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集驗方》~ 例言
例言
1. 例言
一醫期明理,不貴執方。以方論醫,失之淺矣。是編專為僻壤窮鄉,持危濟急,第志捷法,不列全方。如傷寒六經症論,概不備錄。
一行世方書,匪乏善本。或虛實寒熱,有未縷析條分,偶爾輕投,慮多貽誤。茲刻悉為詳註,用者審諸。
一群方或採諸古本,或傳自良師。雖極搜採,終嫌掛漏。偶閱濟人自濟一刻,頗覺先得我心。用是廣為增訂,參互舊文,謹志由來,匪同掠美。
一纂輯甫竟,即患沉疴。未經讎校,或症論參差,辭意剌繆。惟冀當代宗工哲匠,示我周行,節取所長,教其所短。
一是集授梓,原期利濟,公諸海內,毫不取酬。同志如欲印施,概無所吝。
白話文:
[例言]
一個醫生應該明理,不應該只重視死記方劑。單純以方劑論醫,是膚淺的。本書專門為偏遠貧困地區編寫,用於危急時刻救治病人,只記載簡潔有效的治療方法,不會列出完整的處方,例如《傷寒論》六經的詳細論述,就沒有全部收錄。
現存的醫方書籍很多,也不乏優秀的著作,但有些書在虛實寒熱的辨證方面,分析得不夠細緻,有時輕易下藥,容易導致誤診。因此,本書對所有藥方都做了詳細的註釋,使用者務必仔細研讀。
本書中的一些方劑,有的取自古籍,有的來自良師的傳授,儘管盡力搜集,但仍嫌不夠完善。偶然讀到《濟人自濟》一書,覺得很符合我的想法,因此廣泛參考並增補訂正,參照舊有的文獻,並謹慎地記錄來源,絕非剽竊之意。
本書編纂完成後,我便患上了重病,未能仔細校對,書中症狀論述可能會有出入,文字也可能會有錯誤。希望當代的醫學大家能夠指正,取其優點,補其不足。
本書付梓出版,本著利濟眾生的目的,將其公開於天下,分文不取。志同道合者,如果想要印行施捨,我絕無保留。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