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 泄瀉門

回本書目錄

泄瀉門

1. 火瀉

火瀉,完穀不化,飲食下喉即吐,日夜有泄數十次,甚至百次者,人皆知其熱也。然而熱之生也,何故?生於腎中之水衰,不能制火,使胃土關門不能守於上下,所以直進而直出也。論其勢之急迫,似乎宜治其標。然治其標,而不能使火之驟降,必須急補腎中之水,使火有可居之地,而後不至於上騰,方用:

熟地(三兩) 山萸(一兩) 白芍(三兩) 茯苓(一兩) 車前子(一兩) 甘草(一兩) 肉桂(三分)

水煎服。

此方乃補腎之藥,非止瀉之品,然而止瀉之妙,捷如桴鼓。〔蓋腎水一生,腎火即降,頃刻應驗,非好為奇談,而乃據實理也。若正作胃虛有火治之,未嘗無功,不若此方之捷也。〕

白話文:

【火瀉】

火瀉的情況,會出現食物完全無法消化吸收,飲食一下嚥就會立即嘔吐,日夜可能瀉肚數十次,甚至上百次,大家都知道這是因為體內過熱所致。

然而,身體為何會產生這種過熱呢?原因在於腎臟中的陰水不足,無法抑制體內的火氣,導致胃部的運作失調,上下消化道的關口無法正常運作,因而食物和水分只能直進直出,無法被身體吸收。

從病情的緊迫性來看,似乎應該先治標。但是,單純治標無法讓體內的火氣迅速下降,必須迅速補充腎臟的陰水,讓火氣有地方容身,纔不會一直向上竄升。所以,我使用以下的處方:

熟地(90克)、山茱萸(30克)、白芍(90克)、茯苓(30克)、車前子(30克)、甘草(30克)、肉桂(1克)

用水煎煮服用。

這個處方是補腎的藥物,並非止瀉的藥物,但它的妙處就在於能快速止瀉,效果立竿見影。因為當腎臟的陰水充足時,腎臟的火氣就會下降,效果馬上就能看到。這不是我喜歡講些奇怪的理論,而是根據實際的醫學原理。如果只是按照胃虛有火來治療,雖然也能達到效果,但不如這個處方來得快。

2. 瀉甚

有一日瀉五、六十行者,傾腸而出,完穀不化,糞門腫痛,如火之熱,苟無以救之,必致立亡。方用截瀉湯:

薏仁(二兩) 白芍(二兩) 山藥(一兩) 車前子(一兩) 茯苓(五錢) 澤膝(二錢) 黃連(五錢) 人參(三錢) 甘草(二錢) 肉桂(三分)

水煎服。

白話文:

有患者一天可能腹瀉五、六十次,大便像傾瀉而出,食物完全未消化,肛門腫痛且熱如火燒,如果沒有及時救治,可能會立即喪命。這時可以使用「截瀉湯」來治療:

成分包括薏仁四錢(約60克),白芍四錢(約60克),山藥二錢(約30克),車前子二錢(約30克),茯苓一錢(約15克),澤瀉半錢(約7.5克),黃連一錢(約15克),人參九分(約13.5克),甘草半錢(約7.5克),肉桂一分(約3克)。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3. 脾瀉

治脾瀉,方用:

上黨參(四錢) 焦白朮(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六分) 陳皮(八分) 砂仁(五分) 白扁豆(二錢) 薏仁(三錢) 穀芽(三錢) 蓮子肉(七個)

水煎服。

又方:

又治脾泄散,方用:

焦白朮(四兩) 茯苓(三兩) 甘草(一兩) 陳皮(一兩) 砂仁(七錢) 白扁豆(三兩) 薏仁(四兩) 穀芽(三兩) 蓮子肉(四兩)

共為細末,每早服四錢,米湯或開水下。每服一錢,加人參末半分。如不用人參,則原方加上黨參四兩。

白話文:

對於治療脾虛引起的腹瀉,可用以下處方:

