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濟世神驗良方》~ 中風門 (3)

回本書目錄

中風門 (3)

1. 中風門

三化湯(中者用)外有六經之形證,已服加減續命湯,尚有便溺阻隔宜用。

厚朴(薑汁炒),羌活,大黃,枳實各等分姜煎服。如不利再服,以微利為度。如內邪外邪已除,宜服愈風湯,以行中道。凡中血脈中腑之病,忌驟用龍腦、麝香、牛黃,蓋麝入脾,黃入肝,腦入骨,恐引風入內也。

羌活愈風湯(中濕者用),肝腎虛,筋骨弱,語謇澀,精神昏,濕熱體重,或痰而一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大抵心勞而百病生,此藥能安心養神,調理陰陽,使無偏勝。

生地,石膏,蒼朮各六分,柴胡,防風,人參,當歸(皆去蘆),細辛(去苗),枳殼(麩炒),地骨皮(去骨),厚朴(薑製),羌活,獨活,白芷,前胡,防己,甘草,黃芩,白芍,白茯苓,蔓荊子,熟地,川芎,麻黃,薄荷,甘菊,知母,黃耆,杜仲,秦艽,半夏,枸杞子以上各四分,桂枝一分遇天陰加姜三片,空心服頭煎,臨臥服二煎。此常服之藥,當加四時之輔。

大寒後,即加半夏、柴胡、人參;穀雨後,即加石膏、黃芩、知母;季夏,加防己、白朮、茯苓;大暑後,即加厚朴、藿香、官桂;霜降後,即加附子、官桂、當歸。五臟專治(出良方選,凡風入臟,皆多汗惡風)。

肝臟

岐伯曰: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筋脈拘攣,手足不收,風入肝坐踞不得,胸背強直,脅肋脹滿,目眩心煩,言語謇澀。

射干湯

治肝經受病,善悲嗌乾,善怒。女子目下青黃色可治,急灸肝腧百壯,更宜行經順氣。若目下大段青黑,一黃一白不治。

薏苡仁三錢,射干,芍藥各二錢半,牡蠣,石膏各二錢,桂心五分水煎溫服。

犀角散

治肝風流注四肢,上攻頭面,上焦風熱,口眼喎斜,語言謇澀,腳膝疼痛無力。

犀角,石膏各二錢,羌活,羚羊角各一錢半,人參,甘菊,獨活,黃芩,天麻,枳殼(去瓤麩炒),當歸,黃耆,芎藭,白朮,酸棗仁,防風,白芷各五分,甘草三分薑棗煎服。

又方

治肝風煩熱,語澀不得臥。

竹瀝,荊瀝,葛根汁,薑汁,白蜜各一合不拘時服。

心臟

岐伯曰:夏丙丁火,傷於風者,為心風。多汗惡風,善怒,神亂,語澀,舌強、口乾,面赤,頭疼,翕翕發熱,胸背拘急,手心熱甚,偃臥不得,傾側忪悸不安。

遠志湯

治心經受病,善怒,口不能言,偃臥不可傾側,悶亂,胃絕者。其唇色正赤,尚可治。急灸心腧百壯。或青黃不定面色,⿰日亭⿰日亭戰慄動者,不治。

白朮,赤芍各一兩,石菖蒲,羌活,細辛,麻黃(去根)各五錢,人參,遠志(去心)各二錢半為細末,每服二錢,小麥湯調下,日二服。

麻黃散

治心風、心驚、聲濁、口喎、冒昧好笑。

羌活,茯神,遠志各一錢半,白朮,防風,川芎,漢防己,當歸,人參,甘草,麻黃(去節)各一錢,升麻八分,桂心五分

白話文:

中風門

三化湯(適用於中風)若病人症狀符合六經病證,已服用加減續命湯,但仍有大小便不通的情況,則可以使用此方。

方劑:厚朴(用薑汁炒)、羌活、大黃、枳實,各等分,用薑煎服。若效果不佳,可再服用,但需控制在輕微通便的程度。若內外邪氣已去除,則應服用愈風湯,以調和氣血。凡因中風導致血脈或腑臟受損的疾病,忌諱驟然使用龍腦、麝香、牛黃,因為麝香入脾,牛黃入肝,龍腦入骨,恐引發風邪入內。

羌活愈風湯(適用於中風兼濕症)此方適用於肝腎虛弱,筋骨無力,言語不清,精神恍惚,濕熱體重,或痰多導致一側肢體枯萎,或肥胖導致半身不遂者。總而言之,心勞則百病生,此藥能安心養神,調理陰陽,使陰陽平衡。

方劑:生地、石膏、蒼朮各六分,柴胡、防風、人參、當歸(去蘆)、細辛(去苗)、枳殼(麩炒)、地骨皮(去骨)、厚朴(薑製)、羌活、獨活、白芷、前胡、防己、甘草、黃芩、白芍、白茯苓、蔓荊子、熟地、川芎、麻黃、薄荷、甘菊、知母、黃耆、杜仲、秦艽、半夏、枸杞子各四分,桂枝一分。陰天服用時需加薑三片。空腹服用第一煎,臨睡前服用第二煎。此方為常服藥,需根據四季變化調整藥材。

大寒後,增加半夏、柴胡、人參;穀雨後,增加石膏、黃芩、知母;季夏,增加防己、白朮、茯苓;大暑後,增加厚朴、藿香、官桂;霜降後,增加附子、官桂、當歸。(五臟專治,引自《良方選》,凡風邪入臟腑者,多伴有汗出惡風症狀。)

肝臟

岐伯說:春天甲乙木氣受風傷損,則為肝風。症狀表現為筋脈拘攣,手足不能自主,因風入肝而坐臥不安,胸背僵硬,脅肋脹滿,頭暈心煩,言語不清。

射干湯

治療肝經受病,易悲傷,咽喉乾燥,易怒。女性眼眶下呈現青黃色者可以使用,可急灸肝俞穴一百壯,並配合行經理氣。若眼眶下呈現大片青黑色,或黃白相間,則不可治療。

方劑:薏苡仁三錢,射干、芍藥各二錢半,牡蠣、石膏各二錢,桂心五分,水煎溫服。

犀角散

治療肝風侵犯四肢,上犯頭面,上焦風熱,口眼歪斜,言語不清,膝蓋疼痛無力。

方劑:犀角、石膏各二錢,羌活、羚羊角各一錢半,人參、甘菊、獨活、黃芩、天麻、枳殼(去瓤麩炒)、當歸、黃耆、川芎、白朮、酸棗仁、防風、白芷各五分,甘草三分,薑棗煎服。

另一方劑

治療肝風煩熱,言語不清,無法平臥。

方劑:竹瀝、荊瀝、葛根汁、薑汁、白蜜各一合,不拘時服。

心臟

岐伯說:夏天丙丁火氣受風傷損,則為心風。症狀表現為多汗惡風,易怒,精神錯亂,言語不清,舌硬,口乾,面紅,頭痛,時發熱,胸背拘緊,手心發熱,無法平臥,翻身則心悸不安。

遠志湯

治療心經受病,易怒,不能說話,無法平臥及翻身,胸悶,胃氣虛弱者。若嘴唇顏色正常鮮紅,則可治療。急灸心俞穴一百壯。若面色青黃不定,或顫抖不止,則不可治療。

方劑:白朮、赤芍各一兩,石菖蒲、羌活、細辛、麻黃(去根)各五錢,人參、遠志(去心)各二錢半,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小麥湯調服,一日二次。

麻黃散

治療心風、心驚、聲音嘶啞、口歪、神志不清,容易發笑。

方劑:羌活、茯神、遠志各一錢半,白朮、防風、川芎、漢防己、當歸、人參、甘草、麻黃(去節)各一錢,升麻八分,桂心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