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 (2)
(2)
1. 小兒脈
大人看脈於寸、關、尺,小兒不然,但看其數不數而已。
數甚則熱,不甚則寒也。
數之中浮者,風也。
沉者,寒也。
緩者,濕也。
澀者,邪也。
滑者,痰也。
有止歇者,痛也。
如此而已,余不必談。
白話文:
成年人看脈象,要觀察寸關尺三部,小孩則不用,只看脈搏跳動的次數快慢即可。
脈搏跳動頻繁,就表示發熱;跳動緩慢,就表示體寒。
在脈搏跳動頻繁的基礎上,如果脈象浮於表面,則表示風邪;
如果脈象沉於內部,則表示寒邪;
如果脈象跳動緩慢,則表示濕邪;
如果脈象跳動不順暢,則表示邪氣入侵;
如果脈象跳動滑利,則表示痰濕;
如果脈象跳動時有停頓,則表示疼痛。
以上這些基本知識就足夠了,其他的就不用多說了。
2. 寒積食積
治腹痛寒積食積方:
生薑(一兩) 柿蒂(七個) 砂仁(五粒) 山楂(五錢) 干蘿蔔(一個) 紅糖(一兩) 大棗(二枚)
水煎服,兩次服。
白話文:
治療腹部疼痛和積食的方子:
生薑(一兩) 柿蒂(七個) 砂仁(五粒) 山楂(五錢) 幹蘿蔔(一根) 紅糖(一兩) 大棗(二顆)
用水煎煮後服用,一天分兩次。
3. 小兒氣色
山根之上,有青筋直現者,乃肝熱也。
方用:
柴胡(三分) 白芍(一錢) 當歸(五分) 半夏(三分) 白朮(五分) 茯苓(一錢) 山楂(三粒) 甘草(一分)
水煎服。
有青筋橫現者,亦肝熱也。
但直者風上行,橫者風下行,亦用前方,加柴胡五分,麥芽一錢,乾薑一分,水煎服。
有紅筋直現者,心熱也,亦用前方,加黃連一分,麥芽五分,去半夏加桑白皮、天花粉各二分,水煎服。
有紅筋斜現者,心熱也,亦用前方,加黃連二分。
熱積於胸中者,不可用半夏,用桑白皮、花粉可也。
又有黃筋現於山根者,不論橫直,總是脾胃之症,或吐瀉,或腹痛,或不思食,方用:
白朮(五分) 茯苓(五分) 陳皮(三分) 人參(二分) 神麯(一分) 甘草(一分) 麥芽(二分) 淡竹葉(七片)
水煎服。
有痰者,加半夏一分、白芥子三分。
如口渴有熱者,加麥冬三分、黃芩一分。
有寒者,加乾薑一分。
吐者,加白豆蔻一粒。
瀉者,加豬苓五分。
腹痛而按之大叫者,食也,加大黃三分、枳實一分。
按之不號叫者,寒也,加乾薑三分。
如身發熱者,不可用此方。
白話文:
如果山根(鼻根)上出現青筋直直向上,說明肝火旺盛。
可以服用以下藥方:柴胡三分、白芍一錢、當歸五分、半夏三分、白朮五分、茯苓一錢、山楂三粒、甘草一分,水煎服。
若山根出現橫向青筋,也代表肝火旺盛,但直直的青筋是風向上行,橫向的青筋是風向下行,可以服用上述藥方,再加上柴胡五分、麥芽一錢、乾薑一分,水煎服。
山根出現紅筋直直向上,代表心火旺盛,可以服用上述藥方,再加上黃連一分、麥芽五分,去掉半夏,再加入桑白皮、天花粉各二分,水煎服。
如果山根出現紅筋斜斜向上,也代表心火旺盛,可以服用上述藥方,再加上黃連二分。
如果熱氣積聚在胸中,則不能服用半夏,可以使用桑白皮和天花粉代替。
