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 厥症門 (3)
厥症門 (3)
1. 氣虛猝倒
凡人猝然昏倒,迷而不悟,喉中有痰,人以為風也,誰知是氣虛乎?若作風治,未有不死者。蓋因平日不慎女色,精虧以致氣虛,又加不慎起居,而有似乎風者,其實非風也。方用:
人參(一兩) 黃耆(一兩) 白朮(一兩) 茯苓(五錢) 半夏(三錢) 白芥子(三錢) 菖蒲(二錢) 附子(一錢)
水煎服。
此方補氣而不治風,消痰而不耗氣,一劑神定,二劑痰清,三劑痊愈。
白話文:
[氣虛突然昏倒]
任何人如果突然間昏倒,意識模糊不清,喉嚨裡有痰,人們通常會以為是中風,但誰又能想到這可能是因為氣虛呢?如果按照中風來治療,病人很可能會因此喪命。這通常是因為平時不節制性生活,導致精氣虧損,氣力不足,再加上作息不規律,出現了類似中風的症狀,但實際上並非中風。
處方如下:
人參(30克)、黃耆(30克)、白朮(30克)、茯苓(15克)、半夏(9克)、白芥子(9克)、菖蒲(6克)、附子(3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處方能補充氣力但不會針對風邪治療,可以化痰卻不會消耗元氣,服用一劑後精神會穩定,兩劑後痰會減少,三劑後就能康復。
2. 腎虛猝倒
人有口渴索飲,眼紅氣喘,心脈洪大,舌不能言,不可作氣虛治,此乃腎虛之極,不能上滋於心,心火亢極,自焚悶亂,遂致身倒,有如中風也。法當補腎,而佐以清火之藥,方用水火兩治湯:
熟地(一兩) 山萸(五錢) 當歸(一兩) 生地(五錢) 元參(一兩) 麥冬(五錢) 五味子(三錢) 茯神(五錢) 黃連(三錢) 白芥子(三錢)
水煎服,連服數劑而愈。
白話文:
有人會感到口渴想喝水,眼睛充血,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到舌頭無法說話,這種情況不能單純地認為是氣虛所導致,這其實是腎臟功能極度衰弱,無法向上滋養心臟,導致心臟的火氣過旺,自己燒灼造成混亂,因而身體突然倒下,就像中風一樣。治療方法應當是補充腎臟的功能,同時輔以降火的藥物,可以使用水火兩治湯進行治療:
藥方包含:熟地一兩、山萸五錢、當歸一兩、生地五錢、元參一兩、麥冬五錢、五味子三錢、茯神五錢、黃連三錢、白芥子三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連續服用幾次後就能康復。
3. 癇症
〔羊癲之症〕,忽然臥倒,作羊馬之聲,口中吐痰如湧者,乃痰迷心竅也。蓋因寒而成,感寒則發也。方用:
人參(三錢) 白朮(一兩) 茯神(五錢) 山藥(三錢) 薏仁(五錢) 肉桂(一錢) 附子(一錢) 半夏(三錢)
水煎服。
(此方助其正氣以生心血,又加桂附以祛寒邪;加半夏以消痰,逐去其水,自然氣回而癲止也。一劑痊愈,永不再發,幸珍視之。)
又方:
人參(一兩) 茯神(一兩) 白朮(五錢) 半夏(一錢) 南星(一錢) 附子(一錢) 柴胡(一錢) 菖蒲(三分)
水煎服。
此本治寒狂之方,治癇亦佳。
又方:
人參(三兩) 白朮(五兩) 甘草(一兩) 陳皮(三錢) 生南星(一兩) 半夏(一兩) 附子(一錢)
蜜丸,須病發前服之,則永不再發矣。〔蓋健其胃氣,自不生痰。況又佐之祛痰斬關之將,以此方治之自愈。〕
白話文:
【癇症】
有種病症俗稱為「羊癲風」,患者會突然倒地,發出類似羊或馬的聲音,同時口中大量湧出痰沫,這是因為痰濕阻塞心竅所導致的。這種病多是由寒冷所引起,當感受寒氣時就會發作。治療上可用以下的處方:
人參(9克)、白朮(30克)、茯神(15克)、山藥(9克)、薏仁(15克)、肉桂(3克)、附子(3克)、半夏(9克),用水煎煮服用。
這個處方能夠強化正氣,滋養心血,加上肉桂和附子能驅散寒邪,半夏則有助於消痰,去除體內的水濕,這樣氣血就能回復正常,癲癇自然停止。通常服用一劑後即可痊癒,且不會再復發,請務必珍惜這個處方。
另一個處方為:
人參(30克)、茯神(30克)、白朮(15克)、半夏(3克)、南星(3克)、附子(3克)、柴胡(3克)、菖蒲(1克),用水煎煮服用。
這個處方原本是用來治療由寒氣引起的狂躁症,但用來治療癇症效果也很好。
還有另外一個處方:
人參(90克)、白朮(150克)、甘草(30克)、陳皮(9克)、生南星(30克)、半夏(30克)、附子(3克),製成蜜丸。需在病發前服用,就能確保不再復發。因為這個處方能強化脾胃功能,避免產生痰濕,再加上有輔助消痰的藥材,使用這個處方治療癇症自然可以痊癒。
4. 陽虛猝倒
人有心中火虛,不能下交於腎而猝倒者,陽虛也。方用全生湯:
人參(一兩) 白朮(一兩) 茯神(五錢) 甘草(一錢) 生半夏(三錢) 生棗仁(一兩) 附子(三錢)
水煎服。
藥下喉則痰靜而氣出矣。連服數劑,則安然如故。
白話文:
有人因為心臟的火力虛弱,無法與腎臟相互調和,因而突然昏倒,這就是陽氣虛弱的症狀。可用全生湯來治療:
成分包括:人參一兩、白朮一兩、茯神五錢、甘草一錢、生半夏三錢、生棗仁一兩、附子三錢。
用水煎煮服用。
藥物一下喉,就能平息痰液,使呼吸順暢。連續服用幾次,就能恢復正常,安然無恙。
5. 半身不遂口眼歪邪
方用:
人參(五錢) 白朮(五錢) 當歸(五錢) 黃耆(一兩) 半夏(三錢) 乾葛(三錢) 桂枝(錢半) 紅花(二錢) 甘草(一錢) 水(二樽) 姜(三片) 棗(二枚)
煎服。
此症人多以風藥治之,殊不見功。此藥調理氣血、故無不效。
白話文:
處方使用如下:
人參(約15克) 、白朮(約15克)、當歸(約15克)、黃耆(約30克)、半夏(約9克)、乾葛(約9克)、桂枝(約4.5克)、紅花(約6克)、甘草(約3克)、水(足量)、薑(3片)、棗(2個)
熬煮後服用。
對於這種病症,很多人會用祛風的藥物來治療,但效果往往不明顯。然而,這帖藥能調整和理順氣血,因此,其療效非常顯著。
6. 胃熱猝倒
又有胃熱,不能安心之火而猝倒者,亦陽虛也。方用:
人參(一兩) 元參(一兩) 生石膏(五錢) 天花粉(五錢) 麥冬(三錢) 菖蒲(一錢)
水煎服。
一劑心定,二劑火清,三劑痊愈。
白話文:
有種情況是因為胃部過熱,導致無法平撫心火而突然昏倒的,這其實也是陽氣不足的表現。使用的處方如下:
人參(30公克) 元參(30公克) 生石膏(15公克) 天花粉(15公克) 麥冬(9公克) 菖蒲(3公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
服用一劑後心情會平穩,服用兩劑後胃火就會清除,服用三劑後就能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