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濟世神驗良方》~ 中寒門 (1)

回本書目錄

中寒門 (1)

1. 中寒門

中寒傷寒殊非一,傷則漸深中直入,或因外受肅殺氣,或因內傷生冷物,猝然口噤並失音,四肢強直不知人,脈來沉軟而無力,加味理中湯可尋,參朮乾薑並肉桂,茯陳甘草半細辛。

白話文:

中寒和傷寒並不相同,傷寒是逐漸加重的內傷疾病,而中寒則是由於外感肅殺之氣所引起的。中寒導致的症狀包括口不能言、失聲、四肢強直、神智不清等。脈象沉緩而無力。此時可以使用加味理中湯治療。加味理中湯的成分包括人參、白朮、乾薑、肉桂、茯苓、陳皮、甘草和細辛。

加煨生薑五大片,服入薑汁一盞半,仍用薑渣炒極熱,絹包腹上熨有驗。惡寒甚者麻黃加,挾氣攻敕木香伴。重而腹痛全無脈,嘔吐瀉利無休息,

白話文:

  1. 加入五片生薑,服用一杯半的薑汁。

  2. 將薑渣炒得極熱,用絹包住敷在腹部上,可以驗證效果。

  3. 如果惡寒很嚴重,可以加入麻黃。

  4. 如果有氣攻敕(一種疾病)的症狀,可以使用木香來緩解。

  5. 如果重病到腹部沒有脈搏、嘔吐腹瀉不止,可以用以下方法治療:

加泡附子去皮臍,依舊加薑並薑汁。但見目紅知附毒,解之汁取生蘿蔔,犀角甘草及黃連,此法施之功最速。

白話文:

加入附子,去皮切成小塊,像往常一樣加入薑和薑汁。但看見病人眼睛發紅,就知道附子有毒,用蘿蔔汁、犀角、甘草和黃連來解毒,這種方法很有效且快速。

急救中寒,倉猝無藥,急用蔥白一大束如茶盞口大,用紙卷緊,快刀切一指厚片置臍上,以熱熨斗熨之,以汗出為度。稍得甦醒,灌入薑汁,再服回陽等方。

白話文:

遇到中暑昏迷需要急救時,如果身邊沒有藥物,可以迅速取用一大把蔥白,像一個茶杯口大小,用紙緊緊地捲起來,用快刀切成一指厚度的片狀,放在肚臍上,用熱熨斗熨燙,直到出汗為止。當昏迷者稍微清醒後,可以灌入薑汁,再服用回陽等方劑。

理中湯、治中湯、補中湯、薑附湯、四順湯、四逆湯,治五臟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強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氣敕痛;又治臟毒,下寒瀉痢腹脹,或黃、或白、或黑毒,或青谷等皆效。人參、乾薑(泡)、白朮、甘草(炙),各二錢。上四味薑棗煎溫服。加附子一錢,名附子理中湯,治寒濕氣;加青皮、陳皮各一錢,名治中湯,治霍亂,如干霍亂,先以鹽湯,吐透方服;治中湯內再加丁香、半夏各一錢。

白話文:

理中湯、治中湯、補中湯、薑附湯、四順湯、四逆湯,這些藥方治療五臟寒冷,口噤不說話,四肢強直;兼治胃脘部位積聚痰液,受寒氣引起的疼痛;又治療臟腑中毒,下寒腹瀉、肚子脹,或黃痰、或白痰、或黑痰、或青色谷,都具有療效。藥方藥材包括人參、乾薑(泡過)、白朮、甘草(炙),各二錢。以上四種藥材用薑、棗煎煮好後溫服。加入附子一錢,稱爲附子理中湯,治療寒濕之氣;加入青皮、陳皮各一錢,稱爲治中湯,治療霍亂,如果是乾霍亂,先用鹽湯吐乾淨後再服藥;治中湯裏面再加入丁香、半夏各一錢。

治嘔吐,加陳皮、茯苓各一錢,名補中湯,治瀉泄;補中湯加附一錢,治溏泄,加砂仁一錢,治米穀不化;去白朮,加附子,名四順湯,治霍亂、心腹痛、手足厥冷;去參朮,加附子,名四逆湯,治即病太陰及三陰諸證,自病不渴,脈微欲絕,四肢厥冷;去參、朮、甘草,加附子名薑附湯,治一切虛寒。

白話文:

治療嘔吐,添加陳皮、茯苓各一錢,稱之為補中湯,可用來治療腹瀉;補中湯中加入附子一錢,則能治療溏瀉;若加入砂仁一錢,可用來治療米穀不化的情況;若除去白朮,加入附子,稱為四順湯,可治療霍亂、心腹疼痛、手足冰冷等症狀;若除去人參、白朮,加入附子,稱為四逆湯,可治療太陰病、三陰疾病等各種證狀,即使患者自覺不渴,脈象微弱欲絕,四肢冰冷,也能夠使用;若除去人參、白朮、甘草,加入附子則稱為薑附湯,可以治療所有的虛寒症狀。

回陽救苦丹,治傷寒初起,不頭痛,不身熱,就怕寒,四肢逆冷,或過肘膝,或腹痛,或口吐白沫,流冷涎,或戰剽,面如刀刮,引衣踡臥,不渴,脈來沉遲無力,即是寒中陰經,為真陰症,不從陽經傳來。用附子理中湯合二陳湯,加肉桂、五味子、生薑煎服。小腹痛,加炒吳茱萸;無脈者,加豬膽汁一匙;泄瀉不止,加黃耆、升麻;嘔吐不止,加生薑汁。

