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神驗良方》~ 女科門 (4)
女科門 (4)
1. 女科門
大黃八兩(醋二碗,煮乾曬),血竭,桃仁,紅花各五錢酒糊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十丸。
又醫案,一婦人虛勞發熱,盜汗咳嗽,面紅經閉,脈數有力,以滋補藥投之不效,用大黃(酒蒸曬九遍)四兩,血竭、沒藥各五錢,用四物加紅花煎湯,送下七十丸,三服而前疾盡除矣。加味八物湯,治經閉,虛熱咳嗽。用四物四君子,加柴胡、黃芩、小茴香煎服。腹痛加玄胡、枳殼、乾膝;嘔吐惡,加良薑、砂仁;手足麻痹惡寒,加肉桂;咳嗽,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
劉河間曰:心主血,心病則不流,先服降心火之劑,次用局方中五補丸,後以衛生湯理脾養血。
衛生湯,黃耆三兩,當歸,白芍各二兩,甘草一兩
每服五錢。如虛者,加人參,空心溫服。
又丹方,蠶砂四兩(沙鍋炒半黃色),就入無灰酒一壺於內,沸過,以瓷器盛之,去砂溫飲一盞,即可通。
又方
大船上多年灰條,用炭火燒紅,淬入燒酒,取出待乾為末,每服三錢。初用酒下,次紅花酒下,次大黃酒下,三服見紅,如神。
又方
治鬼胎,經閉,用芫花三兩,炒黃色,為末,每服一錢,桃仁湯下,取出惡物,神效。
崩漏,經已久止,忽而大下,腹痛身熱,曰崩屬陰,經行三十日,猶湧出不止,曰漏屬陽。
按脈數洪而疾疾,漏下候也。崩之為痛血大下,豈可為寒,但血去後,其人必虛,當大補氣血。崩後脈疾者死,遲者生,緊大死,虛小者生。丹溪曰:有虛有熱。《內經》曰:陰虛陽搏。
崩漏
丹溪論:血崩當分寒熱,急則治其標,用白芷湯調百草霜末。甚者用陳棕灰,後用四物湯加炒乾姜調理。因勞者,用參耆,帶升補藥;因寒者,用乾薑,甚者用附子;因熱者用黃芩。
崩過多者,先用五靈脂(半生半炒)為末,酒下一服。又方同生芝麻嚼下,每日六七次,其疾痊愈,蓋五靈脂能行能止。紫色成塊者熱,以四物湯加黃連之類,血崩用香附,白芷丸服。
氣虛血虛,以四物湯加參耆。漏下乃熱而虛,四物加黃連。崩中白帶用椒□末,又用白芷(石灰炒,去灰為末)、茜草少許,粥丸服。一方用生狗頭骨(燒灰存性),酒調下,或入藥服。
升麻四物湯,崩漏不問虛實,用四物加升麻、防風,加荊芥穗(燈上燒)服之。如不止,加白朮、蒲黃及諸止血藥。
血崩屢驗方,當歸、白芍、棕棕、乾薑各燒灰存性,為末,醋湯調。以有節紅筋,左攪四十九轉,食前服。
當歸龍骨丸,月事失常,經水過多,及帶下淋瀝,無問久新、赤白諸症,併產後惡物不止,或胎動不安疼痛,及大人小兒並可服。
用當歸,黃連,槐子,艾葉(炒),茯苓各五錢,龍骨,黃柏各五錢,木香二錢滴水為丸小豆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湯送下。
白話文:
[女科門]
用醋煮大黃八兩至乾燥,曬乾,再與血竭、桃仁、紅花各五錢,製成酒糊丸,丸如桐子大小,外裹硃砂。每次服用七十丸。
另有一醫案:一位婦女虛勞發熱,盜汗咳嗽,面紅經閉,脈象數而有力,服用滋補藥物無效。於是使用酒蒸曬九遍的大黃四兩,血竭、沒藥各五錢,並用四物湯加紅花煎服,送服七十丸,三次後諸症痊癒。
加味八物湯,治療經閉、虛熱咳嗽。使用四物湯、四君子湯,再加柴胡、黃芩、小茴香煎服。若腹痛則加玄胡索、枳殼、乾薑;若嘔吐噁心則加良薑、砂仁;若手足麻痺惡寒則加肉桂;若咳嗽則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
劉河間說:心主血,心病則血液運行不暢,應先服用降心火的藥物,再服用局方中的五補丸,最後用衛生湯調理脾胃,養血。
衛生湯:黃耆三兩,當歸、白芍各二兩,甘草一兩,每次服用五錢。虛弱者可加人參,空腹溫服。
另一丹方:蠶砂四兩(沙鍋炒至半黃色),放入無灰酒一壺,煮沸後,倒入瓷器盛裝,去除蠶砂,溫服一盞即可通經。
又一方:
取船上多年積累的灰燼,用炭火燒紅,淬入燒酒,取出曬乾研末,每次服用三錢。初次用酒送服,第二次用紅花酒送服,第三次用大黃酒送服,三次後即可見紅,療效如神。
又一方:
治療鬼胎、經閉,用芫花三兩,炒至黃色,研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桃仁湯送服,即可排出惡物,療效神奇。
崩漏:經血已停止,忽然大量出血,伴隨腹痛身熱,稱為崩,屬陰虛;經血連續三十天不斷湧出,稱為漏,屬陽虛。
脈象數、洪而急促,是漏下的徵兆。崩為大量出血伴腹痛,並非寒證,但出血後患者必然虛弱,應大補氣血。崩後脈象急促者死亡,脈象遲緩者生存;脈象緊而有力者死亡,脈象虛弱者生存。朱丹溪說:崩漏有虛有熱。《內經》說:陰虛陽搏。
崩漏:
朱丹溪認為:血崩應區分寒熱,急症則治標,用白芷湯調和百草霜末;嚴重者用陳棕灰,之後用四物湯加炒乾薑調理。因勞累引起者,用人參、黃耆,配合升補藥物;因寒冷引起者,用乾薑,嚴重者用附子;因熱引起者,用黃芩。
崩漏過多者,先用五靈脂(半生半炒)研末,用酒送服。另一方:用生芝麻嚼服,每日六七次,可使病情痊癒,因為五靈脂既能行血又能止血。紫色成塊的血塊屬熱證,可用四物湯加黃連等藥物治療;血崩可用香附、白芷丸服用。
氣虛血虛者,用四物湯加人參、黃耆;漏下屬熱虛者,四物湯加黃連;崩中帶下可用胡椒末治療,或用石灰炒白芷(去灰研末)、茜草少許,製成粥丸服用。一方用燒成灰的生狗頭骨,用酒調服,或入藥服用。
升麻四物湯:崩漏不論虛實,都可用四物湯加升麻、防風,再加燈上燒過的荊芥穗服用。如果仍不止血,可加白朮、蒲黃及其他止血藥物。
血崩屢驗方:當歸、白芍、棕櫚、乾薑各燒成灰,研末,用醋湯調服。用有節的紅色筋絡,順時針攪拌四十九下,飯前服用。
當歸龍骨丸:月經失調,經血過多,以及帶下淋瀝,不論病程長短、赤白諸症,以及產後惡露不止,或胎動不安疼痛,大人小孩均可服用。
藥物包括:當歸、黃連、槐花、炒艾葉、茯苓各五錢,龍骨、黃柏各五錢,木香二錢,製成小豆大的水丸,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