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 (1)
(1)
1. 急救吐血
吐血不止,救急方用:
青柏葉(一把) 乾薑(三片) 阿膠(一挺)
共三味,水二碗,煎一碗服。
又方:
就用吐出血塊,炒黑為末,每服三人,以麥冬湯調服。
又方:
以古金墨磨汁,同蘿蔔汁飲之。
又方:
痰帶血絲,童便、竹瀝止之。(《男科》中無)
又方:
茜草根末二、三錢,童便煎服。
又方:
吐血不止,藕汁加童便良。
又方:
大蘇葉根,搗汁溫服。
白話文:
[急救大量吐血]
如果出現不停止的吐血狀況,緊急時可使用下列方法:
-
取一把青色的柏葉、三片乾薑、以及一根阿膠,這三種材料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然後服用。
-
另一個方法是,利用剛吐出的血塊,將其炒到變黑後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公克,以麥冬湯調和後服用。
-
也可以用古老的金墨研磨成汁,再混合蘿蔔汁一起飲用。
-
若是痰中夾帶血絲的情況,可用孩童的尿液和竹瀝來止血。
-
另外,取二至三錢的茜草根末,以孩童的尿液煎煮後服用。
-
如果吐血持續不止,藕汁加上孩童的尿液有良好的效果。
-
最後,取大蘇葉的根部,搗碎後榨汁溫熱服用。
2. 論治血宜順性
凡人出血,乃血病不肯歸經,或上或下,或四肢皮毛,各處出血者是也。血循經絡,外行於皮毛,中行於臟腑,內行於筋骨,上行於頭月、兩手,下行於二便、兩足、一臍,固身無非血路,一不歸經,自然各處妄行,有孔則鑽,有洞則泄,甚者嘔吐,或見於皮毛,或出於齒縫,或滲於臍腹,或露於二便,皆宜順其性而引之歸經。方用:
熟地(五錢) 生地(五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川芎(一錢) 黑荊芥(一錢) 茜草(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此方即加味四物湯,妙在用茜草、〔荊芥〕,引血歸經,〔不拂亂其性,則血自歸經,各不相犯矣。〕。
白話文:
[談論治療出血應順應血液的特性]
凡是人體出現出血的情況,都是因為血液異常,不肯按正常的經絡流動,可能向上、向下,或者在四肢、皮膚等各個部位出血。血液應該循著經絡流動,向外在皮膚上流動,向內在臟腑、筋骨中流動,向上到頭部、雙手,向下到排泄器官、雙腳、肚臍,身體裡到處都有血液的通道。一旦血液不遵循正常的經絡,就會在各個地方亂竄,只要有空隙就鑽,有出口就洩出,嚴重的甚至會嘔吐出血,或者從皮膚、牙縫、肚臍、腹部滲出,或者在排泄時出現,這些情況都應該順應血液的特性,將其引導回正常的經絡。
這裡提供一個藥方:
熟地(5錢)、生地(5錢)、當歸(3錢)、白芍(3錢)、川芎(1錢)、黑荊芥(1錢)、茜草(1錢)、甘草(1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藥方就是改良版的四物湯,其中巧妙之處在於使用了茜草和荊芥,可以幫助血液回到正常的經絡,只要不幹擾血液的自然特性,血液就能自動回到正常的流動路徑,各個部位也就不會互相侵犯了。
3. 衄血
鼻血欲死,亂髮燒灰,水服方寸七,仍吹之。
又方:
刀削指甲末,吹之即止。
白話文:
[鼻出血]
如果鼻子出血嚴重到好像要死掉一樣,可以試著將頭髮燒成灰,用一立方寸大小的量,溶解在水中喝下,同時將灰吹入鼻中。
另一個方法:
也可以將指甲剪下後削成粉末,吹入鼻中,出血就會停止。
以上就是全部的翻譯內容。
4. 陽症吐血
凡人感傷暑氣,忽然吐血盈盆,人以為陰虛也,不知陰虛吐血與陽虛不同。
陰虛吐血者,人安靜,不似陽虛之燥動不寧也。
陽虛必大熱作渴,欲飲涼水,舌必有刺,不似陰虛之口不渴而舌滑也。法當清胃火,不必止血也。方用:
生石膏(三錢) 青蒿(五錢) 香薷(三錢) 荊芥(一錢) 當歸(三錢) 人參(三錢)