如果山根出現黃筋,無論是橫向還是直直,都代表脾胃有問題,可能會有嘔吐、腹瀉、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可以服用以下藥方:白朮五分、茯苓五分、陳皮三分、人參二分、神麴一分、甘草一分、麥芽二分、淡竹葉七片,水煎服。
如果伴隨有痰,可以再加上半夏一分、白芥子三分。
如果伴隨有口渴、發熱,可以再加上麥冬三分、黃芩一分。
如果伴隨有寒症,可以再加上乾薑一分。
如果伴隨有嘔吐,可以再加上白豆蔻一粒。
如果伴隨有腹瀉,可以再加上豬苓五分。
如果伴隨有腹痛,並且按壓時會大叫,代表是食積,可以再加上大黃三分、枳實一分。
如果伴隨有腹痛,按壓時不會叫,代表是寒症,可以再加上乾薑三分。
如果伴隨有發熱,則不能服用這個藥方。
4. 發熱
不拘早晚發熱,俱用萬全湯,神效:
柴胡(三分) 白芍(一錢) 當歸(五分) 白朮(三分) 茯苓(二分) 甘草(一分) 山楂(三粒) 黃芩(三分) 蘇葉(一分) 麥冬(一錢) 神麯(三分)
水煎服。
冬加麻黃一分,夏加石膏三分,春加青蒿三分,秋加桔梗三分。
有食加枳殼三分,有痰加白芥子三分,吐者加白豆蔻一粒,瀉者加豬苓一錢。
小兒諸症,不過如此,不可作驚風治之。
如其有驚風,加人參五分,其效如神。
又方:
凡潮熱。
積熱、瘧熱、乃脾積寒熱,俱當用姜梨引。
柴胡 人參 黃芩 前胡 秦艽 甘草 各一分 青蒿(童便浸,曬乾,一分) 生地(一寸) 薄荷(二葉)生梨、或生藕一片
水煎熱,甚效。
白話文:
不論早晚發燒,都可用萬全湯,效果很好:柴胡三分、白芍一錢、當歸五分、白朮三分、茯苓二分、甘草一分、山楂三粒、黃芩三分、蘇葉一分、麥冬一錢、神麴三分,水煎服。冬天加麻黃一分,夏天加石膏三分,春天加青蒿三分,秋天加桔梗三分。如果吃不下飯加枳殼三分,有痰加白芥子三分,嘔吐加白豆蔻一粒,腹瀉加豬苓一錢。小孩子各種病症,不過如此,不要誤認為是驚風而治療。如果確實是驚風,加人參五分,效果神奇。
另外,凡是潮熱,積熱、瘧疾熱、脾胃積寒熱,都應該用姜梨引:柴胡、人參、黃芩、前胡、秦艽、甘草各一分,青蒿(用童尿浸泡後曬乾,一分)、生地一寸、薄荷二葉,生梨或生藕一片,水煎熱,效果很好。
5. 臍汁不幹
治臍汁不幹方:
用車前子炒焦,研為細末,敷之即干。
6. 不食乳
不食乳,心熱也,蔥煎乳汁,令小兒服之亦妙,不若用黃連三分,煎湯一分,灌小兒數匙,即食乳矣,神效。
白話文:
"如果不吃母乳,是因為心火過旺所致。可以用蔥煎煮母乳,讓小孩服用,效果也很不錯。若選擇使用黃連三分,加入一份水煎煮,然後灌給小孩幾匙,這樣之後小孩就能繼續吃母乳了,這種方法非常靈驗。"
7. 疳症
此症脾熱而因乎心熱也,遂至(同致)口中流涎。
若不平其心火,則脾更旺,濕熱上蒸,而口涎不能止也。
方用:
蘆薈(一錢) 黃連(三分) 薄荷(三分) 茯苓(二錢) 桑白皮(一錢) 半夏(五分) 甘草(一分)
水煎服。
此心脾兩清之聖藥也。
引熱下行,而疳自去矣。
又方:
女人尿桶中白(火煅研末,一錢),銅綠(二分),麝香(一分),共研為細末,搽齒齦上,最奇效。
白話文:
這種病症是脾臟熱氣,而源於心臟的熱氣,導致口裡流口水。如果不能平息心火的熱氣,脾臟的熱氣就會更旺盛,濕熱之氣就會往上蒸發,口水就止不住了。
