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濟世神驗良方》~ 中風門 (4)

回本書目錄

中風門 (4)

1. 中風門

姜煎入竹瀝半盞,再煎一二沸服。

脾臟

岐伯曰:季夏戊巳,傷於風者,為脾風。多汗惡風,四肢怠惰,色微黃,不嗜食,言語謇澀,口喎僻,肌膚不仁,腹膨心煩,翕翕發熱,神思如醉,其脈浮緩。

白朮湯

治脾經受病,體倦通身黃,口吐鹹水,不能飲食。口角兩邊黃者可治,急灸脾腧百壯。目下及手足青者不治。

白朮三錢,厚朴(薑製),防風各二錢,附子(泡去皮臍),橘紅,白蘇皮,五加皮各一錢。生薑煎服。

獨活散

治脾風胸滿、痰盛、語澀、發熱、志昏。

獨活(去蘆)一錢五分,防風,茯神(去木),人參,附子(泡去皮臍),前胡,沙參,半夏(湯洗七次),黃耆,旋覆花,甘草(炙),羚羊角各一錢生薑煎服。

肺臟

岐伯曰:秋庚辛,傷於風者,為肺風。主氣,氣為衛,行於表,循於皮。若衛氣虛少,風邪相搏,則胸滿短氣,謂金不能制木,肝肺相剋,胃悶汗出,噓吸顫掉,聲嘶體重,其脈浮弦。

五味子湯

治肺經受病,時咳氣短,晝瘥夜甚,偃臥胸滿,其鼻兩邊下至於口,上至於眉,白色,急灸肺腧百壯。若色黃,其肺化血,不治。若撮空指地,循衣摸床,俱不治。

防風,甘草(炙),川芎,赤芍各二錢,五味子,杏仁(炒去皮尖),桂心各一錢,川椒三分水煎溫服。

腎臟

岐伯曰:冬壬癸,中於風者,為腎風。腎氣虛弱,風邪侵之,踞而腰疼,不便俯仰。或兩耳虛鳴,聲濁面浮,節痛神昏,肌色黧黑,易妄體重,多汗惡風,隱曲不利。

萆薢散

治腎經受病,多汗惡風,面浮脊疼,坐而腰痛。其脅上下左右,赤黃如餅,可治。急灸腎腧百壯。齒黃,鬚髮直,面如土色,不治。

萆薢(酒浸),狗脊,杜仲(炒去絲),白茯苓(去皮)各一兩,何首烏,天雄(炮去皮臍),澤瀉各五錢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祛風至寶丹

治諸風熱。

滑石三兩,當歸,川芎各二兩半,硃砂(飛過為衣),甘草各二兩,防風,芍藥各一兩五錢,白朮一兩三錢,獨活,羌活,天麻,石膏,黃芩,熟地,人參,桔梗各一兩,梔子六錢,荊芥穗,全蠍(去毒),細辛,連翹,薄荷,黃連,黃柏,麻黃,大黃,芒硝各五錢二十七味,煉蜜丸如彈子大。臨臥細嚼一丸,茶酒下。

熱甚去參、朮、川芎,加苦參、細茶,鹽梅,薄荷湯下。痛甚倍苦參。

精神解語湯

治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四物二陳加麥冬,遠志(去骨甘草水泡),南星(同半夏、白芍俱用生薑、牙皂煎湯浸三日),枳實(麩炒),烏藥,黃連(薑汁炒),防風,羌活,石菖蒲,生薑,竹茹煎好再入薑汁、竹瀝、童便服。頭痛加蔓荊、細辛、白芷。

遠志膏

治中風不能言。遠志三兩,甘草(水泡不去骨)。為末,雞子清調敷,天突、咽喉、前心三處。

白話文:

中風門

以薑煎煮竹瀝半杯,再煎煮一到兩沸後服用。

脾臟

岐伯說:季夏戊巳之時,受風寒者,會導致脾風。症狀表現為多汗怕風、四肢無力、面色微黃、不愛吃東西、說話含糊不清、嘴角歪斜、皮膚麻木、腹部膨脹心煩、時冷時熱、精神恍惚如醉酒,脈象浮緩。

