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 虛勞門 (5)
虛勞門 (5)
1. 陽虛下陷
凡人因飢飽勞役,內傷正氣,以致氣乃下行,脾胃不能克化,飲食不能運化,往往變成勞瘵。
若疑飲食不進,為脾胃之火,肉黍之積,輕則砂仁,枳殼、山楂、麥芽之類,重則大黃、芒硝、牽牛、巴豆之品,紛然雜進,必致膨悶而漸成勞矣。倘先以提升之藥治之,何至於成勞?方用:
人參(一錢) 柴胡(一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黃耆(三錢) 當歸(三錢) 白朮(三錢) 升麻(五分)
水煎服。
凡人右手寸脈,大於左手寸脈,即內傷之症,不論左、右關、尺脈如何,以此方投之,無不神效。
〔此方即補中益氣湯,而增定其輕重也。此方之妙,妙在用柴胡、升麻二味,雜於參、耆、歸、術之中,以提升其至陽之氣,不使下陷陰分之間。尤妙在加甘草、陳皮於補中解紛,則補者不致另補,而升者不致偏隋,所以下口安然,奏功如響耳。〕
白話文:
[陽虛下陷]
大意是:一般人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如飢餓、暴飲暴食或過度勞累,導致體內的正氣受損,使得氣血運行失常,向下流動,脾胃功能隨之減弱,無法正常消化食物,進而飲食攝取的能量無法被身體有效利用,久而久之,可能會發展成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結核等。
如果誤以為食慾不振是由於脾胃有火熱或是食物積滯所導致,而輕易使用如砂仁、枳殼、山楂、麥芽等藥材,或是在病情加重時,使用大黃、芒硝、牽牛、巴豆等強烈藥物,這樣的治療方式會造成腹部脹悶,病情反而會逐漸惡化成慢性病。倘若一開始就使用提升氣機的藥物來治療,病情就不會演變至此。以下是治療的處方:
人參(3g)、柴胡(3g)、陳皮(3g)、甘草(3g)、黃耆(9g)、當歸(9g)、白朮(9g)、升麻(1.5g)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通常來說,如果右手脈搏的脈象比左手強,這就是典型的內傷表現,無論左右手關節和腳踝的脈象如何,只要使用這個處方,都能獲得很好的療效。
這個處方實際上就是「補中益氣湯」,只是在此基礎上調整了藥材的劑量。其巧妙之處,在於加入了柴胡和升麻兩種藥材,與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等藥材相輔相成,能有效地提升體內的陽氣,防止其向下沉降進入陰寒之區。更妙的是,加入甘草和陳皮,有助於調和整體的補益作用,讓補益效果更加均衡,且不會產生副作用,因此病人服藥後能感到舒適,療效顯著。
2. 日重夜輕
病重於日間,而發寒發熱,較夜尤重,此症必須從天未明而先截之。方用:
人參(一錢) 白朮(五錢) 陳皮(一錢) 青皮(一錢) 柴胡(三錢) 當歸(三錢) 黃耆(五錢) 甘草(一錢) 枳殼(一錢) 乾薑(五分) 半夏(一錢)
水煎服。
又方:
人參(一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白朮(五錢) 柴胡(二錢) 熟地(一兩) 白芥子(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病情在白天時加重,並會出現發冷與發燒的症狀,且比夜晚更為嚴重。對於這種情況,必須在天亮之前就開始進行治療。藥方如下:
使用人參一錢、白朮五錢、陳皮一錢、青皮一錢、柴胡三錢、當歸三錢、黃耆五錢、甘草一錢、枳殼一錢、乾薑五分、半夏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外一個藥方是:
使用人參一錢、陳皮一錢、甘草一錢、白朮五錢、柴胡二錢、熟地一兩、白芥子一錢,同樣用水煎煮後服用。
3. 陰虛火動夜熱晝寒
此腎水虛兼感寒,或腎水虧竭,夜熱晝寒,若認作陽症治之,則口渴而熱益熾,必致消盡陰水,吐痰如絮,咳嗽不已,聲啞聲嘶,變成勞瘵。法當峻補其陰,則陰水足而火自消,骨髓泰然矣。方用:
熟地(一兩) 地骨皮(三錢) 山萸(五錢) 元參(三錢) 沙參(五錢) 麥冬(五錢) 五味子(三錢) 白芥子(一錢) 芡實(五錢) 桑葉(七片) 丹皮(一錢) 車前子(一錢)
水煎服。
此方陰虛火動者神效。〔妙在全國純陰之品,直進腎宮,滋其匱乏,則焦急之形,不上焰於口舌、皮毛之際。又加元參、地骨皮、沙參、丹皮之品,少清其骨髓中之內熱,自然陰長陽消,不治陽而自安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因為腎臟精氣不足加上感受寒邪,或是腎臟精氣嚴重耗損,導致夜晚發熱、白天卻感到寒冷的情況。如果誤認為是一般的陽性病症來治療,病人會更加口渴,體內的熱度也會更為熾烈,最終可能會耗盡體內的津液,咳嗽不止,甚至吐出像棉絮一樣的痰,聲音變得沙啞,最後可能演變成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大力補充體內的陰分,讓陰分充足,體內的火熱自然就會消退,骨髓也能恢復正常。使用的藥方如下:
熟地一兩、地骨皮三錢、山萸五錢、元參三錢、沙參五錢、麥冬五錢、五味子三錢、白芥子一錢、芡實五錢、桑葉七片、丹皮一錢、車前子一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藥方對於因陰分不足導致火熱上升的患者有神奇的效果。其妙處在於全部使用滋養陰分的藥材,直接滋補腎臟,補足體內缺乏的精氣,這樣就不會再出現口舌乾燥、皮膚乾澀的急躁現象。再加上元參、地骨皮、沙參、丹皮這些藥材,可以稍微清涼一下骨髓中的內熱,這樣一來陰分增長,陽氣自然就會減少,不用刻意去調理陽氣,身體也會自動達到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