水煎服。
此方乃陽症吐血之神劑也。方中雖有解暑之味,然而補正多於解暑,去香薷一味,實可通治〔諸陽症之吐血也。〕但此方止可用一、二劑,即宜改用六味地黃湯,〔以滋其陰水,水足則陽火自消耳。〕
白話文:
【對於陽症吐血】
任何人如果感受到過度的暑熱,突然之間大量吐血,人們通常會認為這是因為陰虛導致的,卻不知道陰虛所引起的吐血和陽虛所導致的是不同的。
如果是陰虛導致的吐血,人通常會比較平靜,不會像陽虛那樣出現煩躁不安的現象。
陽虛的人一定會感到非常熱並口渴,想要喝涼水,舌頭上可能會有刺痛感,這和平常陰虛導致的口不渴且舌頭濕滑是不同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清胃火,而不是止血。藥方如下:
生石膏(三錢)、青蒿(五錢)、香薷(三錢)、荊芥(一錢)、當歸(三錢)、人參(三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藥方對於陽症吐血來說,效果神奇。雖然藥方中有解暑的成分,但是補身的效果更為顯著,去掉香薷一味,實際上可以治療各種由陽症導致的吐血。但這個藥方只能服用一兩次,之後應該改用六味地黃湯,以滋養體內的陰水,當陰水充足時,陽火自然就會消失。
5. 三黑神奇飲
丹皮(七分炒黑) 梔子(五分炒黑) 真蒲黃(一錢二分,炒黑) 川芎(一錢,酒洗) 生地(一錢,酒洗) 貝母(一錢) 陳皮(七分)
水二樽,童便、藕汁各半樽,煎服。此方治吐血,神效無比,二劑止。
白話文:
【三黑神奇飲】
成分:牡丹皮(取七分量,炒至黑色)、梔子(取五分量,炒至黑色)、真正蒲黃(取一錢二分,炒至黑色)、川芎(取一錢,用酒清洗過)、生地(取一錢,用酒清洗過)、貝母(取一錢)、陳皮(取七分量)。
煮法與服用方式:使用兩份量的水,加上童子尿和藕汁各半份量一起煎煮,煮好後服用。此藥方對於治療吐血有神奇的效果,且效果極佳,通常服用兩次即可見效。
6. 大怒吐血
有大怒後吐血,或傾盆而出,或沖口而來,一時昏暈,死在頃刻也。以止血治之,則氣悶而不安;以補血治之,則胸滿而不受;有變症蜂起而死者,不可不治之得法也。方用解血平氣湯,
白芍(二兩) 當歸(二兩) 炒荊芥(三錢) 黑梔子(三錢) 柴胡(八分) 紅花(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一劑而氣平舒,二劑而血止息,三劑而病大愈。蓋怒傷肝,不能平其氣,以致吐血。若不先舒氣而遽止血,則愈激動肝木之氣,必氣愈旺而血愈吐矣。方中芍藥為多用之品,平肝而又舒氣;荊芥、柴胡,皆引血歸經之品;當歸,紅花,生新去舊;安有不愈者哉?
白話文:
【大怒後吐血的情況】
有人在極度憤怒後出現吐血現象,有的像傾盆大雨般大量出血,有的則是猛然從口中噴出,甚至會導致一時之間頭昏眼花,隨時可能危及生命。如果單純使用止血藥物治療,可能會使患者感到氣悶不安;若直接補血,又可能造成胸部脹滿,身體無法承受。在這種情況下,如處理不當,可能會引起各種併發症,進而導致死亡,因此必須採用適當的方法治療。
這裡提供一個處方,名為「解血平氣湯」:
- 白芍(二兩)
- 當歸(二兩)
- 炒荊芥(三錢)
- 黑梔子(三錢)
- 柴胡(八分)
- 紅花(二錢)
- 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服用一劑後,可以感到氣順舒暢;服用兩劑後,血便停止;服用三劑後,病情可大幅好轉。因為極度憤怒會傷害肝臟,使得肝氣不順,進而導致吐血。如果不先調理肝氣就急著止血,反而會更刺激肝臟,使得肝氣更旺,血吐得更厲害。這個處方中,白芍用量較大,能平肝氣又能舒緩情緒;荊芥和柴胡有助於引導血液回歸正常脈絡;當歸和紅花則能促進新血生成,去除舊血。如此一來,病情怎能不好轉呢?
請注意,這僅是翻譯,並非醫療建議。實際應用時,應由專業醫師根據具體病情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