白朮湯

治療脾經受損,症狀為全身疲倦、皮膚發黃、吐鹹水、無法進食。嘴角兩邊發黃者可治療,需在脾俞穴灸一百壯。眼睛下方及手腳發青者則無法治療。

處方:白朮三錢,厚朴(薑製)二錢,防風二錢,附子(泡去皮臍)一錢,橘紅一錢,白蘇皮一錢,五加皮一錢。以生薑煎服。

獨活散

治療脾風導致的胸悶、痰多、說話困難、發熱、神志不清。

處方:獨活(去蘆)一錢五分,防風一錢,茯神(去木)一錢,人參一錢,附子(泡去皮臍)一錢,前胡一錢,沙參一錢,半夏(湯洗七次)一錢,黃耆一錢,旋覆花一錢,甘草(炙)一錢,羚羊角一錢。以生薑煎服。

肺臟

岐伯說:秋季庚辛之時,受風寒者,會導致肺風。肺主氣,氣為衛氣,運行於體表,循行於皮膚。若衛氣虛弱,風邪侵襲,則會出現胸悶氣短,這是因為金克木失調,肝肺相剋所致,還會有胃部不適、出汗、呼吸急促、聲音嘶啞、身體沉重等症狀,脈象浮弦。

五味子湯

治療肺經受損,症狀為時常咳嗽氣短,白天好轉晚上加重,仰臥時胸悶,鼻翼兩側到嘴角,以及向上至眉毛部位發白,需在肺俞穴灸一百壯。若顏色發黃,表示肺部已出血,則無法治療。若患者出現抓空、摸床等動作,也無法治療。

處方:防風二錢,甘草(炙)二錢,川芎二錢,赤芍二錢,五味子一錢,杏仁(炒去皮尖)一錢,桂心一錢,川椒三分。水煎溫服。

腎臟

岐伯說:冬季壬癸之時,受風寒者,會導致腎風。腎氣虛弱,風邪侵襲,會導致腰痛,難以彎腰活動。或伴有耳鳴、聲音嘶啞、面部浮腫、關節疼痛、神志不清、皮膚黝黑、容易疲勞、身體沉重、多汗怕風、小便不利等症狀。

萆薢散

治療腎經受損,症狀為多汗怕風、面部浮腫、腰背疼痛、坐著時腰痛。脅肋部位出現赤黃色斑塊,如餅狀者可治療,需在腎俞穴灸一百壯。若牙齒發黃、頭髮直立、面色土黃,則無法治療。

處方:萆薢(酒浸)一兩,狗脊一兩,杜仲(炒去絲)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何首烏五錢,天雄(炮去皮臍)五錢,澤瀉五錢。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

祛風至寶丹

治療各種風熱病症。

處方:滑石三兩,當歸二兩半,川芎二兩半,硃砂(飛過為衣)二兩,甘草二兩,防風一兩五錢,芍藥一兩五錢,白朮一兩三錢,獨活一兩,羌活一兩,天麻一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兩,熟地一兩,人參一兩,桔梗一兩,梔子六錢,荊芥穗五錢,全蠍(去毒)五錢,細辛五錢,連翹五錢,薄荷五錢,黃連五錢,黃柏五錢,麻黃五錢,大黃五錢,芒硝五錢(共二十七味)。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劑。睡前細嚼一丸,用茶或酒送服。

若熱症嚴重,則去除人參、白朮、川芎,加入苦參、細茶、鹽梅,用薄荷湯送服。若疼痛劇烈,則加倍苦參用量。

精神解語湯

治療中風導致痰迷心竅,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處方:四物湯、二陳湯加麥冬、遠志(去骨,用甘草水泡)、南星(與半夏、白芍一同用生薑、牙皂煎湯浸泡三日)、枳實(麩炒)、烏藥、黃連(薑汁炒)、防風、羌活、石菖蒲、生薑、竹茹。煎好後再加入薑汁、竹瀝、童尿服用。頭痛者加蔓荊子、細辛、白芷。

遠志膏

治療中風不能說話。

處方:遠志三兩,甘草(水泡不去骨)。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敷於天突穴、咽喉、前胸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