白話文:

回陽救苦丹,用於治療傷寒初起,不頭痛、不發熱,只怕冷,四肢冰冷,或手腳冰冷超過手肘、膝蓋,或腹痛,或口吐白沫、流冷口水,或戰慄、面容憔悴,緊裹衣服蜷臥,不想喝水,脈搏沉細而無力,這是寒邪侵犯陰經,屬於真陰證,不是由陽經傳來的。用附子理中湯和二陳湯合用,再加入肉桂、五味子、生薑煎服。小腹疼痛,加入炒吳茱萸;沒有脈搏的,加入一勺豬膽汁;腹瀉不止的,加入黃耆、升麻;嘔吐不止的,加入生薑汁。

五積散(生料),治感冒寒邪,頭痛身疼,強硬拘急,惡寒吐嘔,或腹痛。又治傷寒發熱,頭痛惡風及內傷生冷,胸膈脹滿。或寒濕客於經絡,腰腳痠疼與婦人經候不調,氣壅不快。

白話文:

五積散(生料)適用於治療感冒寒邪引起的頭痛、身體疼痛、肌肉僵硬和拘急、惡寒嘔吐或腹痛。還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發熱和頭痛、惡風,以及內傷引起的生冷、胸膈脹滿。若寒濕之氣侵犯經絡,造成腰腿痠疼或婦女經期不調、氣鬱不暢等症狀時,也可以服用五積散(生料)。

陳皮一錢,厚朴,桔梗,枳殼,白芍,白茯苓,當歸,乾薑,麻黃各八分,白芷,川芎,半夏,官桂各七分,甘草六分,蒼朮二分薑蔥煎熱服。胃寒用煨薑,挾氣加吳茱萸,調經用艾醋,足腫加五加皮、大腹皮,風痹加羌活、獨活、防風,腰痛加牛膝、杜仲、小茴香,手足拘攣加檳榔、木瓜、牛膝,咳嗽加杏仁、桑白皮、馬兜苓,遍身疼痛加乳香、沒藥、細辛,難產加麝香、交桂,此藥氣味辛溫,開鬱行氣有殊功,夫人之病,不過寒濕燥熱,二者而已。

白話文:

陳皮一錢、厚朴、桔梗、枳殼、白芍、白茯苓、當歸、乾薑、麻黃各八分、白芷、川芎、半夏、官桂各七分、甘草六分、蒼朮二分,與薑蔥一起煎熱來服用。如果胃寒,用煨過的薑;如果夾帶了其他病氣,就加上吳茱萸;如果用來調月經,就加上艾醋;如果腳腫,就加上五加皮、大腹皮;如果風濕痹痛,就加上羌活、獨活、防風;如果腰痛,就加上牛膝、杜仲、小茴香;如果手足麻痺,就加上檳榔、木瓜、牛膝;如果咳嗽,就加上杏仁、桑白皮、馬兜苓;如果遍身疼痛,就加上乳香、沒藥、細辛;如果難產,就加上麝香、交桂。這藥的味道辛溫,有疏通鬱悶,順氣行的特異功效,一個人得的病,不外乎寒、濕、燥、熱這四種,用這藥治療,效果就足夠了。

防風通聖散(見中風)為治熱燥之聖藥。

生料五積散,為治寒濕之聖藥。

白話文:

防風通聖散(參見中風)是治療熱燥的聖藥。

生料五積散,是治療寒濕的聖藥。

順氣散(方見中風),平氣散(方見),檳榔散(方見),通聖散(方見)

餘論

白話文:

順氣散、平氣散、檳榔散、通聖散等方劑,其用法皆有記載。

丹溪云:中寒由內傷者,十居八九,必先用參、耆,托住正氣。戴氏云:身受肅殺,口傷生冷,胃氣大虛,膚腠疏豁。故病者,脈沉細,手足厥冷,息微力倦,身雖熱而不渴,宜急溫之,遲則不救。

白話文:

丹溪說:中風寒感冒而引起的身體裡面的疾病者,十個八九都是由內傷引起的,一定要先用參、耆,以扶持正氣。戴元禮說:身體受到寒氣的侵襲,嘴裡吃了生冷的東西,胃氣非常虛弱,皮膚腠理疏鬆。因此,病人脈象沉細,手足冰冷,呼吸微弱,體力疲倦,儘管身上發熱但不口渴,應當趕快溫暖身體,否則時間一長就難以救治了。

中氣,星香散(見猝中),四七湯(見氣)

白話文:

中氣(指中焦胃氣衰弱):星香散(見猝中條)、四七湯(見氣條)。

八味順氣散,凡中風中食俱宜先服此藥,順其氣而後治風消食。

青皮,陳皮(俱去白),香白芷,天台烏藥各五分合四君子煎服。

白話文:

八味順氣散,凡是遇到中風或食物阻滯的情況都應該先服用此藥,先調順氣機,再進行袪風或消食的治療。

使用青皮、陳皮(都要去掉白色的內層)、香白芷、天台烏藥,各五分,配合四君子湯一起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