高麗參(16克) 炒白朮(8克) 茯苓(8克) 甘草(2克) 陳皮(3.2克) 砂仁(2克) 白扁豆(8克) 薏苡仁(12克) 穀芽(12克) 蓮子肉(7顆)

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一個治療脾虛腹瀉的處方是:

炒白朮(120克) 茯苓(90克) 甘草(30克) 陳皮(30克) 砂仁(21克) 白扁豆(90克) 薏苡仁(120克) 穀芽(90克) 蓮子肉(120克)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每天早上服用16克,可用米湯或開水吞服。每次服用3克時,可添加人參粉0.25克。如果不使用人參,則在原處方中加入高麗參120克。

4. 水瀉

此症乃純是下清水,非言下痢也。痢無止法,豈瀉水亦無止法乎?故人患水瀉者,急宜止遏,方用:

白朮(五錢) 茯苓(三錢) 車前子(一錢) 五味子(一錢) 生棗仁(一錢) 吳茱萸(五分)

水煎服。

〔此方止藥少於補藥,健脾去濕,水性分消,不收而自收也。〕

白話文:

這病症特徵為純粹拉出清水,並非指的一般腹瀉。雖然腹瀉不一定有立即的止瀉方法,但拉水難道就沒有止瀉的方法嗎?因此,當人患有拉水的症狀時,應該盡快阻止這種情況,使用的藥方如下:

白朮(五錢) 、茯苓(三錢) 、車前子(一錢)、五味子(一錢)、生棗仁(一錢)、吳茱萸(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處方中的止瀉藥物比補益藥物少,其目的是健壯脾胃,去除濕氣,讓水分自然分解吸收,這樣不需要特別收斂也會自動止瀉。]

5. 火瀉寒瀉辨

〔大泄之症,有火瀉,有寒瀉,然則將何以辨之?熱與痛耳。

火瀉者,口必渴,舌必燥,甚則生刺也。胎必黃,或灰黑色,腹必痛而手不能按也。

若寒瀉者,口不渴,即渴亦不喜飲水,舌胎必白滑而不燥,腹痛喜手按,不按則苦是也。〕

白話文:

【關於嚴重腹瀉的辨識,有火瀉(熱性腹瀉)和寒瀉(寒性腹瀉)兩種情況,該如何分辨呢?主要看是否有熱感和疼痛。

如果是火瀉(熱性腹瀉),病人一定會覺得口渴,舌頭也會乾燥,嚴重時甚至舌面會出現紅點。大便顏色通常是黃色,也可能呈現灰黑,腹部一定會疼痛到無法用手按壓。

然而如果是寒瀉(寒性腹瀉),病人不會感到口渴,即使口渴也不願喝水,舌苔一定是白色且滑潤,不會乾燥。腹部雖痛,但喜歡用手按壓,若不按壓會感覺更不舒服。】

6. 泄瀉門

7. 水瀉

水瀉,〔乃脾氣不溫,〕方用:

白朮(一兩) 車前子(五錢)

水煎服。

此方補腎健脾,利水去濕,治瀉神效。〔白朮、車前子,利腰臍而消水氣。然而白朮亦能健脾,脾健水濕自能分消,不必借重車前子。車前子能通竅而安臟氣,亦不止分消水濕巳也。臟安則水濕之氣自消,各有專能,又能分助,所以奏功如神耳。〕

白話文:

這是在講述一種治療水瀉的中藥方。水瀉發生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脾氣虛弱,治療的藥方如下:

使用白朮一兩和車前子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藥方能補腎壯脾,幫助排除體內的水分和濕氣,對治療瀉痢有奇效。白朮和車前子能幫助腰部和肚臍周圍的水氣消除。其中,白朮還能強健脾胃,一旦脾胃健康,身體就能自行分解濕氣,不一定非得依賴車前子。車前子具有通暢臟腑的作用,不僅僅是幫助分解體內的濕氣而已。臟腑功能正常,體內的濕氣自然會消失。兩者各有其獨特的功效,同時使用能相互輔助,因此療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