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門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門
1. 病在下而求諸上
凡治下焦病,用藥不效者,須從上治之:
如足痛、足腫,無力軟弱,膝瘡紅腫,用木瓜、薏仁、牛膝、防己、黃柏、蒼朮之品不效者,定是中氣下陷,濕熱下流,用補中益氣湯升提之。
如足軟不能行而能食,名曰痿症,宜清肺熱。
如治泄瀉,用實脾利水之劑不效者,亦用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加炮薑、蒼朮;脈遲,加肉蔻、故紙。
如尿血,用涼血利水藥不效,用清心蓮子飲。若清心不止,再加升麻。
如治便血,用止澀之藥不效,或兼泄瀉,須察其脈,如右關微、或數大無力,是脾虛不攝血,宜六君子湯加炮姜。若右關沉緊,是飲食傷脾,不能攝血,加沉香二分。右寸洪數,是實熱在肺,宜清肺,用麥冬、花粉、元參、枯芩、桔梗、五味子、枳殼等味。
白話文:
對於治療下身的疾病,如果使用針對下身的藥物沒有改善效果,應該要從調整上身(整體)的角度來治療:
例如腳痛、腳部腫脹,或是腳部無力、軟弱,以及膝蓋部位的傷口紅腫,如果使用木瓜、薏仁、牛膝、防己、黃柏、蒼朮這類藥物沒有作用,那麼通常是因為中氣下陷,濕熱往下流,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提升中氣。
再如,腳部無力到無法行走,但是食慾正常,這種狀況被稱為痿症,應該要清肺熱。
對於腹瀉的情況,如果使用強化脾臟和利尿的藥物沒有效,同樣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但要去掉當歸,加入炮薑、蒼朮;如果脈搏跳動緩慢,則需加入肉蔻、故紙。
對於尿血的問題,如果使用冷卻血液和利尿的藥物沒有效,應該使用清心蓮子飲。如果清心的效果仍不顯著,可以再加入升麻。
對於便血的情況,如果使用止血藥物沒有效,或者同時伴有腹瀉,應檢查脈搏。如果右關部位的脈象微弱,或者數量大且無力,表示脾臟虛弱,無法控制血液,適合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如果右關部位的脈象深沉且緊繃,表示飲食對脾臟造成傷害,無法控制血液,可以加入兩分的沉香。如果右寸部位的脈象洪大且數量多,表示肺部有實熱,應該清肺,可以使用麥冬、花粉、元參、枯芩、桔梗、五味子、枳殼等藥材。
2.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門
3. 病在上而求諸下
頭痛、目痛、耳紅、腮腫,一切上焦等症,除清涼發散正治外,人即束手無策,而不知更有三法:
如大便結,脈沉實者,用酒蒸大黃三錢,微下之,此名斧底抽薪之法。
如大便泄,脈沉,足冷者,宜六味地黃湯加牛膝、車前、肉桂;足冷甚者,加熟附子。是冷極於下,迫其浮火上升也。此名導龍入海之法。
大便如常,脈無力者,用車前子、牛膝行之下行,此名引火歸源之法也。
白話文:
[病症在上部卻需從下部治療]
像頭痛、眼痛、耳紅、臉頰腫脹,這些屬於身體上半部的疾病,除了使用清熱解毒和散風邪的正常治療方法之外,人們往往不知道還有其他三種治療方式:
如果患者有便祕,且脈搏強勁實在,可以使用三錢經過酒蒸的大黃,輕微的幫助排便,這種治療方式被稱為「斧底抽薪」法。
若患者有腹瀉,脈象沉弱,腳部冰冷,應使用六味地黃湯加上牛膝、車前草、肉桂;若是腳部非常冷,可再添加熟附子。這是因為身體下部極度寒冷,迫使浮動的火氣向上竄升。這種治療方式被稱為「導龍入海」法。
如果患者大便正常,但脈搏虛弱,可以使用車前草、牛膝來幫助身體下行,這種治療方式被稱為「引火歸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