所需材料為:防風五分、硼砂一釐、膽礬二釐半。 將這些材料一起煮沸製成水,用來清洗眼睛,馬上就能見效康復。

7. 瘡毒

〔治小瘡毒,如神,方用:〕

金銀花(一兩) 當歸(一兩) 蒲公英(一兩) 荊芥(一錢) 連翹(一錢) 甘草(三錢)

水煎服。

〔一劑輕,二劑消,三劑愈。此明治之妙法,人亦宜知之,不可忽也。頭上瘡最不可用升藥,切忌切忌!下病宜升,而上病不宜升也。頭上瘡最宜用降火之藥。〕

白話文:

【治療小範圍的瘡毒,效果奇佳,處方如下:】

使用金銀花、當歸和蒲公英各一兩,荊芥和連翹各一錢,甘草則需三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服用一帖病情會減輕,服用兩帖可使病情消除,服用三帖便能痊癒。這是明確有效的療法,人們應當瞭解,不能忽視。特別要注意的是,頭部的瘡最不適合使用升藥,這點千萬要記住!因為下身的疾病適合使用有升提作用的藥物,但頭部的疾病卻不宜如此。對於頭部的瘡,最適合使用具有清熱降火效果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