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之

《小品方》~ 卷第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2)

1. 述增損舊方用藥犯禁決

烏頭與半夏相反,而諸湯皆用之。烏頭主中風洒洒惡寒、濕痹積聚、咳逆上氣。須此治者,留烏頭去半夏。若患傷寒寒熱,喉痹咽痛,胠胸脹,咳逆,心下結堅,當用半夏。大都此二物為治相似,會宜去一種也。

藜蘆與細辛、人參相反,而烏頭丸用之。藜蘆主殺蠱毒諸蟲,除咳逆腸澼下利,若須此治者,留藜蘆去細辛、人參。若患久風風頭,肢節痛,心神虛者,去藜蘆留細辛、人參也。

藜蘆惡大黃,而露宿丸用之。大黃主調中,破除諸積聚,須此治者,留大黃除藜蘆也。若須藜蘆為治者,宜除大黃也。

礜石惡細辛,而附子丸用之。礜石主寒熱鼠痿蝕瘡,死肌肉痹,腹中積聚結堅,令人發熱。若須此治者,留礜石去細辛。若患風痹拘攣,緩弱膝痛,咳逆,堅瘕積聚者,可除礜石留細辛也。

防己惡細辛,而治風湯悉用之。防己主中風傷寒,溫瘧洒洒寒熱,諸癇,利大小便。若須此治者,可留防己去細辛。若患風頭頭眩痛,四支諸痛者,可留細辛去防己也。

厚朴惡澤瀉,而前胡丸用之。厚朴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氣,死肌血痹,去三蟲。若須此治者,留厚朴去澤瀉。若須補養益氣力者,留澤瀉去厚朴也。

皂莢惡人參,而通草丸用之。皂莢主風痹死肌,風頭淚出,利九竅,下水氣,殺精物魔鬼,咳逆上氣。須此治者,留皂莢去人參。若須補五臟、安精神者,留人參去皂莢也。

礬石惡牡蠣,而卻煩丸用之。礬石主瘡蝕及咽痛,堅齒骨。須此治者,留礬石去牡蠣。若患傷寒寒熱,溫瘧,洗洗惡寒,憂恚驚怒,氣結心痛,鼠瘻,女子去赤白浚下血者,留牡蠣去礬石也。

當歸惡䕡茹,而治瘡方用之。當歸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孕,諸瘡痙金瘡痛。須此治者,用當歸。若欲食惡肉殺蟲者,用䕡茹也。

甘草反海藻、甘遂、大戟、芫花,凡四物亦反甘草,而諸湯皆用之。甘草不只治病,宜是通部制百藥耳。須此四物為治者,除甘草用犀角屑亦佳。

上前件舊方用藥犯經禁者,略見凡十七條,其所不見者甚多。若看方有所見,便應依此決卻除之,然後可服耳。藥性要物亦已甲乙註名也,故復重記述之,大法宜知此決也。

白話文:

述增損舊方用藥犯禁決

烏頭和半夏相克,但許多方劑卻同時使用它們。烏頭主要治療中風導致的怕冷發抖、濕邪導致的痹症積聚、咳嗽氣喘。如果需要用烏頭治療這些病症,就去除半夏。如果患的是傷寒導致的寒熱交替、咽喉腫痛、胸部脹悶、咳嗽氣喘、心下有堅硬的結塊,則應使用半夏。總之,這兩種藥物治療的病症相似,使用時應去除其中一種。

藜蘆與細辛、人參相克,但烏頭丸卻同時使用它們。藜蘆主要殺死蠱毒和蟲類,治療咳嗽氣喘、腸胃絞痛、腹瀉。如果需要用藜蘆治療這些病症,就去除細辛、人參。如果患的是久病導致的頭痛、關節疼痛、心神虛弱,則去除藜蘆,保留細辛、人參。

藜蘆與大黃相克,但露宿丸卻同時使用它們。大黃主要調理脾胃,消除各種積聚,如果需要用大黃治療這些病症,就去除藜蘆。如果需要用藜蘆治療,則應去除大黃。

礜石與細辛相克,但附子丸卻同時使用它們。礜石主要治療寒熱交替、鼠瘻(一種皮膚病)、潰瘍、肌肉壞死、痹症、腹部積聚結塊,並引起發熱。如果需要用礜石治療這些病症,就去除細辛。如果患的是風濕痹證導致的肢體拘攣、膝蓋酸痛、咳嗽氣喘、腹部堅硬腫塊,則去除礜石,保留細辛。

防己與細辛相克,但治療風寒的方劑卻同時使用它們。防己主要治療中風、傷寒、溫瘧(一種瘧疾)、各種癇證(癲癇等)、促進大小便通暢。如果需要用防己治療這些病症,就去除細辛。如果患的是頭痛頭暈、四肢疼痛,則去除防己,保留細辛。

厚朴與澤瀉相克,但前胡丸卻同時使用它們。厚朴主要治療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厥、肌肉壞死、血痹、驅除三種蟲類。如果需要用厚朴治療這些病症,就去除澤瀉。如果需要補益氣血,則去除厚朴,保留澤瀉。

皂莢與人參相克,但通草丸卻同時使用它們。皂莢主要治療風濕痹證導致的肌肉壞死、頭痛流淚、疏通九竅、利水消腫、殺死精物鬼魅、咳嗽氣喘。如果需要用皂莢治療這些病症,就去除人參。如果需要補益五臟、安神定志,則去除皂莢,保留人參。

礬石與牡蠣相克,但卻煩丸卻同時使用它們。礬石主要治療瘡瘍潰爛、咽喉疼痛、堅固牙齒骨骼。如果需要用礬石治療這些病症,就去除牡蠣。如果患的是傷寒導致的寒熱交替、溫瘧、怕冷發抖、憂鬱憤怒、氣滯心痛、鼠瘻、婦女陰道出血,則去除礬石,保留牡蠣。

當歸與䕡茹相克,但治療瘡瘍的方劑卻同時使用它們。當歸主要治療咳嗽氣喘、溫瘧導致的寒熱交替、皮膚瘙癢、婦女月經不調、不孕、各種瘡瘍、金瘡疼痛。如果需要用當歸治療這些病症,就使用當歸。如果想要治療食積、殺蟲,則使用䕡茹。

甘草與海藻、甘遂、大戟、芫花四種藥物相克,但許多方劑卻同時使用它們。甘草不僅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是調和百藥。如果需要用這四種藥物治療,就去除甘草,用犀角屑代替也很好。

以上列舉的舊方用藥違背藥性禁忌的例子,大概有十七條,實際上還有很多未列出的。如果看到方劑中出現這些情況,就應該根據這些禁忌去除相克的藥物,然後才能服用。藥物和藥性的詳細說明已經在別處註明,這裡不再贅述,但必須了解這些禁忌。