可以用蘆薈、黃連、薄荷、茯苓、桑白皮、半夏、甘草等藥材水煎服用。這是清心脾的良藥,可以引導熱氣往下走,讓疳積自然消失。
另外,可以用女人尿桶中的白色物質(火煅研末)、銅綠和麝香,一起研磨成細粉,塗抹在牙齦上,效果奇佳。
8. 疳症瀉痢眼障神效方
石決明(醋煅,一兩) 蘆薈(五錢) 甘草(三錢) 川芎(五錢) 白蒺藜(五錢) 菊花(四錢) 胡黃連(五錢) 五靈脂(五錢) 細辛(五錢) 穀精草(五錢)
共研細末,豬苓去筋,搗爛為丸,如米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米湯送下。
白話文:
將石決明用醋炒過,一兩;蘆薈、川芎、白蒺藜、菊花、胡黃連、五靈脂、細辛、穀精草各五錢;甘草三錢。全部研成細粉,豬苓去除筋,搗爛製成丸,每丸如米粒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不限時間,米湯送服。
9. 疳症流水口爛
小兒口疳,流水口爛方:
黃柏(二錢) 人參(一錢),共為細末,敷口內,一日三次,三次即愈。
此方用黃柏去火,人參健脾,大人用之,亦最效。
白話文:
【小孩的口疳,流水口爛的方子:
取黃柏兩錢,人參一錢,混合磨成細粉,敷在口中,每日三次,三次後即會痊癒。
這個方子用黃柏來清熱,人參來強健脾胃,大人使用,效果也極佳。】
10. 急驚風
急驚風:三、六、九日一切風俱治方:
膽南星、雄黃、硃砂、人參、茯苓、天竺黃、鉤藤、牛黃、麝香、鬱金、柴胡、青皮、甘草。
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真金一張為衣,陰乾,句泄氣,薄荷湯磨服。
白話文:
【急驚風方劑:在第三、第六、第九日,所有風症皆適用的藥方】
- 膿葉星
- 雄黃
- 紅銅砂
- 人參
- 茯苓
- 天竺黃
- 鋸藤
- 牛黃
- 麝香
- 鬱金
- 柴胡
- 青皮
- 甘草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細粉,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以一張真金紙包裹,陰涼處乾燥。此方適用於解氣滯,可以使用薄荷湯調服。
11. 小兒吐乳方
白豆蔻(七粒) 砂仁(七粒) 生、炙甘草(各二錢) 共研細末,頻擦口中,任其嚥下,奇效。
白話文:
【白豆蔻(七個) 砂仁(七個) 生、炙甘草(各六錢) 共研磨成細粉,頻繁塗擦在口腔內,任其自然吞嚥,奇效。】
12. 肚臍突出
小兒肚臍突出半寸許,此氣旺不收也。
若不急按之,往往變為弓角反張。
方用:
茯苓(一錢) 車前子(一錢) 甘草(三分) 陳皮(三分) 通草(三分,無通草用燈心一攝)煎湯飲之,一劑即愈。
白話文:
小孩的肚臍突出大約半寸,這是因為氣血旺盛無法收斂所致。
如果不馬上按壓,經常會轉變為弓狀反張。
可以用以下方子:
茯苓(三公分) 車前子(三公分) 甘草(一公分) 陳皮(一公分) 沒有通草可用燈心(一小撮) 煎湯讓孩子喝下,一副藥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