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凡例
凡例
1. 凡例
一本草以綱目為最備。然李瀕湖先生距今四百年。藥品已日增多。產地亦有變更。如術之推於潛野生。李氏所未詳。今則於朮亦不可必得。且乞靈於湖廣珠矣。此因時代之變遷。藥品功用。因以不同。不可不知者也。
白話文:
一本草綱目是本草書中最完備的一部著作,然而李瀕湖先生距今已經四百年了,藥品種類已經不斷增加,產地也發生了變化。比如術這種藥,原本在潛山地區野生,李時珍並沒有詳細記載,現在甚至在術這個地方也未必能夠得到它,所以只好去湖廣、珠海等地尋找。這都是因為時代的變化,藥品的功效也因此而不同,這是不可不知的。
一綱目所收丸散之方過略。予意非歷舉藥方。不足以證是藥功用。如以麝香配天麻則去風痰。配雄黃則治疔腫。可知用麝之意。專取迅速。而根本治病。尚須他藥。若即歸功麝香。未免貽誤。
白話文:
《綱目》所收集的丸散方劑過於簡略。我的意思是如果不一一列舉藥方,不足以證明藥物的功效。例如,麝香配天麻,可以祛風化痰。麝香配雄黃,可以治療疔瘡腫瘤。由此可知,使用麝香的目的是為了迅速治病,而徹底治癒疾病,還需要其他藥物。如果把功勞都歸功於麝香,那就不免誤導人了。
一中藥功用皆由經驗得來。處方如何。可求公式。如黃連之治痢疾。更重則加黃柏。此中可得二藥殺菌之理。然中醫處方。決不單純。既攻其病。兼強其本。故痢症必多用健胃助脾清腸之品。甚或久痢施以強心之藥。若非廣採藥方。不能尋求真意。
白話文:
中藥的功效都是根據經驗得來的。處方如何?可以參考公式。例如黃連治療痢疾,如果症狀更嚴重,就再加入黃柏。從中可以得出這兩種藥物殺菌的原理。然而,中醫的處方決不單一。不僅要攻其病,還要兼強其本。因此,痢疾必須多使用健胃助脾、清腸通便的藥物。甚至久痢也要施以強心的藥物。如果不廣泛採集藥方,就不能尋求真正的意義。
一本草向定藥性。溫熱寒涼言之綦詳。予意用藥專在功效。性之寒溫。無關於病。使果泥於寒溫之說。大黃附子。何能並用如此之類。不勝枚舉。故刪藥性。專言主治。
白話文:
本草經主要用來確定藥物的性質。關於藥物的溫、熱、寒、涼等特性,講述得很詳盡。我只是認為用藥更重要的是療效。藥物的特性是寒或溫,有時候與疾病的性質沒有關係。如果拘泥於寒溫之說,那麼就像大黃、附子之類的藥物,有什麼理由同時服用呢?類似這樣的例子,舉都舉不完。因此,我刪去了藥物特性,只講述了藥物的治療作用。
一藥味甘苦。向亦詳載其實於病亦無關涉。甘果和中。則熟地有時礙胃。苦如下降。則羌活豈能祛頭面之風。故藥味亦略而不載。
一痘症自牛痘盛行之後。窮鄉僻壤。盡能施種。昔為兒科重症。今則可以不談。故痘症諸方。悉皆從略。
白話文:
藥物的味道是甘甜和苦澀。前人也詳細記載了它們,但其實它與疾病無關。甘甜的果實可以調和身體機能,那麼熟地有時也會妨礙胃。苦味的東西能下降,那麼羌活怎麼能祛除頭面上的風寒呢?所以藥物的味道也簡略地記載而不詳細說明。
一為醫不知各藥功用。徒讀古書。誤人不淺。雖知藥之功用。不明處方公式。亦難臨診。故本書編輯之旨。即在使不知醫者能開卷恍然。知醫者悟處方微妙。
白話文:
如果醫生不懂得各種藥物的功效,只是讀古書,就會誤導患者,雖說懂得藥物的功效,但不懂得藥方的組成和應用,也很難在臨牀上運用。因此,這本書的編輯宗旨,就是要讓不懂醫術的人能開卷恍然大悟,讓懂得醫術的人領悟到處方的奇妙之處。
一醫家治病。重在證候。證現何狀。即須注意。如果虛極。無論為疔腫為痢疾。為痧疹。為一切其他雜病。即當先顧根本。不可專攻病患。此尤處方者所宜知也。
白話文:
有一個醫生治病,重視證候。症狀表現為何樣,就必須注意。如果虛弱到極點,無論是疔瘡腫瘤,還是痢疾,或是痧疹,或是一切其他雜病,就應該先顧及根本,不能專攻病患。這尤為處方者所應該知道的。
一本書之意。在使讀者有途轍可循。識藥功用。主其分量。自當臨時斟酌不可泥於古書。
一石部及諸動物。所收獨少者。礦物提煉不精。恐含雜質。動物多殺生命。可不用者。即為省去。故獨簡略。
一古方中多用㕮咀。今雖仍用其名。不必定泥其法。
海寧張宗祥輯述
白話文:
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有所依循,瞭解藥材的功效,掌握其用量,但在實際使用時應根據情況靈活調整,不要完全拘泥於古書的記載。
對於礦物和動物類的藥材,本書收錄較少。因為礦物提煉如果不夠精純,可能含有雜質;而動物藥材則多涉及殺生,如果可以避免使用,就應該省去,因此這些部分做了簡化處理。
古方中常見的「㕮咀」用法,雖然現在還沿用這個名稱,但實際操作時不必完全按照古法。
海寧 張宗祥 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